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施工准备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6
/ 2

浅议建筑施工准备工作

张文秀

身份证号码:23102619720716XXXX

摘要:施工准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为拟建工程的施工建立必要的技术和物质条件,统筹安排施工力量和施工现场,施工准备工作是施工企业搞好目标管理,推行技术经济承包的重要依据。为保证项目可以有稳定的施工进度,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遵循国家的技术管理构想,用以指导施工管理,确保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地完成建设项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准备;要点分析

一、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

一个建设项目,在大量施工人员抵达现场进行实际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就应该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尽可能的提早介入,到现场去进行仔细的勘查,收集现场及其周围的相关资料和原始数据,对建设地区现场进行详尽的调查分析。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点:1、自然条件的调查分析。内容有:建设地区水准点和绝对标高等情况;地质构造、土壤的性质和类别、地基土的承载力、地震级别和裂度等情况;河流流量和水质、最高洪水和枯水期的水位等情况;地下水位的高低变化情况和特点,含水层的厚度、流向、流量和水质等情况;气温、雨、雪、风和雷电等情况;土的冻结深度和冬雨季的期限等情况。2、技术经济条件的调查分析。内容有:当地建筑施工企业的状况,施工现场的动迁状况,可以利用的地方材料状况,外购材料供应状况,地方能源和交通运输状况,地方劳动力和技术水平状况,当地物质供应和生活水平状况,教育和医疗卫生状况,当地消防、治安状况和施工单位的自身力量状况。

通过前期对现场以上情况的调查分析,就能够对现场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了解和认识,切合实际的设计好施工平面布置图和做好施工进度计划,更加合理的组织施工,充分利用好现场的可用资源,做到资源优化,让以后在实际施工时能够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施工图纸和合同的准备工作

施工单位接到设计图纸以后,就应该立刻会同本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查和熟悉。首先是政策方面,要仔细审查工程设计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划要求和城市建设要求,查看设计图纸的选址布局,以及建筑物的整体设计风格和结构等。其次是技术方面,要审查设计是否合理,标准是否符合国家制订的有关技术规范;以及本工程中的设计是否符合施工技术装备条件;设计计算的管线品种、规格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建筑、结构和设备安装各专业有无重大矛盾;各种外部管道、电缆、电线同建筑物内部各专业图是否衔接一致;管口相对位置、接管规格、材质、标高是否一致等;同时还需要检查设计总图和各个单位施工图之间,其相关数据是否一致,是否有矛盾的地方。通过以上的审查,对有疑问或矛盾的地方进行核实,如果还未能解决,就要将其记录下来,做成表格,如果有其他的意见和建议,也要以书面文件的形式保存下来以备施工前图纸会审阶段时使用。

三、施工设备和材料的准备工作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在开始施工前设备和材料的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国家《建筑法》第五十九条明确指出:“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的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进行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因此,对于设备和材料都需要严把“四关”,即通常所说的采购关、检验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质量的优劣,在当今假冒伪劣产品横行于世的时代,劣质建材同样充斥其中,但假冒伪劣建材的使用对工程质量可直接造成严重而无可挽回的损害。为此,在施工准备阶段,就应该严格挑选所需要采购进场的材料、构配件及设备,检查它们的出厂证明、技术合格证及质量保证书和技术鉴定文件等,必要时还需要在订购用前对其进行抽检或试验。建筑材料重点检验的内容有:钢筋的出厂证明书、试验报告单,钢筋级别、种类、直径及锈蚀情况,必要时抽样送检;水泥的出厂合格证、出厂日期、进场试验结果报告以及品种和标号,骨料除按设计的规范要求检查级配、料径、允许含泥量外,还应注意禁用含风化的碎石;钢筋、混凝土构件要送实验室进行检验;对砂石的料径、含水量、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都要严格把关。

通过对材料的调查和选择,才能保证所需要材料的质量达到工程的要求,做好设备和材料的采购计划;同时可以建立起材料和设备供应商名录,并且经常与之保持联系,以便能及时获得材料采购和设备供应的第一手价格,通过它们相互之间的对比和分析,可以选择到质优价廉的材料和设备,同时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当出现单方不合理涨价时也不至于让自己处于被动的局面,可以快速的重新进行采购和建立新的供货商。

四、施工资金的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中的资金准备是根据施工计划制定的,其目的是用于以后施工过程中支付临时建设、施人员的工资,购买施工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以及设备的租赁费用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现在的工程大部分都具有建设规模大,投资金额高、施工周期长的特点,对于施工单位的资金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在施工准备阶段就要对工程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不仅要对工程正常状态下的施工做好充分的资金计划,保证施工在持续进行时能够拥有足够的资金。而且特别重要的是同时还要拥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做好风险金或者备用金的准备,以应付意外情况的发生。

通常在正常情况下,都只需要使用资金计划中的基本资金用于施工的正常进行,但是当出现比如材料价格上涨过大过快、工期拖延、施工难度加大等无法预测的情况时,就可以使用风险金或者备用金来应付,假如此时没有足够的预备费,将会使在建工程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轻则停工待料,大量的设备、周转材料的租金以及人工工资将是一笔不菲的开支;重则完全停工,形成“烂尾楼”,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让自己出现无可挽回的损失。

五、施工施工人员的准备工作

施工人员包括项目施工组织机构的管理者和具体施工的操作者两个部分,在施工准备阶段就应该根据实际工程的需要,优选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组建起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技术水平高、适应能力强的施工队伍,以适应当今工程建设中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的需要。对于施工管理人员来说,他们都必须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很好的管理能力,并且要能经常性的进行自我学习,以便及时掌握新的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同时还要能够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勇于实践,开拓进取,总结实践经验,乐于接受新事物,在现场工作中要能够真正参与工程的全面管理和全盘指挥,合理地组织施工和进行管理;并且具有爱岗敬业、公正廉洁、任劳任怨的思想,能坚持原则,不讲私情,顶得住来自各方歪风邪气的侵蚀。因此,在对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选择时,要对其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安全知识考试和现场施工指挥能力的考核,当考试、考核合格后才允许组织管理施工。对施工操作人员的选择,可以对他们已经建成的工程和在建的工程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施工现场的施工情况及施工质量情况,听取工程甲方对他们的评判,然后再将各方面的信息综合起来,选出几支优秀的施工队伍来进行投标,最后择优选出一直协调能力强,技术过硬的队伍来。

结语

施工准备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必须认真、细致对待。为提高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各项施工准备工作需相互配合,还应根据工程进度不断调整、完善施工准备工作,加强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相互配合,切实抓好,监理健全施工准备工作的责任制度和检查制度,建立完善施工准备工作的检查制度,为工程的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艳辉,郑贤君.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与措施[J].民营科技.2011(02)

[2]赵世伟.浅谈建设项目的施工准备工作[J].科技视界.2012(31)

[3]张莉,权雅萍,祁雪花.如何做好施工准备工作[J].中国金属通报.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