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艺术课程的哲学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11
/ 2

综合艺术课程的哲学探索

贾万雄

【关键词】艺术课程综合生态性全面性持续性

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活动,都具有综合的因素。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综合艺术课程改革,不是凭空产生的,有其一定的实践及理论的基础,在这我们仅就哲学方面作点探索。

关于“综合”,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以自然现象为例作了精辟论述。他指出自然中不同事物之间有一种物物相需的关系。举例说,太阳是植物依赖的对象,但同时植物也是证明太阳之巨大力量的对象,因为只有植物的成长才表现出太阳之焕发生命的力量。在马克思看来,不仅自然事物物物相需,人作为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与整个自然以及自然中的其他事物相互依存,一个长于抒情;一个直接诉诸视觉,一个直接诉诸想像力;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但是,诗与画,特别是中国的风景诗与风景画中诗人与画家却都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以抒发自己的审美感受。在这一点上,又打破了诗与画的界限,使诗与画既相异、又相通。因此,“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说才能成立,并成为我国艺术的优良传统。还有诸如“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舞蹈是活动的雕塑”“雕塑是静止的舞蹈”“书法是线条的舞蹈”等等说法,都是在讲事物之间的联系。具体的讲,如,雕塑是静止、固定的物质实体塑造的立体艺术形象,%舞蹈则是以人体为媒介构成的动态形象。一个长于表现形体上的高度凝炼集中的境界,一个长于表现人物的情感起伏和变化的具体过程。然而,舞蹈动作在短暂停顿时却具有与雕塑相似的造型美,人体的美在雕塑与舞蹈之间没有什么区别,瞬间与运动仅仅是形式不同。同样,雕塑在形体上表现出来的节奏与旋律的美又甚似舞蹈,两者又有不可忽视的美的一致性。建筑与音乐在审美特性上的差别是很大的。建筑艺术直接诉诸视觉,并且有确定的空间,在形体上也有较大的抽象性与概括性,不能像音乐那样以流动的音响自由而具体地反映人的内心情感。但是,建筑艺术在材料的结合和形体的结构上又是合乎规律的,给人以韵律和节奏的审美感受,因此它与音乐又有内在的联系。“建筑为凝固的音乐”揭示了建筑艺术与音乐所存在的客观统一性。

再如,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则更为广泛,许多艺术形式几乎都在一定程度上包含有文学的因素。在戏剧、电影、舞剧等艺术中,文学还是它们构成的重要因素和基础。至于在造型艺术内部,如绘画、雕塑、建筑乃至书法等等,虽因其表现媒介与反映方式不同而各有不可替代的审美特征,但在更广阔的意义上,它们却都要服从艺术的对称、对比、虚实、主次、疏密、整齐一律等形式美的规律,从而具有统一性。综合式艺术教育的“建立多门艺术学科的沟通与交融,促进综合艺术能力的形成”这一教育理念,正是建立在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基础之上的。

哲学上主体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以及由此派生的接受美学理论,构成综合艺术教育的另一哲学基础。按照这种观点,人对世界的认知和把握,在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一个艺术作品,它的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具有能量转换、物质循环代谢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内,各因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生态系统是由许多子系统或亚系统构成的,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与母系统之间均不断地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流,以维持整个系统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性发展。如果失去联系,%生态系统也就不存在了,可见生态系统的原理,就是联系的原理、共生的原理。艺术课程的发展也应符合这样的生态平衡规律。所谓生态平衡,就是指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自然的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可持续性发展等概念,给当今教育和人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启示。如果把整个社会视为一个生态系统,教育就是它的一个子系统。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将通过所培养的各级各类人才在社会生活各领域中的作用,直接、间接地影响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作为一种生态系统的教育,自身也面临着来自各种环境要素的挑战,也存在着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一种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应该是既具有全面性,又具有持续性的教育。综合艺术课程提出的总目标“学科能力与艺术素养的整合”告诉我们艺术课程一种全面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

所谓全面性,既指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动技能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各方面的相互协调和互为支持,%又指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使全社会成员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和发展。我国当前的教育,离全面性还有一定的距离。本次教育改革正在强调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化,使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综合课程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学科割裂的情况,实现文科理科的平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平衡,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平衡。

所谓可持续性,是指培养学生成为出色的学习者的教育。按照生态学的观点,只有在健康的文化生态中,学生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者。但究竟什么是学习者?"真正学习者的脑子决不是一张等待老师在上面写写画画的白纸,而是不断自我生发和想像出美妙图像的创生母机;学习者决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积极炊事感知与探索、创造与反思的人;学习者学习的最有效时刻是当其全部感官都活跃起来的时候。当前,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特别强调教育的发展性,将学生已有的经验调动起来,加以发展,强调其在社会活动、生活中应用,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应有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自身的存在价值,特别是人的主体价值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体现。真正的学习者首先是一个有主见、有抱负、有理想、有创意,并充分发挥自己能动性的人。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强调通过个体的实践为自然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更强调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性、能动性的发挥。一个能可持续发展的人必须具备宽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文化底蕴、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当这样的学生毕业走出大学校门后,仍然是一个出色的学习者,不断接受更多的教育、不断进行自我教育以至终身教育,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艺术课程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为其选择终身发展的方向提供了条件。

艺术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持艺术教育与其他方面教育的均衡发展,保持艺术教育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的“生态平衡”。

由上述,我们清晰地看到综合艺术课程有一定的哲学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东风,《走向综合的艺术课程》,美术观察[J],2004年第7期

[2]+杨立梅,《综合艺术课程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美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