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麻醉学PBL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中不同角色对教学效果的反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分析麻醉学PBL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中不同角色对教学效果的反馈

王胜葛明月殷姜文翟晶雯张印龙谢丽萍李

王胜葛明月殷姜文翟晶雯张印龙谢丽萍李燕于海代志刚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新疆石河子832008)

【摘要】目的:关于麻醉学应用PBL教学的价值探讨。方法:选取66名我校就读的医学生,进行研究,在麻醉学的教学中,将所有学生分组采用以PBL教学,应用满意度问卷了解学生是否对本次的教学满意。结果:经过授课,66名学生全部满意该教学方法,经过师生的意见反馈可知虽然整体的教学时间较长,但是效果好。结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在实际的应用中,有着十分理想的应用效果,该法充分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共同促进该门学科内容的全面掌握,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案做以相应的修改。

【关键词】PBL教学;麻醉学;角色;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2-0305-01

教师在进行麻醉学科的教授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大量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涵盖影像学科、外科、妇产科等多个学科的相关知识,不同学科麻醉处理的方法与效果具有着较大的差异性[1]。因此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需要通过对实际病案的处理,以此来构建麻醉学科的知识体系,更好的对不同科室的患者给予麻醉服务[2]。在教学中使用PBL教学法,在现阶段是大势所趋。基于此,本文以我校的66名医学生作为临床教学效果研究的对象,进行该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最终结合学生和教师的看法,得出反馈意见。全文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级本科学生,共计66名来研究。班级的所有学生均接受麻醉学的教学活动。班级中男生、女生的人数各自为44名、22名。

1.2方法

教师首先进行常规的各个科室麻醉处理原理、方法的知识教学,之后选取不同科室内的6例患者治疗疾病的麻醉病案,来对所有学生进行问题引导教学。6例患者施行的手术为:急诊失血性休克手术、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腺样体肥大切除术、输卵管镜下碎石术、胆囊切除术、下肢骨折手术。将66名学生按照人数平均分为6组,每组包含有11名学生,各自有不同的角色,其中分别有1名学生,担任本小组的组长(向11名学生分配病例调查的具体任务、总结探讨结论)、秘书(整理所有的讨论结果)职务,其余学生负责搜集资料,制作课件。每组负责一个病例的分析。

教师在教学开始前的一周,选取病例中的患者疾病与预后干预方案指定的基本资料,发放给各个小组的学生,让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分析患者需要使用什么麻醉药物、剂量用多少,以及适合使用什么方式来麻醉。并且对患者麻醉处理后的苏醒时间、是否存在麻醉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然后,教师获得学生分析的结果后,将6例患者手术的全部资料交与学生,结合病历学生分析本小组思考的结论正确与否,找出有异议的地方进行小组间的探究。之后,每组制作病历分析课件,选派一名代表上台阐述讨论结果。最后,在教学完毕后,教师制作问卷,应用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项指标评价教学情况,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一般满意率。教师总结问卷结果,整理教学反馈意见。

2.结果

66名学生对于本次的教学方法,均表示满意,满意率高达100.00%。数据参见表。

3.讨论

PBL教学法,在目前的很多学科的教学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显著提高[3]。该种教学法在应用中,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地位,结合所教授的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时,会查阅大量的资料,请教专家学者,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因此该种教学法不仅让学生学习了知识,同时培养了综合能力[4-5]。本次的研究中,50名学生持非常满意的态度,12名满意,在不同角色任务的处理中,学生自身知识检索、搜集能力获得提高,且在教学病例分析中,得出与实际病例手术结果较为一致的结果,将所学的知识基本构筑成知识体系,在完整体系的指导下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明显。另有4名学生,持有一般的态度,分析原因可知其认为课前查阅资料费时间,对于知识的巩固学习助益不大。以及部分教师持有不赞同的态度,认为该法对于病例选择与完善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引导式教学,影响正常教学。

综上所述,PBL教学法反馈结果表明,利大于弊,仍需要教师在麻醉学教学中,多应用该法开展教学。对于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PBL教学法相关内容的普及与宣传,使其逐步正确认识该种教学法的积极效果,促进PBL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作强.PBL与角色扮演结合在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2):81-83.

[2]支延康,黄燕.麻醉学PBL教学中不同角色对教学效果的反馈[J].中国病案,2015,16(12):66-69.

[3]贾梦醒,徐晓梅,孙晓楠,齐敦益,刘金东,刘功俭.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模式在临床麻醉学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2):93-94.

[4]张迎宪.浅议PBL教学模式在麻醉学临床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1):58-60.

[5]魏珂,程波,闵苏,何开华,李伦旭,王萍.青年教师教学智慧在麻醉学PBL教学中的生成研究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04):5-6+14.

课题名称:石河子大学混合式教学改革专项(BL201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