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电管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析农电管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郝文东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沛县供电公司江苏沛县221600)

摘要:农村电网是我国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我国大力开展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的经济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所以对于电能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电能供应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旦发生大面积长时间的停电,将会对农村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所以要加强农电管理,根据当前农电管理的现状及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提出解决农电管理难点的具体对策,加快推动农村电网的建设。

关键词:农电管理;难点;对策

1、农电管理的现状

1.1、农电管理观念陈旧

近年来,在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的基础上,有效的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以快速提升,农村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对于农村电力市场缺乏重视,不看好其所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所以农村电网管理工作一直较为落后,从而导致农村电网电价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不仅对农民用电的积极性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也无法有效的保证农村用电的可靠性和用电质量。

1.2、农电环境复杂

在农村电网改革前,农村用电管理工作都是由电力所来负责,存在着资金投不少,布局不合理及设备陈旧老化的问题,由于农村地区电力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从而导致多数地区的电力基础设施都存在着不完善的情况。即使在农网改革以后,由于很大一部分地区还是利用以前的农村电网设施来进行供电,所以农村供电条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再加之农村居民整体素质较低,缺乏用电安全意识,存在着私接、私改线路的行为,导致用电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这更给农电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扰。

1.3、农村电力基础设施落后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讲,其经济发展较慢,农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居民收入较低,农村电网建设一直处于滞后状态,不仅电力设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电路老化现象较为严重,而且供电设备十分落后,再加之政府对电力设施缺乏统筹规划,电力基础建设缺乏专项资金的支持。随着农村用电量的增加,导致农网中大部分电力高财务都处于超负荷运行的状态,农村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安全隐患增加。

2、农电管理的难点

2.1、农电管理缺少资金支持

农村电网改革的顺利进行,在政府支持下,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使改革政府得以落实,从而确保农村居民用电的质量。但当前我国农村人口较多,范围较广,这就使农电管理环境存在着复杂性,在农电建设过程中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对资金需求量较大。但长期以来在农网建设过程中政府所投入的资金有限,再加之农村电价一直呈下降的趋势,这就使农电投资建设长期以来都处于亏损的状态,给农电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2.2、农电体制落后

我国农村电网一直以来都是供电企业的难题,不仅存在着改革难度大和资金投入少的问题,而且管理模式上还沿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在农电改革以后,部分地区不仅在资产移交上存在着问题,而且供电部分不再提供维修服务,从而导致供电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给农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在农村电网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往往后期资金缺乏,导致电网改革无法得到彻底的落实,只能沿用以前落后的电力系统。农村电网建设还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不仅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而且存在着政策上的歧视,再加之落后的管理体制,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村电网的建设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2.3、农电电网维护难度大

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多项政策的支持,农村地区家电普及快速,农村居民用电量直线上升,前期的电网线路负荷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用电所需,急切的需要得到电网的改造。但是,农电管理资金不足,电价下降为供电企业维护电网带来了难度,大量的电网改造需要资金的支持,更换老化的设备需要资金的支持。现阶段农电收入只够用来支付农电工人的工资,无力再支付购买材料的费用以及维修费用。每年供电的高峰期,农电故障增加,维护范围广大的农村居民带来不便,供电企业也要支付大量的维护费用无疑是雪上加霜。

2.4、农电工管理难度大

农电改造后农电工的收入降低,待遇差。农电工的工资由供电所从公司领回进行二次分配,真正到农电工手里的就少之又少,没有完善的制度保护农电工的权益,农电工在许多方面都受到歧视,导致农电工人员流失严重。农电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学历较低,没有受过良好的专业知识教育,大部分电工的实际技能都是在日常的维护中不断积累经验,年龄偏大的农电工虽然实际的工作技能牢固,但是服务意识较差,而年龄偏小的农电工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不能满足农电岗位对人员的要求,所以亟待建立一支专业技能牢固的农电工队伍。

3、解决农电管理难点的对策

3.1、积极争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政策支持,努力争取为年满55周岁的农电工办理特殊工种退休。

3.2、全面提升农电工劳动待遇水平,使农电工群体年收入能够上一个台阶,达到我市普通公务员收入。

3.3、全面提高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争取使其退休金每月能够达到2000元以上。

3.4、根据国网公司在编职工薪酬管理制度原则,实行薪酬改革,使绩效工资占比达到50%-60%,这样便可充分发挥激励作用,调动农电职工工作积极性。3.5、建立农电工良好的成长、成才渠道,稳定队伍,留住人才,助推企业健康发展,在日常国网、省、市公司组织的竞赛、调考活动中充分发挥农电职工专业优势,加大奖励力度,努力形成“劳模身边再出劳模,能手身边再出能手”的良好氛围,培养一只特别能担当、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农电工队伍,通过学习先进,掀起“比学赶超”的热潮,引导和激励普通农电职工立足岗位、拼搏奉献,锐意进取、争创一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公司的创新发展而努力工作,为加快推进“两个转变”、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侯薛亮.浅析农电管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6,02:160.

[2]张宏博.农电管理的难点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0:156.

[3]黄庆森.浅析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难点及其对策[J].经营管理者,2009,09:134.

[4]杨海波,王福刚.成本管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0,06:10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