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桥梁桩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探究桥梁桩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甘晓峰

四川广安绕城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广安638500

摘要:钻孔灌注桩的抗震、承载性能较好,施工过程中噪音小,因此,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经常被用于桥梁工程施工中。为了提升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提升桥梁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本文通过对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防范对策进行探讨,并进一步研究该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0引言

随着国内经济社会水平的不断提升,桥梁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全面展开。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应用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的土体产生较大的振动,并且施工时的噪音较小,钻孔灌注桩的承载能力较为突出。因而,该技术在目前的施工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灌注桩施工质量受到多种人为、自然因素的影响,因而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严格把控。

1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1.1掉钻问题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在钻孔过程中经常出现落钻和卡钻问题。

1.2孔壁坍塌问题

该技术应用过程中,孔壁塌陷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这一问题出现时,首先要对问题原因做出详细的研究与分析。一般而言,导致孔壁坍塌的原因主要是操作不当导致的,如果施工中护筒埋设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也可能导致孔壁坍塌。

1.3钻孔偏斜问题

对于钻孔偏斜问题而言,主要影响因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如果钻机在施工过程中不稳定,可能导致钻孔偏斜。如果钻孔设备存在零件磨损与脱离问题,也将对钻杆的垂直状态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施工质量;其次,如果施工中钻孔的程度过深、偏大,将导致钻杆变得弯曲,最终导致钻孔偏斜等问题的出现;另外,孔过程中施工现场的土层不平,或者是钻孔过程中遇到了相关障碍物的阻碍,将出现钻孔偏斜问题。

2钻孔灌注桩施工问题的防范对策

2.1掉钻的防范对策

施工过程中的掉钻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其一,在进行钻杆接头的安装工作时,要提升安装工作的紧密性,进而提升自身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卡钻、掉钻等问题的出现。其二,施工时要对现场的钢丝线、钻杆以及钻机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于有些磨损的部件,员工应及时更换,避免对后续的施工环节造成不利影响。

2.2孔壁坍塌的防范对策

要解决孔壁坍塌这一问题就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钻孔作业,并且对护筒埋置深度进行严格的控制[1]。

2.3钻孔偏斜的防范对策

施工过程中,要想避免偏斜问题的出现,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进行处理:一方面,在进行钻机的安装工作时,安装质量要认真有效的监控,并且要确保设备安装的稳固性与安全性;另一方面,一旦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钻孔过大的问题,应及时用粘土填满,防止偏斜问题加剧;此外,对于钻孔内障碍物的体积进行实时的检查与观测,必要时可以将其敲碎,同时使用C20混凝土进行填平[2]。施工过程中,要对钻孔工作进行实时的监督,一旦发现偏斜等问题要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样一来,可以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达到标准。

3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3.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3.1.1施工前要根据工程具体状况制定完善、可行的施工方案

桥梁工程施工之前,技术人员要对施工现场的实际地质状况进行考察分析,并且要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全面的审核,进而制定、优选一个相对完善的施工方案。在进行桥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制定工作时,要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与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预测,同时做出预先的准备,并且要根据实际状况制定紧急预案。

3.1.2做好校正检查工作

对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测量仪器做出全面的检查、校正,对于施工现场的导线以及中线、水准点等要素,要进行重复性的测量与勘察。这一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要进行及时的更正与校正。

3.1.3确保施工现场便道的通畅性

施工前,现场人员要对施工道路进行维修,确保施工过程的通畅性。这样一来,可以确保各大桩位的混凝土能够在短时间内到达标准孔口位置。此外,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设置排水孔,并且要确保施工期间泥浆能够顺畅排出。

3.1.4做好施工设备的调试与安装工作

施工前安装人员要对钻孔灌注设备的性能进行合理的调试,确保设备在施工期间能够顺利的运转和使用,进而确保施工工作的流畅性。

3.1.5钻机的安装就位

在进行钻机的安装工作之前,首先要对现场的地基进行夯实,提升地基的稳固性。如果施工中用到有钻塔的钻孔机,那么安装过程中要先进行大概的定位,之后再使用千斤顶进行机架的顶起操作。施工过程中,要确保钻机的垂直度达到设计要求,并且钻机的位置误差不能超过2cm。

3.2泥浆制作

在进行钻孔作业时,最为关键的一道工艺就是泥浆护壁。尤其在进行有流砂覆盖层的钻孔桩施工工作时,泥浆护壁显得更为重要。施工时,随着护壁泥浆不断的循环、净化,施工人员要对钻孔泥浆的用量与浓度进行合理的调整。在进行钻孔泥浆的制备工作时,首先要对施工过程中的钻孔方法和现场的地层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合理确定泥浆的稠度等参数。同时,施工过程中所用泥浆的稠度要随着现场地层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泥浆,主要是由水、水泥以及添加剂等组合。施工过程中,如果所用泥浆过稀,将导致排渣性能降低,也将造成泥浆的护壁效果降低。但是,如果泥浆稠度过大,将对钻头的冲击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钻进速度降低[3]。

3.3钻孔

施工过程中要对孔位中心偏差值进行严格控制,要提升钻孔施工质量,就要保证孔位中心的偏差值低于10cm,并且倾斜度要控制在1%的孔深范围内。在进行钻孔质量的控制工作时,可以利用钢筋制作而成的笼式检孔器进行检查,并且使用片石压重之后进行下沉检测。这一过程中,一旦下沉不能达到设计的标准要求,那么就可能存在孔径、孔深不足的问题,或者钻孔工作存在孔位倾斜的问题。鉴于这一问题,施工时应采用回填重钻的方式进行处理,以提升成孔工作的质量。

3.4钢筋笼制作

根据设计图完成钢筋加工。经监工检查后,按要求堆起钢筋笼。钢筋笼严格按照设计制作,主要钢筋位置由钢筋定位支架控制。钢筋笼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直螺纹套筒的受拉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不应小于被连接钢筋抗拉极限承载力的1.10倍。其受拉屈服承载力标准值不应小于被连接钢筋的受拉屈服承载力的标准值。在进行钢筋笼的吊放工作之前,检测人员要对钢筋笼的每一个直螺纹套筒连接进行核对,并且要按照设计图纸以及设计尺寸要求对所制作的钢筋笼进行严格检验,尤其是主筋所使用的钢筋要确保不能出现中断问题。

3.5灌注

混凝土灌注之前,要确保底部的沉淀厚度以及泥浆的检测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在进行混凝土的灌注工作时,需要对孔底与导管口之间的距离进行严格把控,防止离析等问题的出现。一般而言,二者之间的距离要控制在为0.4m左右。此外,导管的埋设深度要超过2m,但同时要低于6m。在进行具体的混凝土灌注工作时,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状况对灌注速度以及导管位置进行实时的调整,进而确保灌注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随着桥梁工程数量与等级的不断提升,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桥梁施工中。由于钻孔灌注桩大部分位于地下,施工现场的地质结构以及周围的自然环境都将对钻孔、灌注等工作造成影响。因而,施工前要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合理制定施工方案,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并且要对施工过程中的钻孔、成孔与清孔、钢筋笼制作、安装和后期的浇筑工作进行严格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协调与安排,降低人力、物力以及各种资源的浪费,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桥梁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2]付涛.浅谈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J].价值工程,2016(11):120-121.

[3]王晓伦.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与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7(0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