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绘画对当代油画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论中国传统绘画对当代油画的影响

刘中美

刘中美(西安美术学院09级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陕西西安464000)

中图分类号:J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0000-01

摘要:中国传统绘画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对中国现代艺术产生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成为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可取代的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传统绘画当代油画中西文化融汇

人类美术史的发展不是某个或几个优秀民族的事,也不能说是某几个民族优秀文化影响的现象。在通往美术文化的进程中,各个民族都有独特的贡献。中国传统绘画以其重言志抒情、讲究意境美、哲学化的独特审美倾向,曾经在过去的若干年里对中国各种艺术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在当今艺术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传统绘画的身影似乎慢慢淡出艺术舞台,但中国传统绘画所特有的追求形象之外的意,流畅的线条与超然的色彩,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更能充分表达现代人的主观情感。中国传统审美中的尚意、领悟,对真实物体的理解是对应人情思之后“升华了的真实”这一独特本质,使其在现代艺术中仍然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人画油画决不能用西方人的思想观念来表达中国人的感情,如果这样,尽管你外在形式多么中国也是徒劳,反之,只要你是在认认真真的研究中国文化,研究中国的传统绘画,并贯注到你的油画创作中去,即或是外在形式上是西方的,它仍然是中国油画”。

中国油画自五四以来,始终面对着西方艺术的传统影响和中国本土社会的文化要求。前者导致中国油画家一代又一代不懈地向西方(包括前苏联)学习,并引进各种风格流派进行实验;后者促使中国油画家关注现实生活,努力满足中国人的精神需求。如何找到恰当的艺术语言,表现中国人的气质和审美情趣,又不失油画艺术的本色?-----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发展道路成为当代中国当代油画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中国油画界多次讨论油画的中国特色问题。在我看来,所谓油画的中国特色,其实是指在油画中表现中国人对待自然与生活的态度,一种散淡怀抱、畅神抒怀、情志相融、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这一情趣在中国传统绘画中都曾得以较完美的体现。西方古典油画有两个传统,写实与写意。写实的有荷尔拜因、维米尔、普桑、安格尔、大卫等。他们的特点是严谨精到;而写意的大家则有格列柯、伦勃朗、戈雅、米勒、库尔贝等。这种写实与写意的划分,只是相对的。他们的油画在整体上是建立在古希腊“摹仿说”的写实基础上的。在20世纪的现代绘画中,出现了写实向写意的转型。

油画传入中国一百多年以来,许多艺术家在为其在中国的发展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使其具有了一种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精神魅力。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绘画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不可避免地发生着重大的改变,但是无论时代怎样变幻。那些铭刻着我们精神的独特内质,内涵底蕴,是不可磨灭的。作为中国油画民族性核心内容的“民族精神”依旧是中国油画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和源泉。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们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所谓以西方为主导的现代思潮运动,强烈地感受到绘画艺术所承受的空前压力,面临着民族化与现代化的问题。每一位从事中国油画艺术创作的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所谓“转型”是具有双重意义的,它既是传统艺术向现当代艺术的转型,同时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向本土的转型。“转型”既不是固守传统不变,也不是盲目照搬过去。中国油画发展的正确选择应当是东方接纳西方,稳步推进。

观念的更新是中国油画艺术持续发展的先导。此外还必须树立三个支点:一是顺应,接受国际艺术潮流的现当代观念、意识、样式、形态、资讯、拥有一个广阔而兼容的艺术视野;二是在悠久的传统绘画的良好优势和传统绘画所特有的智慧、悟性、自然而然的审美情趣基础之上引出中国本土特点;三是关注历史和当下文化背景中全人类(主要是中国)的生存状态,并表达出艺术家的切身感受,情感、经验和哲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现在,才有可能成为有意义的现当代艺术家。

著名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就曾为我国的美术事业开辟了一条新思路,为我国美术事业的转型做出了伟大贡献。他在20世纪30年代到法国寻找艺术营养,宣传传授西方新的绘画艺术理念和思路。把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中华民族艺术注入了新的血液。他的《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作品堪为中西合璧的精品。

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多种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争奇斗艳,本土化在艺术潮流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现实。当代著名画家王沂东的作品就有鲜明的东方神韵。他既对西方古典绘画进行深入研究,又十分重视油画的中国身份和本土身份.他把中国传统绘画以及民间绘画的简练、夸张、节奏等风格和手法融入自己的油画创作中,使作品呈现出立意简练,纯净,造型美丽质朴,色彩夸张,强烈的独特神韵。王沂东说“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哲学是中国艺术家一生创作的后盾”这表明艺术家具有明显的文化本土身份意识。其作品《沂蒙山村》,《蒙山雨》就体现了本土化思路的独特性。现实主义优秀画家王宏剑在谈及自己的油画创作过程时说过“西方艺术追求的是视觉空间,而中国艺术追求的是意境和想象空间。我觉得油画进入中国以后必须先中国化,不是画成水墨,而是把中国的时空观,对美的法则的认知注入到油画当中去。二者合二为一,才能达到一种新的高度。”其获得第八届全国美展最高奖的作品《冬之祭》在构图上就完全受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的影响,包括画的色彩也都受中国画的影响。

面对西方当代艺术的巨大变化,中国油画不必放弃自己对西方古典油画的学习,探索和发展。艺术中现代性的实质上是艺术中的当代性。当一个艺术家以独到的艺术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对当代生活和当代文化的感受与认识时,他的作品无疑是“现代的”而不必在意他的作品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是写实的还是写意的。中国油画必须努力形成中国的特色,在学习借鉴传统绘画汲取传统绘画营养的基础上,寻求油画艺术的革新与独创。要达到这一点,中国油画家必须沉下心来,深入研究西方油画的精髓和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绘画文化的底蕴,从整体上丰富提高自己的修养学识,研究油画艺术语言的规律性,从而大大提高中国油画的品位,寻求新的变革发展契机。

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趋势,就是一方面继续深入地研究西方油画的传统,寻找更为丰富的艺术语言资源。另一方面将眼光转向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绘画,在保持油画艺术特性的同时,寻找更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油画表达方式。

中国传统绘画以其独特的造型语言,鲜明的表现形式,原质的文化意味,积淀着中华文明璀璨的文化资源。其特有的哲学理念、美学意蕴、文化精神所搭建构筑的现代文明,尤其是当代中国油画所不可或缺的文化与精神高地。当下,立足于全人类与大文化的视野,结合当代中国油画发展现状,追寻中国传统绘画所蕴含的积极文化意义,发掘其与当代中国油画融通的可能,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宏剑、袁宝林:《美术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李放:《唯美至上》(圣天阁中国艺术家之最丛书,现实主义油画名家),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