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村庄建设的措施与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绿色村庄建设的措施与方法

阳蓉

深圳易境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出现了环境恶劣,以及绿化程度比较低的状况,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条件下,我国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对我国农村进行绿色建设的推广。部分农村地区有良好的自然条件,能够进行全方位的绿色工作。在对绿色村镇建设的措施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从农村的现状和潜在问题的角度出发,分析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绿色村庄;建设;措施;方法

前言: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而言,重大战略举措是“绿色村庄”。一直以来,我国农村缺乏绿色森林以及农村生活环境恶劣,对农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农民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人民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之一。所以,建设“绿色村庄”,对农村环境进行不断地绿化和美化,对农村人的生活条件进行不断地改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对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关于村庄绿化现状的分析

根据绿色村庄建设的政策,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实践中,绿化程度达不到绿色村庄建设的标准,在农村地区,绿化工作主要是由村民进行的。所以,植物的栽培过于武断以及随性,农民对实用性和短期性非常的重视,对观赏性和可持续性不太重视。所以,绿化的生态价值和美化价值相对来说非常的低,这也是建设绿色村庄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2.关于村庄绿化潜在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2.1陈旧观念,以及绿化意识的不足

第一,村官以及村民的陈旧观念,说法不一致,观念陈旧。比如:什么树不允许种植在正对街门的位置,房子前面不准种大树,街道上不种松柏树,榕树不能种在房子附近,村民自己的房子无论是前面还是后面,他们要种植什么,就种植什么树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村落绿化顺利发展。第二,绿化意识不足,部分村落都有这样的情况,村里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树栽上了,下一步就是无人负责树木的养护与培育,村民认为只要树木栽上就可以了,不用管理,树自己就可以生长,管理意识很弱。关于“注重改造,忽视管理”的思想是非常严重的。

2.2设计没有科学性

在规划中,我们必须征求村民委员会和村民的意见。村干部和村民的素质不同,欣赏程度也很复杂。一些村干部不注重技术人员的合理建议,使设计更加随意。首先,无论它们是否适合当地的气候,以及立地条件,都会强行种植一些有价值的树种,导致成活率低。其次,无论大小,都应在许多地方种植花草,以便有序的街道,乡村道路和公共绿地种植都是不一样的,从而影响行人和车辆的通行。最后,村庄的位置,规模,历史,风俗和街道宽度都没有得到充分考虑,设计缺乏人性化和科学性。

2.3专业施工队伍比较欠缺

在绿化施工中,村里没有专业的施工队,通常都是临时召集工作人员,因此对于施工质量很难保证。从过去的建设、挖掘、种植、浇灌等都不到位,技术标准更是不符合,对苗木的成活率以及保存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4不完善的制度

近几年来,农村的年轻人和知识渊博的人都到城里去工作,其余的人,大多是年纪较大的,文化水平较低的,没有基本技能;旧观念很强,对新事物一直都是持着不愿意接受的态度;祖祖辈辈的庭院,在早晚分别自己种植、种植蔬菜、养鸡、养鸭等;以年纪比较大的人为主,对村镇进行绿化管理工作,是很难做到的,必须对规章制度进行明确的制定,以便对村庄的绿色化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

3.关于绿色村庄建设的有效措施

3.1依附于政府的扶持

依靠村民自发进行村庄绿化动作是不够的,主要根源还得是得到政府的支持。对于村民的绿化意识教育,政府部门需要对其进行加强,并对村民从事林业项目进行给与优惠政策,项目补贴,以及鼓励和支持,从而对村民的绿化积极性进行相应的提升。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为了对村庄绿化的扎实推广进行保障,应以实际情况为主要依据,制定规章制度以及村规民约。村镇不但要对村级农业技术员进行合理的利用,还要让清洁工积极参与村庄绿化造林工作。有条件的村庄可以组织农村“三老”巡视队伍,确保村庄绿化顺利完成。

3.2关于村庄绿化的科学规划

在对村庄进行绿化过程中,不要对有价值的树种进行盲目的追求,也不要对先进的绿色设计进行随意的利用,需要以农村的特点和村庄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设计规划,因为绿色设计与村落最直接的关系是:对街道综合设计、民俗布局等进行全方面考虑,确保整体科学性与合理性。

关于规划和设计的具体性能涉及的范围很广,涉及到家家户户,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各个方面,各个村的情况不同,民风不同,村的现状也很复杂。一些古老的村庄街道宽阔狭窄,有些新村庄,虽然街道宽阔整洁,但街道上到处都是电线;一些村民更关心的是,村里不能种植松树,国桧,柏树等。这对乡镇绿化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尽可能地达到绿化美化的审美要求。在选择树种时,尽量使用当地的老品种。在一定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多的种植树木,在有限的条件下,应种植一些低矮植物,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达到村民满意。在设计内容上,应尽可能满足以下要求:(1)村庄道路:两侧植树,主要是高大的树木。(2)村中主要街道和次要街道:主街宽,主街没有高压线,种植树冠美丽的树木,在树木之间种植花卉,种植其余的多年生花卉,达到全绿色覆盖;在高压线上种植矮树或开花灌木,在街道墙壁上种植攀缘植物。次要街道狭窄,可以种植花丛,宿根花卉和草坪。在房子前面和后面的街道两侧可以种植经济树或速生用材树种。(3)街道公共绿地:根据区域面积,根据公园的形式,采用针,宽,花,灌,草分类,采用合理分配的彩叶和花期,使一年四季有一个场景,给人一种良好的心情和美感。(4)村委会庭院:种植应与周围建筑协调,趋于自然,尽最大限度呈现出花园式效果。(5)村庄周边大面积:种植森林,主要增加绿化量,环抱村庄绿化。

3.3关于林业的发展,村庄绿化要渗透其中

在村庄绿化的过程中,可以指导村民对经济林进行建设,与此同时,引进各种花卉和苗木,在村庄中,对林业基地进行建设,获取经济作物的主要渠道是建设经济林,统筹规划林业,让它们更漂亮,更有装饰性。同时,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不但能够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相结合,还能将地域历史融入到其中,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品质的经济林,对经济林的旅游价值进行积极开发,吸引更多的游客去旅游,使之更具特色。不仅可以带来更多的扩大生产,而且为村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3.4对规章制度以及施工队伍进行不断地完善

建立和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能够保障村庄绿化的扎实推广,更能够巩固绿化成果。所有村庄都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例如,组织建设体系,管理和保护体系,问责制等。乡镇政府应明确领导责任,领导团队应亲自掌握。乡镇林业站应重点抓好骨干力量,把握这项工作。村委会应率先实施村庄绿化,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村规应包括绿化工作,落实监督责任制。然后,设计专业人员将进行年度管理和保护。最后,在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县园林局和乡政府林业站和村民委员会共同推进机制。各乡镇要充分利用生态林护和清洁工,积极参与村庄绿化和造林。有条件的村庄可以组织专业的施工队伍,确保村绿色化工顺利完成。

结束语: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不断地增加,通过改善村庄生态环境的绿化和农村家园的美化,有必要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文明的发展。是实现绿色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参看文献:

[1]蓝枫,郑风田,孟海波,等.推进绿色村庄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J].城乡建设,2016(5):24-28.

[2]梁嘉林.“十二五”垃圾处理产业或超三千亿元[N].经济参考报,2011-08-15.

[3]陈若松.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