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和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2

浅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和谐

刘文富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而且还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如果初中语文教师能够把知识传授和情感交流融为一体,把知识融和着情感传授给学生,学生也在某种情感的支配下接受知识,那么师生情感的交流就会越融洽、和谐,知识的传授速度就越快,必定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创造和谐课堂呢?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浅析下,与同仁共勉。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

我们知道,教育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情感实体交往的过程,只有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才能产生共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才能很好实现教学目标。其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课堂上真正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在课下做学生真正的朋友、知心人,和学生亲切地谈思想,真诚地说生活,让学生亲其师。在平时,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该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上课时面对学生的时候,我们不是礼节性的点点头,而是充满真诚的感激之情深深地鞠躬;气温骤降,我们感到寒冷时,急切的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可以想象,那些爱学生的教师会想:这么可爱的学生,我怎么能不想法把他们教好呢?那些爱老师的学生会想:这么好的老师,我怎么能不听从他的教育呢?教师变权威角色为爱的使者,这样的课堂,肯定是师生畅所欲言的课堂,这就为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对话创设了氛围。

二、课堂氛围的和谐

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发现者。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产生"安全感"并学会开放自己,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积极参与合作讨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可以说,和谐、宽松的语文课堂氛围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与灵魂提升的沃土。

三、教学内容的和谐

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简单性,只会令学生觉得索然寡味。有专家指出,要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并使之长久地保持下去,终生不弃,甚至发展为研究的动力、方向,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我认为教学内容的丰富,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教师要传授丰富有效的内容,才能够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在一篇文章里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去研读,而研读后的学生发言会出现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课堂生态美"。

四、教学方法的和谐

让课堂充满活力,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对策,让课堂教学有价值的挖掘教材,紧扣住教学目标所谓和谐教学法,就是按照教育教学目的,立足于协调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废止满堂灌,教师不要唱"独脚戏",要把全班教学,小组学习和独立自学三种教学组织形式有机地组织起来。这种协同教学组织形式,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容易满足个别学生在学习上的要求。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指出:"需要把全班的、小组的和个别的教学形式很好地结合起来,不这样做,就不可能把接受较慢,学习较差的学生也带上来。"可见,采用小组学习形式,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有利于实施分层递进教学和引入竞争机制,教师在了解学生状况和确定重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应当事先选择、对比、优化、确定合适有效的教学方式,以保证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各种素质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进程的不同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法和教学手段,给学生不同的刺激,增强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的积极有效的学习。当然在教学实际过程中我们要遇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临机处置,而课前的充分准备也正是临机处置的前提。我们只要认真做好了课前准备即教学设计,真正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教书育人的效率和效益,才有保证。没有较高效率和效益的课堂教学,不是和谐课堂教学。总之,和谐教学法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一切工作归宿"的真善美统一的教育境界

五、学习方式的和谐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时,我们更多的是强调要靠个人钻研,独立完成;没有重视群体之间的互相切磋,各展所长,乃至不同见解的碰撞、互相启发。语文课堂应该是活跃的思想交流场所,是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场所。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如我在教学戏剧单元时,基本上有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读,再表演读认为最精彩的部分,谈阅读体验,师生共同评价效果,学生兴味盎然,气氛热烈,也收到了实效。

六、教学效果反馈与评价的和谐

课后的教学效果反馈与评价的形式也应根植于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表现为教师以呵护的心态,注重学生们得与失背后的成因与因素,解决学生成绩背后暴露的问题,逐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当学生出现不理想的分数时,教师对学生不是简单的呵斥与大声的"声讨"而是师生平等面对,共同查找原因,总结得失。交流经验,心灵之间是友善、坦诚地沟通。相信学生会把教师的关爱当作学习的动力,当作努力的目的。这样,师生和谐必然使得师生在一种融洽、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共同进步与提高,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定会生机盎然。

总之,只有营造了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乐在其中,才能激起学生心中那一朵朵娇艳而美丽的思维浪花。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县介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