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育人激情燃烧岁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五心”育人激情燃烧岁月

韩建梅

韩建梅山东省潍坊市新华中学261041

“教书育人,用心做事”是我的教育理念。我深深地懂得,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虽然只有几年,然而这短暂的几年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因为这几年是把美德内化为行为的关键几年,是学生生命长河中最需要砥砺人生的几年,作为教师,内化的不可代替性让我们的每句话、所做的每件事都起到影响学生成长的作用,我们的每一点疏忽都可能造成学生一生的遗憾。因此,我们只有用全身心的努力来沉淀厚重的人格作为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在多年的从教经历中,我认为拥有“五心”对教师人格魅力培养和教学起着重要作用,“五心”即爱心、责任心、事业心、上进心和平常心,下面我就“五心”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是要有爱心。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原苏联教育家霍林斯基曾这样说过:“教师既要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又要对学生的心灵滋长的一切不好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这种结果的真谛就是对学生的爱心,也只有这种爱心才能如水载舟,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御的小舟。

我班上曾有一个学生,由于父母离异,跟爷爷一起生活,缺乏父母的关爱,上课老是走神,无精打采。当我了解了这种情况后,就经常中午让他到我家吃饭,并抽空给他补课,给他关怀和信心,我送给他的一句话是“你能行,你永远都是最出色的!”结果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他在班里的成绩直线上升,由中等偏下到名列前茅。给学生一点爱,哪怕是一个慈爱地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微笑,都能在学生心中荡起一串串爱的涟漪,给他信心,催他奋进。

二是要有责任心。肩负教育的重任、肩负家长的重托是这颗心始终包纳的誓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我们要像辛勤的农夫一样,用语言来播种,用粉笔去耕耘,无私奉献。我们要时刻牢记肩上的重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我们就是要无怨无悔地把青春年华扎根于三尺讲台,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面对一双期盼的眼眸,我感到肩头的分量;面对一句句诚挚的请求,我增强了奋进的力量。我们只有把学习、工作、生活与教育的生存、前途、发展联系起来,也只有把这颗责任心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进而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行动,才能创造出现代教育生机勃勃地美好发展前景。

三是要有事业心。作为一名基层教师,多年教学生涯带给我了数不尽的快乐,也给了我许多的感受去品味。教学给了我许多好书去阅读,《学习的革命》《教育学》《心理学》……这些书籍使我认识到教学不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而是一门可以享受到美的艺术;教学给了我许多的新领域去探索,不懂绘画的我跟学生一起学会了出板报;不会唱歌的我跟学生一起学会了谱曲;不懂管理的我,现在能领导着几十名学生快乐的生活在一个团结、活泼、上时的集体中……。教学给了我前进的步伐,多变的人生,无数的挑战和不断学习的机会。三尺讲台,耕耘新的生机,在这里,我找寻到童年编织的美丽花环,体味到初为人师的羞涩与不安;在这里,我逐步走向成熟,体会到人生的价值。

四是要拥有一颗上进心。充盈自己的知识海洋、充盈学生的科学头脑是这颗心始终不懈的追求。教师的才识是赢得学生尊重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学识有两“家”:一是“专家”,是你所教学科的佼佼者;另一个是“杂家”,即在各方面要有所长,都要懂一些,即所谓“人文”内涵。有人曾经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则不打自垮。人文素质是教师脊梁。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永无止境,要提高人的精神文明素质,加强学习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众所周知,何振梁先生是学电机出身的,如今他的名字却铭刻在中国体育史的丰碑上,这种巨大的转型就是学习的力量。

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置身其中的人,必须时刻瞪大眼睛,不断学习先进理念和知识,否则必将被时代所淘汰。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不断学习、提高,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新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讲学习,首先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观念比更新知识更为重要。一本书一支粉笔一节课的教育理念已远远落后于教育潮流。我们要了解新的教育信息,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学习观、学生观。其次是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再次要创新。素质教育是一种创新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创新,教师首先要创新,我们要在搞好基础教学的同时,注意进行创新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跟上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五是要有一颗平常心。教师是一个普通的职业,这就要求我们少点功利心,多一些使命感;少一点察言观色,多一些脚踏实地的工作。我们要正视自己的工作,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要因各种外在因素而影响教学,要始终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同时我们对待学生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做教师的千万不要总是以“圣人”自居,不要总是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对的,要放下架子,这样才会有学生与你交流,才会赢得学生,才会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是尚在成长之中需要老师帮助的人,是具有巨大潜力可以塑造的人,是必定要超过老师并推进社会进步的人,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要帮助学生学习,而不是强迫、命令学生学习,要钻到学生心灵世界中寻找、激活他们好学上进的欲望,坚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帮助你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要一视同仁,抱定一颗平常心,扎扎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让我们用心去融入这三尺讲台,共同去感受教书育人的成功与喜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