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工件翻转设备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大型工件翻转设备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刘明

中航飞机西安分公司工装设计所710089

摘要:机械加工过程中,常常会翻转某些大型工件,例如柴油机体。大型工件有着较大的本身体积,翻转起来经常是较困难的。传统的翻转流程为天车起吊并且翻转,然而惯性冲击下的大型工件隐含了翻转的隐患,很易带来事故。在这种状态下,有必要改进现有的翻转设备,设计出更适合大型工件的新式翻转设备。改进翻转设备,才能确保翻转工件是安全的。对于此,解析了设计翻转设备的流程及工艺,结合实情采纳最合适的工件翻转设备。

关键词:大型工件;翻转设备;设计;应用

翻转大型工件时,工件会承受各方向的受力,状态较为复杂。顺利进行翻转,关键应为解析精确的翻转耗能,这种基础上再去设定力学参数。针对于关键点,还需全方位解析得出总体能耗。设计翻转设备,就应衡量最优的旋转角度并且选取关键工位。需要解析大型工件表现出来的可靠性,衡量潜在的设备翻转隐患。针对于各规格工件,都需确定最适宜的翻转角度[1]。这样做,在最大范围内创设了高效的大型工件翻转工艺,确保设备安全。

一、翻转设备的运转机理

机械加工针对于较大规模工件,经常需要翻转。相比于其他操作,翻转操作表现出更复杂的特性,这类操作也隐含了多样的潜在危险。具体来看,翻转操作采纳了如下机理:先要测定轴向的大型工件尺寸,翻转并移动工作台,调控至最适宜的位置。天车用于吊装大型工件,吊装至工作台。卷扬系统配备了牵拉性的钢索,将工件翻转某一角度而后予以固定。工作台应能夹紧工件,旋转至特定位置。

大型装置例如柴油机,机身及配套的其他工件在加工时都会经过翻转。常见翻转手段为天车起吊的翻转。实际上,大型工件呈现为偏大综合受力,本身惯性也是较大的。翻转某一工件时,惯性及其他作用力都将带来冲击。严重的情况下,工件还可能顺势掉落并造成砸伤。为此,需要增设更安全的翻转工件设备,消除翻转时的隐患,确保翻转的平稳性[2]。

二、设计翻转设备

(一)链式的升降设备

翻转某一工件,链式升降装置先要起吊工件。借助工件的自重,链条会裹紧工件。这种翻转消除了链条遭受的额外冲击,翻转过程增添了柔性特征。链式升降型的翻转装置针对于正方形截面的大型工件更能适用,长方形也可以。升降式的链条翻转装置设有减速器即倾斜的齿轮,它被看作动力源。同时,减速器配有可供调节的构架,可自动调控较小传动链。经过传动链,链轮将把动能传送至装置的链条。此外,这类设备还设有链条包角,它的尺寸密切关系到翻转作用力。经过综合衡量,运算得出最合适的包角数值。

具体在翻转时,需要起吊工件而后裹紧,这样即可确保翻转时的安全性。在筛选链条时,也需再次予以核验强度。通常状态下,要拟定4或更高的链条安全系数。对于翻转装置,还需定期予以探伤。液压缸可用于吊臂的升降,顺利起吊或放下工件。设置了双层链槽用于盛放链条,确保立柱焊接牢固。经过全面设计,应能再次校对现有的设备强度,兼顾维修及润滑的便捷性[3]。固定了立柱后,再去增设其他构件,这样设计出来的翻转设备就表现出全面性。

(二)移动式的设备

针对装置的机体,设计了移动性的尾座设备。具体来看,尾座设备更合适较大规模的翻转工件。尾座设备有着紧凑的结构,便于常规的翻转操控。同时,移动式尾座的外在形式也更小巧,正在受到欢迎。移动性的尾座翻转设备增设了固定的一侧机座,同时还配备了可移动的导轨。这样做,更能便于日常装卸各类工件。在支座的上侧,加装了从属的回转板,可以支撑工件。

在支撑性的回转板上,配备了直角支座。支座表层接触于侧面机体,工件前端因而可以固定。与之相对,后侧支承板同样配备了直角支撑,可以支撑后端的工件。轴承座衔接于滚动的回转支座,翻转工件时,轴承即可承受上侧的交变荷载。在低速运转时,可以算出静态下的轴承强度,包含对角的组合接触轴承。经过这种设计,翻转设备可承受更大的轴向及径向压力。机体有着较大的自重,轴承座弯矩也是相对较大。为此,应能反复核验回转轴本身的强度,运算得到精确的直径及弯矩[4]。

(三)固定性的设备

链式固定性的翻转设备仅适用于敞开的工件翻转,这类链式装置相比来看更加简易。某些工件很接近正方体,长宽比也较适中。对于这类工件,则可优选固定式翻转设备。具体在翻转时,倾斜的工件将突然加大链条遭受的冲击。如果频繁冲击,链条将减低预设的运转时限。在这种状态下,链式固定设备并不适合于长方体形态的大型工件。设计链式固定的翻转装置要采纳如下流程:先要配备减速器,传动齿轮可用于传递各阶段内的动力。设计了两组链轮,带动慢速旋转的链条。链条可用于支持工件,要确保链条是安全的,定期检测探伤。经过焊接可得稳定的机架,构建完整的翻转装置。此外,增设了电气操作台,随时都能暂停某一工件的翻转。

在某些情形下,固定式翻转设备可以固定机座,这类设备更适宜清洗大型的机体工件。采纳了敞开的翻转框架,下侧可夹紧工件。工件进入框架之中,便利了经常性的拆洗。例如:气缸盖及机体、主轴承盖、加强套等较大工件都应先行清洗,然后才可进入后续的组装。清洗较为严格,在清洗型腔时难度也是较大的。翻转框架有着较大的总体积,可设计组装的外在框架。空心横梁可用作支撑回转端,同时配备了回转轴。应当注重的是:在设置回转中心时,还需标定重心的纵向坐标。这样做,是为确保框架中心轴及纵坐标彼此重叠,防控翻转时的偏心力矩。

三、翻转中的具体应用

具体翻转某一工件时,先要水平起吊工件。回转支承板固定了一端的工件,而后伸出气缸活塞内的换向阀。移动性的尾座支架设置于直线导轨,可以向前移动。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定位销孔插入了长销。确保稳定插入之后,再去启动减速器即可开始翻转机体[5]。在这时,机体将会被定位。框架底部加设了移动性的压板及压紧装置,其中压紧性的回转装置可用作固定前后两侧的大型工件。减速器被启动后,开始翻转工件。经常查看翻转进程中的偏差,防控较大的翻转偏差。

对于液压设备,应当增设液压的可调回路,同步升降液压缸。工件处在初期状态下,下放吊臂而后妥善安放翻转链条,放置于链条槽。针对于液压性的翻转设备,还需缓慢伸展液压缸。在这时,上升状态的吊臂即可平稳起吊工件。上升至水平位置,自动暂停上升。链条带动同步性的减速器,缓慢予以前移。裹紧工件后,将会柔性翻转直至给定的翻转位置。缓慢下降吊臂,释放工件即可完成全程的翻转。

结语

在机械加工范围内,经常频繁翻转某些大型工件。然而不应忽视,传统翻转工件的操作缺失了安全性,也没能兼顾多样的操作要素。为确保翻转时的工件安全,应能兼顾全方位的工件特性,以此来增添翻转时的便捷性。经过改进之后,综合提升了原先的生产成效,维护设备安全。未来的改进中,还需继续摸索并归纳珍贵的设计经验,改造后的翻转设备将更适用于现今的工件加工流程。

参考文献:

[1]王化清.大型工件翻转设备的设计与应用[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2(01):42-45.

[2]李海龙,孙登月,许石民等.核电大型件90°/180°翻转机动力学分析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4(12):45-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