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改造配电工程施工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农网改造配电工程施工管理

崔浩武吴建全吴慧敏任子健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临泉县供电公司安徽阜阳236400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形势和农村政策的变化,农电发展政策环境也随之变化。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是指变电站、线路等农村电网设施的新建,以及对已运行农网设施局部或整体就地或异地建设、增容、更换设备等。农网改造作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性建设项目。面对我国农村电网运行负荷大、故障多的特点,加上很多电网设备已经陈旧,所设计的电网结构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导致农网供电可靠性的低下,显然已经难以适应农网电力客户的需要,因而必须加大农网改造力度。

1农网改造中对配电施工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

配电工程施工是一项较为系统和复杂的工作,要想提高工程质量,就给工程质量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管理和技术知识,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经验,还要对工程施工和设计规范和相关标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切实掌握各种更新换代配电设备的性能,并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到施工管理中来。

2关于如何加强农网改造中配电工程施工管理的浅见

2.1准备阶段的农网配电工程施工管理要点

在准备阶段的施工管理主要做好图纸会审、线路选择、技术交底等方面的工作,具体如下:一是在图纸会审时,就是加强对图纸的审查。二是精心确定农网改造过程中配电线路的路径及其走向,在确定线路时,必须对其供电半径进行充分的考虑,还要兼顾日后设备在维护方面的便利性,所选的材料必须是符合国标的产品,在确定其走向时,必须结合施工设计进行精心的确定。三是在技术交底过程中,因为很多设计企业的设计人员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因而设计的施工图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必须在加强图纸会审的同时还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而技术交底过程中,就应做好设计、施工等方面的技术交底,确保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性的交代,这样就能确保施工技术水平的高效性,进而为工程质量提升的同时减少工程管理的难度。

2.2施工阶段的农网配电工程施工管理要点

施工阶段的管理尤为重要,因而为了确保施工管理的成效得到有效的提升,作为电力企业,必须切实加强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2.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开展施工管理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确保工程质量。而人又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在施工阶段首先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而这就必须加强施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通过教育,使其意识到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通过培训,能不断强化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为施工质量夯实基础的同时减轻管理的难度。

2.2.2切实加强配电工程施工原材料的管理。原材料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因而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还应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管理。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原材料,不仅要加强质量检验,还要进行多道复核,进入施工现场后还应加强对的保管,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原材料得到妥善的保管,通过原材料质量夯实工程质量。

2.2.3切实加强对配电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施工技术是确保配电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因而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确保整个配电工程的施工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方案开展,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问题,在没有得到统一的情况下不得擅自更改,并确保施工现场的三检制得到有效的落实,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加强对工程进度的控制,且分部分项的工程责任得到有效的落实,在施工过程中加大技术监督和指导力度,确保没到工序质量达标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并在必要部位设置旁站监理,以不断强化施工质量。

2.2.4切实加强对配电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安全管理是整个配电工程安全高效进行的根本性前提。因而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切实加强对安全的管理,而这首先就必须建立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建立从项目经理到施工班组成员为一体的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深入每道施工环节进行安全施工监督和指导。并在此基础上致力于提高施工全员的安全意识,切实加大安全投资和宣传力度,采用先进的配电设备,降低事故发生风险。采购高质量高标准的配电设备,是整个配电建设过程的关建,也是安全施工的重要保证。

2.2.5切实加强对隐蔽工程和临时用电安全的管理。隐蔽工程与临时用电管理隐蔽工程一般不易被发现,为保证隐蔽工程的质量,要严格做到合理设计、严格施工、中途检查。特别要注意对电缆排管、内壁以及细密性检查,保证无异常。临时用电常会导致主线跳闸故障,因此规范临时用电管理也是必要的。安监人员要熟悉临时用电标准与规范,加强日常检查力度,及时制止违规、违章用电现象,而且电箱须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要求。

2.3竣工的农网配电工程施工管理要点

工程主管部门在工程施工结束前一周,督促工程施工单位提交工程申请验收报告。工程施工单位在工程结束,经过自验整改,完善工程施工结束的各种技术资料、竣工图纸等验收资料后,向工程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然后工程主管部门组织调度、生产、安全、设计、运行等有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结束后,工程施工单位和工程验收组双方必须在验收结论上签字,并将验收资料移交线路管理部门。工程验收合格,移交运行、调度部门投入运行,负责以文件形式对新设备进行命名或改造设备更名。在工程施工结束,物资管理部门及时向财务、工程主管部门提供工程所有用料清单。工程主管部门协同财务、物资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材料清点、核对正确后,由财务部门进行核算,并将该项工程纳入电力企业固定资产。工程主管部门组织各施工单位根据省、市、局下达资料整理格式进行资料整理、归档。资料整理完成后,一份存于工程主管部门,一份存于线路、设备相应管理部门,一份由线路、设备维修单位自行留底。

3结语

随着农村经济形势和农村政策的变化,农电发展政策环境也随之变化。农电发展政策由不适应前者的变化到逐步与前者相适应。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配电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在农网改造工程中加大对工程的管理力度,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切实做好准备和施工阶段的工程管理工作,以最大化的确保配电工程质量,为整个农网改造工程质量提升的同时提供更加优质的电力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碧竹.农村电网改造过程中配电工程的施工管理探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6

[2]廖昕.农村电网10kV及以下配电工程施工架设规范要求[J].机电信息,2015,24

[3]张洋.农村电网改造中配电工程施工的管理[J].科技风,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