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应走向生活:生活德育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道德教育应走向生活:生活德育论

郑男

郑男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01000

摘要:德育本身就是生活。为了克服传统德育的弊端,生活德育论应运而生且得到如火如荼地发展。然而,生活德育和知识德育本质上并不存在矛盾和对立的关系,知识德育也发挥着价值。知识德育和生活德育化是统一对立的关系。生活德育在学校德育中发挥有效积极的运用,要注重知识德育和生活德育的关系,生活德育应体现文化性,生活德育化来源于生活,但也应注意生活德育化在教学生中的范生活化。

关键词:传统德育生活德育教学

一、道德教育中的弊端

1.在学校教育追求效率的大趋势下,学校的道德教育也在某种程度上追求效率。学校在实用理论的影响下,以追求效率为目标,教育者毫无保留地把书本中既存的规则、规范教授给学生,企图培养出统一标准的“高质量”人才。效率至上的运行逻辑导致道德内容中价值的衰落。我们的道德教育一味的要求学生去追求崇高的道德伦理。但是生活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存在永恒不变的真理。现存的道德教育脱离了现实世界,这样的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有负面影响的。

2.是道德内容是为人设立的,即道德内容是为人服务的,具有“为人性”。同时满足“人为”正当性与“为人”正当性的道德规范才是我们应该倡导与遵循的。但现实道德教育中,“人为”的道德规范偏离了个体的生活世界,所设立的道德规则与规范过于理想、过于应当。道德规范的设计要求过高,要求过严,甚至常人难以企及的“崇高美德”也频频出现在道德教育内容中。

二、知识德育

(一)知识德育概念

在应试教育理念下,许多学校都将德育看成简单的道德学科教学,将德育任务看成课程教学任务。在德育过程中,多数学校将道德知识、道德理论、道德认知能力等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由专业教师以授课进行知识灌输并进行评价等方式来开展道德教育。在这种应试化的德育模式下,道德教育变成了以知识学习、基本特征的学科教育。道德教育走向知识化,它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德育模式,而是对一系列强调理解道德知识,发展道德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培养道德智慧的德育理论的统称。这样的知识化的德育在落实实践方面比较难,不切实际。缺乏道德实践的德育并不能解决道德行为。

(二)知识德育的价值

知识德育具有弊端,但知识德育帮助学生理解道德知识,提高道德理性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恰当的道德行为方面,知性德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也是知性德育最基本的育人价值所在。知识德育强调道德知识和道德理性是它的根本所在。没有道德知识为基础的道德行为并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道德知识的理解、道德理性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提高能够为学生做出恰当的道德行为起到基础作用。知识德育为学生打下良好的道德规范地基础,为道德行为打下道德知识的基础。

三、生活德育化的概念

现实的德育状况引起了对传统德育的批判和反思,德育回归生活活动被视为走出德育困境的有效途径。道德教育基于生活,是要基于整个社会生活,而非仅仅学校生活。从外延而言,作为道德教育基础的生活主要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道德教育基于生活,是要基于善的社会生活,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一个至德崇善的人。

南京师范大学高德胜教授对道德教育的过程做了精确的概括:道德教育的起点应该是“人的生活经验”,并应以生活世界为坚实依托且于生活中进行展开,最终回归现实生活。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或生活德育论是教育回归生活的一个构成性部分。生活德育应该纠正脱离生活实际的倾向,运用现实的生活资料培养道德情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悟道德规范,从而在回归生活世界的过程中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四、生活德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形式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知识德育和生活德育的融合。

生活德育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在德育情境中自主选择。知识德育中教师进行德育教育中常常脱离生活实际,制定德育教育目标也常常缺乏可操作性。教师授课中也脱离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因此,道德教育要向生活世界回归,让现实生活成为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起点,将生活实际生成新的德育内容,加强学生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大力宣扬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学生树立坚定的道德规范。

促进生活德育与知识德育交融。生活德育论是相对于传统知识德育脱离生活实际而提出来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知识德育和生活德育并不对立,它所倡导的是一种包含科学、包含知识的生活德育。有的学者认为生活教育低估了知识教育传授道德知识的功能。生活德育一方面批判的是那些单纯教授“关于道德的观念知识”的道德教育,而那些“观念”却不能转变为学生良好的品格或行为;另一方面批判的是用机械的、没有生气和活力的方式来教授“关于道德的观念”或“道德观念”。生活德育需要知识德育去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和生活的关系,而不是机械地实践道德行为,因此生活德育的超越性维度要求知识德育的批评性、反省性等价值引导功能介入。应然的知性德育扎根于社会生活之中,与狭义的生活德育并列,是广义的生活德育的一种,两者之间的合作因而具有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二)保证生活德育的文化性。

当前部分学校不注意加强德育生活化理论与中国德育文化传统相结合道德教育应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将传统文化的优秀德育理念引入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传统德育的文化价值。生活德育化失去了传统德育的生活思想基础,就等于失去了“根与源”,不利于提升当前德育的实效性。学校道德教育要保持文化的继承性与一贯性,要保持清醒的本土问题意识,同时,又要体现文化的多样性。

(三)防止生活德育中的泛化现象。

首先,生活德育论注重生活不断扩大“生活”在教育空间的范围,容易产生“生活中心论”的泛化风险,教师为了彰显德育内容或德育方式的“生活化”,将过多的精力注重生活。泛化的生活主题充斥德育教育,不加反思地加入各种与“生活”相关联的元素符号,把形式上的感官愉悦当作真正的德育体验,而德育的自身规定性被游戏娱乐所覆盖。生活德育最怕的便是教师创设出大量相似的生活故事,这是生活泛化的根源所在。要避免“泛生活化”,提升生活德育的实效性,教师应着力于促使生活中的真实道德情境自动地进入课堂,即构筑个体道德知识的生成。生活德育实践也应该让学生在自己的经历中感受道德。生活对每一个学生而言都不一样,生活德育论要帮助学生去展示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创设集体生活。生活化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可能会有即时感官感受和个体直觉体验,但是缺乏引导和规范生活的道德思考。泛化的生活道德没有使道德规范深入人心,无法外化成道德行为。

生活德育论倡导来源于生活,但他更强调潜移默化的德育方式,注重个体体验和情境内化,适应了现代社会文化变迁的新形势。不能因此一哄而起,甚至出现顶礼膜拜的一边倒情结,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如果说生活德育让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而知识德育则是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既没有纯粹的“生活德育”,也没有完全的“知识德育”,构建生活德育化不能忽视知识德育的作用,更要注重生活德育论基于回归生活的学校德育的运用。只有让德育回归与生活,才能够拓展德育新空间,开辟德育新渠道。

参考文献:

[1]林宁.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的转化[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

[2]陈菊恋.道德知识教育与生活德育是对立的吗[J].教育导刊,2012(9).

[3]符正平.让德育回归生活[J].教学与管理,2004(1).

[4]刘燕平.生活德育论隐含的教育风险及出路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01),49-52.

[5]鲁洁.生活.道德.道德教育[J].中国德育,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