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贮存式自身输血工作体会

/ 2

简述贮存式自身输血工作体会

岳丽萍宋桂荣李艳红毛岩孙艳芹

岳丽萍宋桂荣李艳红毛岩孙艳芹(黑龙江省血液中心成份科150056)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7-0143-02

【关键词】贮存式自身输血

贮存式自身输血就是根据病人手术时间的长短、失血量的预测以及病人的身体条件,在手术前数天乃至数月前,采集自身血液贮存,以备手术时使用,也可在某些疾病缓解期采集自身血液成分,以备必要时使用。

(一)病人选择标准

1.年龄无严格限制,以病人理解能力、合作情况以及是否具有适合静脉采血等情况而定。

2.体重没有特殊要求。一般采血量为8ml/kg。

3.血红蛋白在120g/L以上,红细胞体积不低于34%。

4.一般健康状况良好,各项健康体检符合采血标准。

5.预计手术失血量可达1~2L以上,择期手术者。

(二)适应证

1.健康人预存自身血,以备今后急需时再输用者。

2.心、胸、血管、整形外科、骨科等择期手术者。

3.有严重输血反应不良史者。

4.稀有血型者。

5.对输血已产生白细胞、血小板抗体者或IgA缺乏者。

6.多种红细胞抗体或对高频率抗原的同种抗体所致的对所有供血的不配合者。

7.家庭成员血型相合,准备预存血液以备家人使用者。

8.肿瘤或恶性血液病病人在化疗或放疗后的缓解期,预存自身血液成分,待再次化疗或放疗时回输者。

9.骨髓移植的供体在供髓前预存自身血液,待抽取骨髓时回输者。

10.边远地区供血困难或经济困难,但手术需输血者。

(三)禁忌证

1.严重主动脉瓣狭窄、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高血压、失血性心力衰竭病人。

2.近期有心肌或脑梗死者。

3.有疾病发作史而未完全控制的病人,采血易诱发疾病发作。

4.曾献血发生过迟发性昏厥者。

5.有感染病灶或在使用抗生素者,将其血贮存回输,可导致菌血症。

6.有发作性癫痫病史者。

7.肝肾功能不良者。

8.贫血、出血或血压偏低者。

9.服用抑制代偿性心血管反应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药等。

10.有血红蛋白异常或红细胞酶缺乏,以及遗传缺陷造成红细胞异常的病人。

(四)采血前的准备

1.预存自己血液者要填写申请单,并由本人或家属签名,加按手印。

2.采血前8小时内不吃油腻食物,24小时不得饮用含有乙醇的饮料。

3.采血前15分钟内,最好喝一杯热糖水,以利血液顺利采集。

4.补充铁剂,从采血前1周始,口服硫酸亚铁0.3g,日服3次,最好饭后服用,可减轻胃肠反应。服用时间与采血次数有关,采血后几周至数月不等。红细胞生成的速度,与体内缺铁量有直接关系。一般每毫升红细胞约含1mg铁,每采1U血液(200m1),体内贮存铁可减少200mg。

5.术前采血量较大者,可使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以促进红细胞系祖细胞增殖和分化,调节外周血红细胞数量,最大程度地刺激骨髓红细胞的生成,以获得足量术前采血量。

(五)采血方法

贮存或采血者每次采血前血红蛋白大于110g/L,血细胞比容大于34%,即可采血。采血量较大时,多采用“蛙跳”式采血4℃保存,采血日程安排。

这种方法可以保证贮存血液处于新鲜状态,增加了自身的采集次数和贮存量。如手术是在计划采血开始后的第32天进行,可使用第5、6、7、8、9袋自身血液。其中1袋血液为17天,2袋血液为10天,另2袋血液为3天,共计2000ml血液,其保存血液亦比较新鲜。

(六)贮存方法

与全血贮存条件一样,通常贮存在4±2~C冰箱保存。全血采集在ACD中仅能贮存21天;选用CPDA保存液,可贮存35天:

目前成分输血已广泛开展,预存血液不单是全血,还可根据受血者的情况,将全血分为浓缩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浓缩血小板、FFP等成分血来贮存。

(七)注意事项

1.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病人要谨慎。

2.体重低于45kg者,每次采血量应少于400ml。

3.采血次数一般每周1次,使用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时,可以每3天采血1次。

4.遇有特殊情况,血液有可能过期时,如符合供血条件的各项标准,经本人同意,可将贮存血转用他人。

5.采血过程中可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血管迷走神经反应,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头晕、恶心、缓脉、血压下降等,应尽早诊断,及时处理,以防恶化。

6.应将自贮血存放专用冰箱内,以免与一般贮存血混淆。

7.预存自身血液应使用特殊醒目标签,并有“自身贮血”字样,其他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采血时间、失效期等也应详细填写。

8.发血时认真核对,并检查血液质量。

9.输血前不必做交叉配血试验,但最好做ABO和Rh血型鉴定以及抗体检查,为病人在必要时使用同种异体血做准备。

10.虽然自身输血不存在同种免疫性输血反应,但细菌污染血液,导致菌血症的危险很难绝对排除,一旦怀疑污染或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保证静脉通畅,及时对症处理。

参考文献

[1]张晓曦,高桂英,侯俊卿,秦晓东.急性血液稀释法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0年03期.

[2]周柏发,王志敏,肖玉,刘志生,杜雪冰.自体输血在老年颅脑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0年02期.

[3]宋海燕,李振才,宋汉娟,张蕊.回收式自体输血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J];北京医学.2006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