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手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1

妇科手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郭巧玲

郭巧玲(五寨县中医院妇产科036200)

【摘要】近些年来,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与日俱增,这极大的威胁到了女性身心健康,很多患者患有此症都是由于曾经做过某种妇科手术而导致盆底功能受到一些损害又未能及时回复,因而造成这种病变的产生。本文对妇科手术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而使妇科医生更加重视此项疾病并且对此项疾病进行预防。

【关键词】妇科手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损伤【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4-0179-01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困扰着我国乃至世界很多女性,在我国就有近三分之一的中老年女性患有此证。导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女性雌激素的下降,肥胖,乱用药物,饮食不节制,不良好的生活习惯等。但造成这种疾病最严重的问题无非也就是女性在进行妇科手术时损伤到了盆底肌肉组织,而在术后有没有得到很好的发生,因而造成了这种疾病的发生。

1妇科手术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关系由于医生在对女性患者进行妇科手术时,可能会伤及到患者的盆底支持性组织,组织的神经受到损伤以及毛细血管断裂,在一定的时间又未得到及时的恢复,这样就造成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2盆底整体理论与吊床理论此项理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创立。盆底整体理论是指女性的不同腔室与阴道之间会形成一个相互影响而又相对独立的功能整体。

其方式有一下几点:第一,正常情况下前耻尾肌会有力的托起阴道前壁从而压迫尿道。第二,阴道会对膀胱颈施加压力,使膀胱颈能够在压力的作用下收缩或关闭。第三,膀胱颈会在盆底肛提肌板的自主控制下而关闭。如果阴道前壁的肌肉力量消失,或是盆底肛提肌板的力量消失,就会造成盆底整体功能的下降[1]。

吊床理论则是把女性的盆底结构比喻成是一张具有扩张能力的吊床,其结构组织包括尿道、膀胱、子宫、肛提肌等。在正常情况下这张吊床会有力的支持着这些器官,使这些器官保持着正常工作[2]。但如果这张吊床由于种种原因,使其扩张能力减弱,就不能正常支持着女性的生理器官正常工作,因而导致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3子宫切除手术带来的神经组织损伤据研究表明,行根治性子宫全切术在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负面的影响,其影响包括直肠功能性障碍以及性功能紊乱和膀胱功能受损。造成这种症状的主要原因是在手术中患者的交感神经以及副交感神经收到了损伤。

3.1切断主韧带在术中,通过分离子宫颈旁的组织,以及直肠旁与膀胱旁的间隙,可将主韧带分成近侧部位和远侧部位,近侧部位主要是血管,而远侧部位主要是神经组织。正因如此,医生要对患者的手术加倍小心,千万不可伤及远侧部位主要是神经组织,如果一旦伤及远侧部位神经组织,就会间接的伤害到盆腔内部的神经组织[3]。所以许多专家在研究治疗该症时,为尽量避免对交感神经的损伤,提倡使用超声刀为患者进行手术。

3.2切断膀胱宫颈韧带行子宫切除术时,要打开子宫和膀胱宫颈之间的间隙,这时就需要切断膀胱宫颈韧带,这就会伤及到腹下神经丛,而腹下神经丛的末端与阴道相邻,也就间接的伤及了阴道,从而造成了性功能障碍[4]。

3.3阴道切除程度据研究表明,膀胱的功能障碍与阴道在手术中的切除程度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专家主张,阴道的切除程度不宜过大,切除的范围最好是30%,以免使切断的神经伤及到膀胱功能,以至于造成膀胱功能障碍。

4妇科修复术后的盆底功能障碍行妇科修复术的患者主要是盆腔脱垂的患者,但是在术后复发的比例较高,据统计全国有近1/3的患者在行妇科修复术后仍需进行二次手术。

在术后仍伴有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中,很大一部分人会伴有生殖器官脱垂以及膀胱功能障碍等症状[5]。这些患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排尿系统,会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也有的患者会出现肠道性疾病,如肛门失禁和便秘的症状产生,肛门失禁的患者往往在自己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粪便就在肛门自行排出,而便秘的患者更为痛苦。

5结语通过上述论点可以得出,患者在妇科手术后会造成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而在妇科修复术后,有的患者仍然会伴有此项疾病。这就需要我们的专家和医生需要研究出一条在手术时能够避免给患者带来此项疾病的方法。这就需要从手术者的经验以及患者自身条件入手,在进行此项手术时,要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作为主刀医生,在术前,医生要结合患者的年龄,身体素质以及病情进行合理的分析,这样才能确保手术的万无一失,在术后,真正的给患者带来健康幸福的生活。

参考文献[1]施如霞,刘素芬,谢晔玲.盆底悬吊术与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在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1,01:32-36.[2]单淑芝,石彬.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04:304-306.[3]黎佩莹,冯珀霖,殷婉萍,吴锦英.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12:1635-1637.[4]廖镜芳,周冬梅,钟东彩.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的回顾性分析[J].解剖学研究,2010,02:130-133.[5]宋岩峰,庄蓉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治的整体观念[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02: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