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作文评语,激发学生创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1

巧用作文评语,激发学生创作

管清海

管清海

作文是学生心灵的产物,是学生思想的独创。学生大都渴望在作文领域得到肯定或者褒扬。所以,正确、科学地评价学生的作文,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引领学生的创作方向。鉴于此,我在指导学生自评、互评之余,依然会静下心来,走进学生作文,动情地写下一行行文字。期待能够在作文教学中,产生一点作用。

1及时指导,引领方向

评价首先是为了指导学生的写作内容、写作风格、写作方向。所以指导性评语应该是作文评价最基本的层次。我在指导学生“作文中倾注真情”这一训练重点的时候,用了许多指导性的评语。比如,对于一组虚假造作的空洞作文,我这样评价:“没有真情的作文似塑料花,有枝有叶却无活气灵气;没有真情的作文似泥塑,有鼻子有眼却无脑无心。作文中,必须融入真情。”“动笔时,笔尖不是仅蘸墨水,更应该饱蘸真情。”“我们的作文,更需要感人的真实,而不是虚假的浪漫。”这些评语,掘弃了盲目表扬迎合的做法,以“应该”、“必须”这样严肃的口吻针对作文本身提出分析指导,使学生辨明曲直。这样的评价语言,在严厉中透出期望,令学生猛然惊醒,既具指导性,又具威服力。

2给予鼓励,激发兴趣

作文批改时,简洁、艺术而富有新意的评语,能让学生通过修改的情况,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看到自己有能力写得更好,从而提高写作的信心与兴趣。

例如,有个基本功很不好的学生,作文经常东挪西借,胡编乱造。一次,他破例写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我写下这样的评语:“虽然出了不少错别字,但文章读来让人感觉到很有真情实感!是呀,写亲身经历的事就是顺手,沿着这条通向成功的路走下去!”而有位尖子生写了篇非常优秀的作文,我的评语则是:“你善于观察、体验生活,也很善于酿造生活。于是,在你的笔下,生活是白开水也好,苦咖啡也罢,都变成了香飘四溢的美酒。当个小作家吧,你有这个能力!”我也曾经这样评价那个捣蛋鬼徐月超同学的作文:“注视你的时候,看到你的顽劣。忽视这些我做不到。作为你的老师,我总希望距离你的心灵近些,再近些。知道吗?因为在乎你,才希望你更完美啊。”

教师满怀深情的赞扬和期待溢于言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并期待学生做进一步的努力。

评语要求客观,但客观不是不要情感,恰恰是深厚的情感给客观的描述、评价提供了强烈的震撼力、感染力。列宁曾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学生透过那些富于情感、具有诱导性的中肯评语,读到教师对他们期待与关爱,从而干劲十足。

3蕴含哲理,启发诱导

如果评价语言富含哲理,那会使学生得到更深刻的启发。比如:“松松跨跨只会留下灰色遗憾,紧紧张张方能争来黄金前途。”警语般的哲理评语,提醒这位在复习中放松自己的学生紧张起来。“忏悔不如行动!”简短有力的哲理评语,郑重地建议这位还在懊悔过去的学生行动起来。“女孩子,宽容些会更美丽。”温和的哲理评语,叫这位与同桌闹别扭的女生反思。“忙碌着是充实的,充实的生活才是快乐的。”耐人寻味的哲理评语,使这位在初四紧张生活中冲浪的奋进者更坚定地选择忙碌。

哲理性评语,在作文评价中显示出极其厚重的力量。学生在接受这些评价的同时,也接受了许多优秀的思想,完善了自己的性格精神。

4生动形象,言传身教

言教不如身教。教师在评语中积极运用拟人、比喻、对偶、设问等修辞手法,使评语丰富生动,灵活多姿。同时,对学生也起到一种语言示范作用。“只管下笔写。总有精彩跑出来拥挤在你的笔下。”拟人评语极其可爱,特别受学生欢迎。“并非我们的生活单一,而是因为我们的疏懒遗落了心情的珍珠。别让那些美好的想法消失在懒惰里!”“你的这一首首小诗,如一朵朵不胜娇弱的小野花摇曳在晨风中,清香沁入人的灵魂,让人醉倒,醉倒……”这两个评语,因为用了比喻而生动精彩。“思想怎么可以让纸张拘禁?思想的流淌,应该无拘无束!”对那个习惯于作文只写一页的刘鑫来说,这个设问,足应该引起他的注意了!“要想展翅飞,得先练硬翅膀!”这个类比,比起直接告诉他道理要易于接受。“用你细致的心思,打造一本精彩的日记,创造一种辉煌的人生。”对偶评语也算是生动多彩啦。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最优秀的作文评语,来指导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方向,同时给学生以熏陶感染。在课改大潮下,构建和谐的作文课堂,最需要的就是这种文化气息浓厚的评语。老师们,让我们一起探索吧!

作者单位:山东省诸城市辛兴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