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的护理与人本位护理的差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基层医院的护理与人本位护理的差距

王海霞芦红

(甘肃敦煌市医院护理部甘肃敦煌736200)

【摘要】探讨基层医院在开展“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这么多年以来仍存在的差距和护理缺陷。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与探讨,使基层管理者与护理人员对自身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定位,结合现状,从观念、管理、病情观察等多方面进行应用探讨把人本位护理模式融入其中,更好的提高基层医院的护理服务,体现人本位护理。

【关键词】基层医院;人本位护理;差距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1-0230-03

人本位整体护理就是指在诊治伤病的同时,观察、判断和处理病人伤病的反应,尽量满足和缓解伤病或治疗过程给病人在情感、心理、功能等整体方面所带来的个体化需求和改变。从2010年开始卫生部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实质是对医院护理服务模式和护理管理的一次改革,通过“改模式、重临床、建机制”,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基层医院仍未得到很好的应用及推广,要想很好的完善人本位护理在基层医院的应用,首先要对基层医院的现状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通过这些分析,将人本位护理融入基层医院的护理服务中,从而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现将基层医院的护理现状及其对策综述如下:

1.基层医院护理现状

1.1?观念的落后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2001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首次提出来的服务总体思路,到2009年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卫生部的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使医院护理服务模式和护理管理改革,通过“改模式、重临床、建机制”,使患者得到全程、全面、主动、专业、人性化的人本位优质护理,虽然经过了近十多年的努力,但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的“病本位”观念制约着护理人员的思想,多少年来基层护理工作仍以实施治疗处置和对病人生命体征的晚期观察(之所以谓之为“晚期观察”,主要是因为护士每当发现生命体征出现变化时,不管是并发症还是原发性疾病,都已发展到后期或晚期)为主,由此可见,基层护理人员对人本位护理的观念还很模糊。

1.2?认知不足

在时代发展和人类健康需求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其专业内涵、实践领域、任务目标都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的核心就是从以被动执行医嘱为工作主线转向以人的健康中心开展工作,提供更为整体化、连续化、专业化、个体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护理的职责包括了专业照顾、协助诊疗、健康指导、心理支持、沟通协调等方面,其任务目标是从整体的人的角度出发,使护理服务适应和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环境等诸方面的健康需求,以达到保护生命、促进康复、增进健康、减轻痛苦的目标。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必须把护理工作聚焦在医疗安全、治疗效果、病人感受和工作的积极性上来,而且既懂、又做、还要会做。基层护理人员在以上这些方面的认知还很欠缺。

1.3?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欠缺:

1.3.1病情观察滞后病情观察在护理工作中是重中之重,护士预见性的观察到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往往为治疗抢救工作会赢得宝贵的时间。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由于病情观察滞后而引发的深刻教训,这也是很多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除去病人本身疾病不可挽救的原因,很多时候是护士对病情的观察评估不及时造成的,护士必须及时、全面、动态的连续观察病人,才能确保所提供给医生的信息是有价值的和有效地。不能前期观察和及时评估病情,是基层医院当前隐藏的一个重大缺陷。基层医院临床大量输液量和科室为了增收进行加床使护士整日忙于打针输液占用了大量时间,借基础护理之际密切观察病人的想法成为纸上谈兵。

1.3.2主动服务意识淡薄护理领域的演变、服务功能的扩展、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所追求服务质量的需求提高,对护理人员主动服务的意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基层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仍处于以治疗处置为主的被动服务的模式,这也制约着护理人员变被动为主动的服务意识的转变。

1.3.3教育指导及功能锻炼缺位心理护理、教育指导、生活护理、功能训练这些日益被提出的重点护理工作常常被基层医疗机构以护理人员少、治疗处置工作占用了大部分时间,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做而忽视。其实这些工作是人本位护理的最重要的内容,由于各种原因的忽视而使人本位护理模式停滞不前。

1.4?护理管理经验的欠缺

基层医院的各临床科室护士长都有清晰地职责,就是负责所管辖科室的护理工作,但是这仅仅明确了护士长应该做什么,却没有明确做成什么样(目的),更没有明确做到什么程度(目标)。基层医院临床一线护理管理人员对人本位护理的认知有限,管理经验缺乏从而使护理管理目标不明确造成了人本位护理的难实施。

1.5?不重视学习培训

要想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专业技能、提高服务质量,必须要从基础护理、治疗处置、健康教育、早期观察、功能训练、专业服务等多方面来进行培训和学习,但基层医院因受地域、人员短缺、外出机会少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从而使对前沿知识、理念的培训学习得不到实施。

1.6人力不足

1.6.1基层医院现在的护理仅有治疗处置和晚期观察,即使在这两项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护士长仍普遍感觉用人捉襟见肘,何况现在整体护理增加了基础护理、分级护理中的一级和特护、健康教育指导、再加上还要承担非临床方面的工作,如领取办公用品、换取无菌物品、更换床单元物品、领取药品液体、送检急诊化验标本等其它的工作。

1.6.2床位使用率的不均衡也关联到人力是否充足的影响,如同样科室40张床,床位使用率有达到百分之百的,有不足百分之八十的,造成人力资源的不均衡。

1.6.3护士队伍层次结构的不合理,中高级人员不足,初级人员占大多数,临聘任人员护士过半,护士队伍的不稳定,诸多因素给护理人员的人才培养和管理造成困难;护士的观察、治疗处置和评估的专业能力欠缺也是造成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的一方面。

1.6.4相对人力不足还源自护士的固化排班方式,没有很好的落实弹性排班制,使得护士有时疲于奔命、有时有闲坐无事,加上科室绩效不能体现多劳多得和优质多得的原则进行分配造成护士的积极性差也是造成临床人员相对不足的原因。

2.对策

结合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况,基层医院怎样把人本位护理模式融入其中,更好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2.1转变护理观念

“人本位”整体护理是在患者治疗疾病过程中,高度关注病人,观察判断处理疾病的反应,尽量满足和缓解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给病人在情感、心理、功能等整体方面带来的个性化的需求及改变。护理人员要对“人本位”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牢固树立这一护理理念,摒弃以往陈旧的护理观念,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再从行动上落实“人本位”护理的内容。

医生进行诊断治疗的一大特点就是间断性,也就是在诊断、用药、手术之后,每天只有一两次的查房时间可以观察病情变化;而患者病情是不断变化的,医生对病情的掌握不及时、片面、间断造成的空缺,护士要与医生形成互补,因为护士的职责正是全面、连续地观察病情,她们关注的焦点就是病人疾病的反应和变化趋势。

2.2?手脑并用的治疗处置

2.2.1学会思考与评估病情:护士通过在日常护理中及时动态量化的评估病情,及时全面的掌握病人的整体情况,在细微中提炼有价值的可疑点,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这样不仅可以保护病人的安全,得到医生的认可,还可以锻炼护理人员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边做边看”,及时观察病人的反应,评估治疗处置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判断,报告医生,重新修正方案,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个完整的良性的护理循环流程。

2.2.2注重护患沟通及宣教:我们面对的是身心处于痛苦状态的病人,要带着关心、爱护、体贴之情去进行护理,利用一切和病人接触的机会,做好有效的信息传递,运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增加病人对自己疾病的认识,帮助解决病人心中的疑虑,告知疾病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通过这些努力不断提高病人的满意度,让病人相信你可以协助医生治疗她们的病,从而也就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2.3重视生活护理:生活护理要高度个性化(因人、因病、因时)地实施才能做到恰到好处,指导病人做自己能做的事,要借助生活护理观察评估病情,要求护士要了解病情,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在日常护理中要习惯于及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另外通过生活护理有助于让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这在当下恶劣的医疗环境中尤为珍贵。

2.3?明察秋毫的观察监护

观察监护是诊断证据的来源。

2.3.1观察监护的要求首先是及时,护士到达病人床边的时间越短,病人的安全性越高,满意度就越高,观察监护的频率与病人的安全度和满意度成正比。

2.3.2观察监护的第二个要求是证据量化,量化证据的最大好处是能够清晰地看到病情的状态和变化趋势。如体温、血压、尿量、脉搏、昏迷指数等都最好用具体的数字来量化形容。

2.3.3观察监护的第三个要求是动态,动态监护的目的就是争取在生命体症尚在正常范围的时候就提早发现病情变化,这时候病人是清醒的,尚能配合治疗,而且有充分的时间对病情进行检查、治疗,即使第一治疗方案无效,还可以选择第二治疗方案,使诊断治疗的正确性、有效性大大提高。如果到了生命体症已经不正常的时候才报告,那么病人会死在推往CT室或者手术室的路上。

2.4?以人为本的专业服务

主要从尊重病人、方便病人、给与患者温馨的感受三方面进行体现。要求在检查治疗操作时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身体裸露;与病人充分沟通;擅长目光交流;不在公共场合谈论病情;谈话因人而异;进病房前先敲门;导医的主动关怀;帮助行动不变的患者;对检查病人进行陪护;对困难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等细节上的精细化,营造温馨、干净、安静、整齐的环境。

2.5?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加强对护士长的管理培训,改变重医不重护的错误思想,“打铁还需自身硬”护理管理人员也要不断学习,钻研业务加强自身的整体素质,不但在护理人员中起到真正的表率作用,还要引导护理人员从基础护理、治疗处置、健康教育、早期观察、功能训练、专业服务等几个方面对护士进行行为规范。

基层医院在开展“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这么多年以来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和护理缺陷。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与探讨,基层管理者与护理人员对自身应该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定位,结合现状,从观念、管理、病情观察等多方面进行学习、应用和探讨,把人本位护理模式融入基层护理工作中,更好的提高基层医院的护理服务,体现人本位护理。

【参考文献】

[1]张中南著.唤醒护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3.

[2]陈琼,张晓晴,王娟.临床常见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14-115.

[3]黎婷,刘秀梅.护患者纠纷现状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7):47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