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项目应急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5
/ 2

浅谈项目应急管理

王金康筱罗龙王旭博刘仲珍郁敏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东顺雅苑项目总承包工程广东深圳

摘要:项目应急管理体现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种模式。在项目应急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急准备工作是项目应急管理的核心。应急准备阶段的工作包括: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资源准备、应急救援培训和应急演练。在应对突发事故时,项目部应根据项目特点和生产进度,针对各施工阶段可能发生的事故预先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编制可行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项目建设的参与者进行交底、培训,确保全员在应对突发事故时熟悉自身的岗位职责,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工作,提升项目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关键词:准备;应急预案;应急演练

应急管理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危害,基于对突发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进行分析,有效集成各方面的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过程。项目应急管理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3种模式。尽管每种模式对于项目维持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以及事故的应急处理,都具有重大意义。但事前控制模式成本最低、效果最好。因此项目管理应主要体现在事前控制,即预防、准备阶段。

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四方面进行:

1)应急预防工作包括:(1)结合建设工程项目特点及施工进度进行风险源辨识;(2)风险源评价与控制,针对风险源制定相应的措施;(3)危险源监测监控。

2)应急准备工作包括:(1)编制应急救援预案;(2)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筹备;(3)应急救援培训、应急演练。

3)应急响应工作包括:(1)启动应急救援行动;(2)实施现场指挥和救援;2)控制事故扩大并消除;(3)人员疏散和避难;(4)环境保护和监测;(5)现场搜寻和营救等

4)现场恢复工作包括:(1)救援评估、理赔;(2)现场清理;(3)总结、应急预案修订。

1项目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应急管理工作开展的流程为:定准事(发生了什么事)→找对人(找事件处理各环节相应的责任人)→资源够(机械、设备、人员、物资储备)→措施对(针对不同的突发事件采取相应的措施)。根据2012年某区建筑管理服务中心施工应急管理工作总结,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为以下几点:

1)处置现场缺乏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影响了救援工作的协调开展。

2)有关部门职责不清,反应滞后。

3)个别部门缺乏实战经验,贻误时机。

4)应急救援队伍的非专业化和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与装备不足影响救援工作开展。

综上所述,应急管理不当的主要体现在预防、准备阶段。其中重点体现应急准备阶段的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物资筹备和应急救援培训、应急演练。

2应急预案

2.1应急预案的作用

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及时、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应急预案的作用是:1)使应急管理和应急准备不再无据可依,无章可循;2)项目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响应基础;3)有利于及时的做出应急响应,降低突发事件后果;4)减轻民事、刑事责任。

应急预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事故发生前,明确事前、事发、事中、后各个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工作准备,明确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以及相应的应急物资的准备等。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计划,控制事态发展、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减灾、防灾和灾后恢复正常状态。

2.2应急预案的编制

应急预案编制的流程是:确定应急预案编制人员(包括任务、职责、分工)→资料收集(包括法律、法规、标准、安全评价报告、事故案例、技术资料)→风险评估(确定风险源、事故后果)→应急能力评估(内部:装备、队伍、完善、培训;外部:可利用资源)→编制预案(分析危险源;掌握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预案评审(项目评审,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

根据上述流程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指导意义的可操作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主要需确定的内容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有谁和哪些权利部门,用什么样的资源,采取什么应对行动。应急工作主要体现在:“应急工作平常做,应急时刻能工作”。

2.3应急预案管理

目前建筑施工行业应急管理工作在控制安全事故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但仍有少部分施工工地在对待应急预案的管理方面浮于表面,主要体现在:1)应急管理是是供别人参观学习的“摆设”;2)是应付上级检查的“挡箭牌”;3)是锁在抽屉中的“文件”;4)是项目编写的“书籍”。

应急预案是施工企业的智慧、管理工具、应急指南、操作手册。

因此施工现场应急预案的管理主要体现在:1)指导应急资源保障的准备;2)对项目全员进行交底,确保人人知道自身的责任;3)组织项目全员进行培训和演练,对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完整性进行评估。

3应急演练

3.1应急演练的意义

应急演练意义包括:1)对项目全员进行宣传教育;2)锻炼相关责任人统一指挥协调单能力及各部门的实战经验;3)磨合各部门协调配合能力;4)对应急物资和装备的准备情况进行检验;5)评估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3.2应急演练的重点工作

应急演练的重点工作包括:1)切合实际,结合施工现场工程进度,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2)注重能力提升,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3)确保安全有序,精心策划演练内容,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演练活动,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措施,确保演练参与人员与装备设施的安全,要把演练当成实战,但绝不能把演练搞成实战。

3.3应急演练流程设计

应急演练内容需包括:1)事件概况;2)初期应急处置;3)报警与预警;3)报告与通知;4)报告与通知;5)应急场所;6)应急响应;7)事态评估和监测;8)应急指挥;9)应急行动的实施;10)事件的发展与应对建议;11)应对措施的实施;12)应急结束与预案评估。

应急演练的保障:人员、经费、场地、物资、通讯、安全。

3.4应急演练评估

应急演练是检验应急预案的重要途径。在应急演练的评估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是否以演为主;没有注重练;2)是否与预案脱节;3)是否习惯于照本宣科;4)是否与生产情况不符;5)是否准备充分;6)是否进行评估、总结。

4结论

项目应急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项目施工的日常工作中,即应急管理的准备阶段。项目部应编制可操作性、完整性强的应急预案,储备相应的物资、机械设备,并在日常的工作中对项目全员进行交底培训,让参与项目施工过程的人员在应对相应突发事件时能迅速熟练的掌握所在岗位的工作,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相应岗位人员具备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的管理、协调、指挥能力。确保施工现场能尽快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吴纪东.建筑施工项目应急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C].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2011.

[2]邓云峰.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S].北京,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