开发非智力因素促进英语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2

开发非智力因素促进英语教学

万琴

万琴(江西省南昌八中330003)

[摘要]当前许多教师时常面对这样令人困惑的问题:自己的学生智力很好,在英语学习方面却显得有些低能。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英语学习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说来,绝大多数的学生智力差别并不大,但学习的效率、成绩可能会相差甚远,而这些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从下列方面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学英语的动力、兴趣,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就感。

一、英语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动机是激发人们行动的主观因素,是人们发动和维持其行动的心理欲望,是人们行动的内部动力。而学习动机是人们从事学习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和目标的内心驱动力。英语教学中,要使学生学到知识,形成能力,主要靠学生本身自觉的学习行动去完成。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引导和培养。教师要结合当前形势,联系生活实际,展望社会前景,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使学生真正知道学习英语是社会的需要,是个人未来发展的需要,是自己升学、就业、生活的需要。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积极投身于某种事物或行为的内在心理驱动力。如果学生对外语感兴趣,加上勤奋和得法,学好外语并非难事。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学生便会有强烈的求知欲,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丝毫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正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与兴趣。具体做法是:

1、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形式多样化,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艺术性,增强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从而诱发学生强烈的英语学习动机。在上新课时,注意巧妙“导入”。在教学中据实际情况,可进行值日生报告、答记者问、猜谜、游戏、讨论、竞赛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进入角色,使他们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使学习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寓教于乐。

2、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给学生“成就感”。信心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学生的自信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催化剂。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声由衷的赞许,甚至一个默许的眼神,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要注意多表扬、多鼓励、多给予学生肯定,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愉快,不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英语学习动机。

3、利用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经常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4、组织好各种课外活动。根据学生各阶段的学习和需要,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例如:朗诵比赛、英语书写、翻译比赛、知识竞赛、学唱英语歌、开圣诞晚会等轻松有趣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会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也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师生情感的培养

情感因素对英语教学有着巨大的影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积极的情感因素不仅有助于教师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吸收和理解教学内容的效果。教学艺术的魅力在于感情,教师要以自己真挚的爱,无条件地去尊重、关心、帮助并宽容每一位学生,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进而将这种爱延伸为对学英语的好感,最终培养出学英语的兴趣。实现“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活动中诱发学生积极情感的诸因素,如

1、有趣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充分展示英语课的特点“听、说、读、写、唱、游、演”。如果去向学生了解一下他们之所以学英语是因为“我喜欢”,喜欢英语老师、喜欢英语课可以表演、喜欢英语课可以唱歌、喜欢英语课可以做游戏等,少有学生说为了学好英语而喜欢上英语课。

2、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在感情上接近学生,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交往时树立平等的观念。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并恰当利用好学生的优势或特长,对于后进生,这些学生可能性格内向,上课精力不集中,更应该关注和鼓励他们,并且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兴趣。同时,教师还要留意他们有特色的语言,观察他们喜欢的活动,偶尔参加学生“幼稚”的游戏,对他们和蔼可亲能让你成为学生心目中“好玩”的英语老师。那么,当学生在学习英语遇到什么困难时,就会自觉的接近你这位“好玩”的老师了。

3、适当的评价。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肯定,优秀学生如此,学困生更是如此。教学中教师对待表现得好的学生,可给予赞许的目光或是充分的肯定;对待学困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鼓励、表彰,当他们表现得不够好,就告诉他们如果能怎么样就更好了。

三、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要学好英语只有兴趣而无意志力是远远不够的。意志坚强者能理智地对待挫折、困难,想办法克服困难、排除挫折,实现预定的目标。相反,意志力薄弱的人,遇到困难不是积极想办法克服,而是怨天尤人,回避退却最终导致失败。“有志者,事竟成”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学好英语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工夫,锲而不舍;英语学习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项长期的脑力劳动,没有坚强意志的人是不可能学好英语的。良好的意志品质是靠不断的培养和锻炼形成的,在教学中我们应要求学生具有水滴石穿的恒心和毅力,并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可以从下列方面努力:

1.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意志来源于行动目的,目的明确,意志就坚强。所以要端正英语学习动机,激发顽强的学习意志,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

2.制订可行的学习计划。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恰当地分配学习时间,科学地确定学习进度,适当地运用学习方法,严格地执行学习计划,有条不紊地从事学习活动,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3、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面临困难重重的英语学习任务,必须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但靠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从“小事”做起磨炼学生的意志。

4、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学生喜欢模仿,也善于模仿。教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这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有重要影响。同时还要肯定、表扬学生中涌现出来的榜样,使培养意志力更加具体。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众所周知,良好的习惯可以让人终身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是一门学习语言的课程,没有和汉语一样的母语环境,其学科本身就是有难度的,所以学好英语更需要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学生学习就会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教师要从开始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养成下列良好的学习习惯:

1、每天听读英语的习惯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英语读多了,语感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2、主动学习的习惯。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

3、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学习中去。

4、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形成知识结构。

5、专心听讲和多思善问的习惯。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始终注意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在学生智力水平已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学生学习英语动机和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师生情感因素的利用,学生坚强意志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这些非智力因素,是我们英语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唯有千方百计地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提高英语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