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工程管理与技术施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关于建设工程管理与技术施工

周桂英

周桂英

浙江省长兴县市政环境卫生管理处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建设工程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了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施工管理。本文首先分析了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然后提出了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如果想立于不败之地,需要依赖于目前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虽然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水平在不断的提升,然而从整体的角度上来看,我国的建筑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国际的先进水平。想要有效的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的还是先进的管理、施工技术。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整个建筑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业的发展,所以,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1建设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1.1桩基技术

桩基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其施工质量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桩基技术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可以釆用泡凝土灌注桩,这种桩基技术能适用于任何土层,具有承载力大、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当混凝土灌注桩成桩后,还能采用后压浆技术,通过预埋的注浆管,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将水泥浆压进桩侧和桩底,从而固化桩身、桩底周围的土层,使得混凝土灌注桩更加牢固。

1.2混凝土施工技术

当前很多建筑工程采用的结构都是框架或者框架剪力墙,这种结构的重点在于混凝土的施工,混凝土的质量会对框架结构产生很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质量选择以及施工技术选择上都应有所注意:首先,混凝土的质量选择,由于市场上的混凝土质量不一、参配比例不一,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选购时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质量标准进行严格的筛选,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安全系数。其次,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的使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因此对运输的过程有相对较高的要求,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时间过长而导致混凝土变质,从而影响施工设计的要求。最后,混凝土的振捣,混凝土的合理振捣可以保证其强度符合工程需要,因此要对振捣的方式进行严格的控制,切记出现混凝土蜂窝、麻面等现象。

1.3模板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前,要进行模板工程的搭建与组合支撑控制,以确保下一步浇筑工作的顺利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是浇筑的模壳,混凝土的浇筑形状、空间位置、空间尺寸以及形位大小,都受到模板尺寸和位置的控制与影响,所以做好模板工程技术的控制是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形的关键所在。在模板的搭建过程中,需要进行专业的测试,必须到达一定的强度与刚度,形成一定的稳定度,而且模板表面一定要拼接完整,避免出现缝隙,做到平整、光洁、无细缝的要求。支撑时,要位置正确,还要稳定支撑,要能完全承受住模板和施工材料所产生的负荷。如果模板存在细缝或者极度的不平整,就会使得在浇筑的过程中产生漏浆,以及出现麻点,这就会给降低整个工程的强度与质量。模板支撑不牢固就会使得模板松动,并产生位移,这就会使得浇筑位置和大小的偏差,最后造成混凝土结构尺寸大小的变化,严重的还可能造成工程的倒塌。所以在模板工程的搭建中,首先要确保模板的强度达到一定的要求,其次要使模板的拼接紧密度达以及模板的支撑的稳固性达到要求,只有控制好了模板的工程的搭接技术,才能确保浇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1.4钢结构的安装施工

钢结构建筑随着人们需求的发展而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其优越的抗震性能和质量保证使得钢结构在很多建筑项目中得到使用,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针对钢结构质量重的特点,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采用较好的运输设备进行运输,尤其是在建设高层建筑时,一定要保证运输设备的安全性能,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其次,钢结构建筑不同于混凝土建筑,其安装过程是有严格的先后顺序的,一旦顺序有误,则会导致结构的不合理和安全隐患,因此钢结构安装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标准施工。

1.5绿色节能技术

目前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的提升,环保意识也在加强,因此促进了我国绿色环保建筑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绿色环保建筑,而绿色节能技术以及新型建筑材料的投入使用可以很好的满足人们的要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新型的施工材料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的建筑材料,并开始涌现出一大批的绿色环保的材料。这些材料其性能和耐久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在建筑行业中采用这些绿色建筑材料,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建筑水准,并满足客户的需求。此外,使用绿色环保材料能够给施工单位到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业对新型建筑材料使用的良性循环。

2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2.1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

建设工程各个环节都要落实施工技术监督管理制度,并且实行责任到人,加强项目工程在施工阶段的监督和管理。在项目工程施工技术监督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施工的安全性,保证安全操作。在施工过程中,对于那些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程操作而影响施工质量的施工行为和施工人员,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在监督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施工的进度、施工的条件、施工的技术以及后期的物资储备等情况,保证施工过程连续、均衡地进行,保证项目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交付使用,使工程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投资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2建筑工程整体管理制度优化

落实并完善与工程施工相关的各种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文件要求,建立和健全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实行技术责任制是为了保证个技术岗位都要有技术负责人,防止和杜绝施工中责任不清或无人负责的现象发生,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还要认真落实技术交底与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图纸会审要求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未经会审的施工图纸不得用于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可分级进行,分级管理,目的是使全体参与职工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施工。对于重点工程、重点部位、特殊工程及“四新”技术应用工程更需要做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

2.3施工中期技术控制手段规范

在工程正式投入阶段,技术管制人员需要针对建筑物体预期质量标准进行材料、人员、机械的分配,在整个归控活动中,涉及到的技术交底、进度状况、阶段质量成果以及投入成本等都要记录完全,其中技术交底属于施工质量、进度延续的关键因素。在现实施工过程中,对于一些隐蔽工程项目要着重加强质量和技术控制,依照相关规范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必要时可对相关成本以及进度加以实时监控。另外,工程技术资料是对建筑实物质量情况的真实反映,所以要求各种资料必须和工程施工进度同步,及时收集整理。为了保障试验报告和合格证和原材料同步到位,需要指定专人负责对这些资料逐项跟踪收集,确保了技术资料的完整齐全。

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建筑现场技术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在确保工程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建筑企业要认识到现场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坚持科学技术、规范等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重视对施工材料、质量以及进度等方面的管理,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王克佳,信晓飞.浅谈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03).

[2]毛鑫印.浅谈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0(13).

[3]季越峰.浅议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筑,2012(05).

[4]李少霏.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技术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