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安全性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安全性的探讨

廖帅徐娜王慧妍张晶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21

摘要:档案管理是严谨性比较强的一项工作,在档案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制定了严格的制度。档案人员的责任是必须具备良好的保密意识,养成良好的保密习惯,处理好档案管理、档案开放利用与保密的关系,防止国家重要档案资源失泄密的现象发生。

关键词:档案管理;档案保密;档案安全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势不可挡的渗透到每一个行业领域的大经济技术背景下,档案管理要想健全、高效、安全的发展,毋庸置疑的要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应用,将会使档案管理工作较传统的档案工作方式在收集、保管、利用等方面都有一个大的突破。同时,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档案管理方面还存在有一定的潜在安全性因素思考,如果我们不能考虑到这一方面的建设和预防措施,一旦出现意外就会造成大量档案信息资源的损坏,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安全性对于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将从档案信息化管理在保存形式安全和网络环境安全方面着手分析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安全性问题。

1档案设备的配置与安全

档案法有明确规定,法人单位应配备符合安全标准的档案库房等设备。从目前地方法人单位档案管理的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单位不具备这样的保管条件,根本就不去考虑档案是否安全,有地方放档案就行。不是随便找一间房子都可以用作档案库房的:一是从档案保密的角度来看,不宜将档案库房设在机关办公楼的最底层或最高层,并且档案库房还必须做到防火、防盗、防尘、防高温、防光、防虫鼠、防潮、防水等安全设施;二是应做到档案库房与办公室分开,档案库房与阅览室分开;三是档案库房内严禁吸烟,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出入档案库房要随手关门,下班前要认真检查,关好门窗,切断电源;四是档案库房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制定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无关人员一律禁止入内。实践证明,档案库房的严格管理,是做好档案保密、是档案安全保管的基本保障

2档案管理信息化安全性出现问题原因

2.1缺乏全面的档案软件管理功能

缺乏全面的档案软件管理功能,因为电脑软件公司和档案的管理部门各自开发档案管理的软件,这就导致在使用方法和系统上是不同的,容易造成档案软件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管理不全面的现象,不能够全面的反应档案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互联互通,这对档案信息的综合利用及共享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在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中,由于受到条件限制或软件设计编程人员故意设置后门,一旦“后门”洞开,其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2.2缺乏稳定的档案在提性能

电子档案的存储材料是磁性物质和光盘,一般来说,磁盘或磁带采用聚酯底基,容易产生静电而吸引灰尘颗粒,从而导致卷曲并与磁粉脱离,有时受外来磁场影响,存储载体的磁性涂层容易发生消磁或磁化,这样就会破坏管理记录的数据;然而光盘通常使用的记录介质是在激光热效应作用下容易产生物化性质变化的材料,这些材料易氧化、易与碱溶液发生反应,因此说其性能很不稳定,影响档案管理的稳定性,加之电子档案存储材料的寿命仅为5~15年,与纸质档案载体相比,其使用寿命要短得多。

2.3容易受到网上的攻击和破坏

当前计算机病毒泛滥,开放式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都容易感染计算机病毒。有些人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攻击、破坏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致使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遭受损害,甚至摧毁系统的信息处理功能或破坏电子通讯装置。同时,有的经网站同意进入的合法用户,出于个人目的,篡改或伪造档案信息,形成虚假信息,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

3档案信息化的安全性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双面的影响,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运用,在给档案的管理者和利用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方面的问题。由于电子文件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使得人们对其产生不信任感。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本文认为:

3.1改变传统观念,提高职业素质信息化时代对档案管理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树立新的管理意识,对电子档案进行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调整知识结构,武装自己的头脑,进而抵御现代科学技术对工作要求的冲击,正确看待档案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出现新型的档案载体,必然冲击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工作方式和服务手段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外语知识,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3.2完善和调整档案保护工作,对电子档案进行永久性保存对档案文件进行保护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日后的使用奠定基础。对电子文件进行档案保护,其意义也是不断追求文件信息的长久或永远的保存,以及安全使用。其电子档案进行保护,保护工作主要包括:保护信息载体、保护技术、保护档案所处环境,确保档案信息真实、安全可靠、不丢失,以及数据信息不被篡改等。一些国家针对电子文件的设备依赖性,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将电子文件与原来的环境彼此脱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电子文件的永久保存的目的。

3.3对电子文件加强运作和管理结合电子文件的特点,档案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寻找管理上的方案,对档案的管理要求逐渐延伸到文件管理工作中。具体操作流程为:

第一,为了确保电子文件归档的质量,对电子文件的形成、运作、归档过程的管理,以及设备登记环境、相关数据等由专人进行负责;第二,为了确保电子文件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归档的电子文件进行规范化管理;第三,如果电子文件将作为档案进行长期保存,需要将相同内容的纸质文件或者采用备份的形式进行一同归档;第四,对于符合归档条件的电子文件信息定期进行联机传送,并且根据管理档案的格式将电子文件存储到可以进行长期保存的脱机载体上;第五,对于有保密要求的电子文件,为了防止电子文件泄密,通过采用加密、用户权限,以及“防火墙”等技术进行处理。

4结束语

在信息化条件下,将传统的档案工作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进行结合,进而构成档案管理工作。在信息化条件下要顺利完成档案的管理工作,就要研究分析信息化的特点,解决好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技术性难题,创新档案管理模式,使档案管理工作逐渐与信息化相融合。

参考文献:

[1]李丽敏.浅析信息时代档案管理的创新与发展[J].价值工程,2010(33).

[2]朱泊静.计算机技术在企业档案管理中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7).

[3]薛红艳.如何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