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绘画的语言形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2

浅析绘画的语言形式

张蓉

张蓉(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中图分类号:J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5-0139-01

摘要:现代艺术的演变和发展不仅在多层次上探讨了艺术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极大地丰富和创造了人类的视觉形象语言,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观察世界的审美方式。绘画语言的构成除视觉因素的形、光、色外,在另一层面上看绘画语言也是一种精神产物,绘画本身也传达了一种观念,绘画语言不应只是仅仅停留在技巧和形式的探索之中,它是将技巧、知识、直觉和感情与材料融合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品是精神和物质的结合。

关键词:绘画艺术;语言;情感;审美

常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么多年来,我始终觉得一副优秀绘画作品的“窗户”不仅应该明亮,而且总应有一种带着冲击性质量的“光子”透射而外。尽管它们往往会抹掉个性的棱角,但它丝毫没有削弱我从绘画中所领略的这种特别感受。我深信赋予我目光以“犀利”和“穿透力”的它们,是应该用我的学养和人生阅历和去追逐更高深的文化眼光。

一、绘画的语言

绘画是一种艺术性的实践活动,运用线条、色彩、形体和空间,依据相对的形式法则进行和谐的创作,进行传递精神内涵的方式。创作绘画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更要有内容的体现,精神的传递,既是所谓的绘画主题。绘画的内容与形式,密切相连,形式是态度、情感和技术的再现。由此看来绘画语言实际上是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内容的和谐再造。它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画家的情感是靠其特有的绘画语言表现。这种语言的运用,是根据画家自身的艺术表现力愈强,就愈有感染力。所以,对绘画语言所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是检验画家艺术水准高低的标准。

由于不同的艺术家对绘画语言会有不同的运用,必然会产生多姿多彩、风格迥异的绘画作品。纵观绘画史,我们可以去了解到所谓不同的差异。在欧洲,自达•芬奇开始,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写实主义画法,艺术家通过“研究光线揭示形式的方式,通过发展并运用直线透视法来获得景深幻觉的规则通过研究人体解剖,艺术家给他们的作品注入了一种全新的现实主义感。”他们的艺术作品弘扬了“人文主义”,在绘画的总体风格上,姿势华丽、典雅、宏伟、和谐,并且写实技术娴熟,形成了我们称之为“古典主义”的画风。但是区别与古典画风的印象派画家们,用光与色用来描绘自然和抒发自己的感情,他们擅长表现阳光和色彩。印象派画家不再因袭传统的画法,他们的作品则替我们诠释了光色的功用形。在色彩的表现形式中,印象派画家完美地表现了一种抒发情感情的形式,他们很好地运用了绘画语言,给作品注入了灵魂。在西方绘画造型过程中,主要使用形体和色彩的语言,即便没有线的使用,但是其造型行为不会受到太多的影响,其绘画形态的构架依然能成立。即使用线界定轮廓,如在轮廓之外辅上调子,马上就会成为很立体的画面。可见西方绘画中线依然作为表现形体的一种特殊手段。

二、语言的表现形式

绘画语言是通过色彩、线条、光色或组成一件作品所有的其他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出来的。绘画语言是有机的形式体现,它是构成绘画艺术中多种可视因素的总结构。就绘画而言,它是一种在长乘宽的二维平面上利用形、色、肌理或者说利用点、线、面或黑、白、灰及色彩、肌理等手段来传达人类或艺术家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在符合它自身规律的前提下,用什么样的方法表达、怎样表达和表达什么都是值得探索和尝试的,没必要用既有的定式或种类来界定,绘画是人类艺术追求的其中一种方式,那它自身就有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单就绘画而言不同的表现题材和不同的工具材料都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表现语言和表现方式,只要是符合绘画本体的艺术规律的任何题材、任何表现语言、任何表达方式,只要对人类的精神文明起到积极向上的推动作用,只要符合人类追求的审美理想,任何绘画语言方式都应该探索,都应该允许存在和发扬,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家个人的角度、个人的偏执和偏见、个人的独特的风格面貌都是最可贵的。

三、绘画唤起的情感

当绘画唤起人类的审美情感时,作用于人们的是一种绘画所独有的语言形式。绘画语言是由多种要素构成,这里涉及到的视觉因素有:点、线、形、光、色彩。“点”:是最小的视觉实体,对于探讨视觉形式的作用,点是一个很好的着手处。它可以构成一个情趣的中心或一幅构图中被强调之处。甚至处在一个表面上的一个点就像是在一座静谧的屋子里的声音,它与周围形成一种关系,它使这个空间有了生机。“点”,从物理形态上讲,是视觉聚焦的核心;从观念形态上说,是思想呈现之源。点,在东方哲学中,具有最大的内张力和最大的延展性。“线”:线可以被描述为点的运动轨迹,它是一个可视的行动轨迹,一条线表现着划线的人或物的精神。一幅画的笔触,穿过风景的一条蜿蜒的河流,被撕破的线的参差不齐的边缘,一个草叶的曲线,这每一条线正如同每一位画家或书法家的充满个性的、富有表现力的线条一样,是独具特色的。线——人们认识和反映自然形态时最简明的表现形式,有长短、粗细、曲直之分。线可以在长度、宽度及方向上的不同,线也可以是连续不断的或间断的,粗的或细的,有规律的或无规律的,或者是这些线的诸多形式的不同的结合体。在一个平面上,线能界定各种形状,暗示体积或显示所绘物体质量的独立元素。线是阐明视觉形式的基本手段,它通常是对所目睹、感受或想像到的事物的一种速写,线是在两维空间表面的长度标准,或者说它们是在两维或者三维空间里的物体边缘的感知,每一条线或物体边缘都有其自己的表现特征,这些表现形式在视觉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视觉艺术中,线条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极富有意味,在中国的绘画艺术中,线条的功用表现的尤为突出。事实上,中国绘画在相当程度上是以富有骨气韵味的线条来取胜的。线条的运用,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愈来愈富有含蓄性、表现性、象征性与抽象性。线条形状各异,功能有别。“形”:形式关于一种被视为平面的存在形式,即一种二维的空间区域或平面是一种剪影或阴影形式的外观。当一条线勾画出一个区域或当一个面积表面的颜色或肌质发生变化时,其面积与周围的面积相分离,形便成了可视的存在。千变万化的形可被概括为两大类,即有机形和几何形,虽然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在人的世界中最普通的形是有机形、生硬的、刻板的、有规律的,而且常常是长方形的。总而言之,形这个词表示了人眼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所以又称为视觉形。另外,光与色彩也是绘画艺术最主要的造型因素。点、线、形、光、色,作为绘画艺术的构成要素是相辅相成和不可分割的。在绘画实践过程中任何顾此失彼的表现方式都会有损于整体美。

观照绘画中的情态与语言形态,艺术家们总是在寻求绘画观念和语言上进行着转型,不断地扬弃着自己绘画语言上那些不纯净的和停留在生活表面上的东西,从而在绘画语言、绘画图式、绘画动机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形态。完善和形成有个性的绘画语言成为艺术家们的孜孜以求,不停地探索绘画形象与象征符号的关系等问题。绘画语言的构成除视觉因素的形、光、色外,在另一层面上看绘画语言也是一种精神产物,绘画本身也传达了一种观念,绘画语言不应只是仅仅停留在技巧和形式的探索之中,它是将技巧、知识、直觉和感情与材料融合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品是精神和物质的结合。艺术家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题材范围、不同的表现工具、不同的表现语言和表现方式不断地丰富人类的艺术追求,那人类的绘画艺术必将是灿烂辉煌的。

参考文献:

[1]《写个大家的西方美术史》湖南美术出版社蒋勋2011-6-1。

[2]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彭吉象2006-08-01。

[3]外国绘画欣赏海燕出版社何宝民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