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原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原因分析

秦梅

秦梅(锦州市中心血站121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称粉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以期降低血液报废率,充分利用血液资源。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血站采集的4000袋血,并将其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正常报废和非正常报废血液各个环节中是否出现问题,并对所研究报废学样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类。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在抽取的4000袋血液报废样本中,合格报废袋数有3800袋,占研究对象的95%;不合格报废的袋数为1200袋,占研究地想的5%。其中不合格报废血液样本中,由于抗-HCV、血脂、抗-HIV等原因造成血液报废的数量有800袋,由于采集数量不足、血脂不足等原因导致血液样本报废的数量有400袋。结论:在血液收集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收集措施,加强对手机血液的管理,控制血液保管的各项条件,提高血液成分制备的水平,可以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血液资源。

【关键词】成分制备血液报废原因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4-0025-02

我国医学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医疗体系不断地完善。血液在临床中作为一项宝贵的资源。在临床治疗中,对血液的需求在不断的提升。但是,血液的在没法人工合成的情况下,都是由各地的血站所提供[1]。虽然我国无偿献血的人数每年都在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每年对血液的需求以百分之十的速率递增,同时,由于全国各地医院对血液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还是常常出现血荒现象[2]。在血荒现象不断出现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液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本文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血站采集的4000袋血,并将其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分析称粉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以期降低血液报废率,充分利用血液资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收集的报废血液来源于我市的血站管理中心。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血站采集的4000袋血,并将其作为研究的对象。

1.2方法

分析正常报废和非正常报废血液各个环节中是否出现问题。根据相关的血液报废判断标准,血液出现以下情况时,符合血液报废的标准。首先,脂血浆颜色不透明出现明乳状态。其次,血袋破损,使得血袋内外出现渗血。再次血量采集不足,血液颜色出现异常以及血液出现凝集等情况。在成分制备的过程中,血液出现这类现象,表明该血液达到了报废的标准。

2.结果

2.1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所占比例

随机抽取4000袋血液报废样本中,合格报废袋数有3800袋,占研究对象的95%;不合格报废的袋数为1200袋,占研究地想的5%。

2.2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情况

在成分制备的过程中,造成血液报废的原因分别为脂血浆、血浆颜色出现异常、血液凝集、血袋破损、以及采集量不足。其具体的保费数据分析如表1所示。

3.讨论

血液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时在临床医学中具有抢救生命的意义。血液的需求在临床治疗中是必须的。在广开血液来源的过程中,应当加强血液管理,避免血液浪费的现象出现。

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在成分制备的过程中,血液报废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献血者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由游离状态构成的脂血浆[3]。因此,在无偿献血收集的过程中,应加强对献血者宣传健康生活方式,以及普及科学献血知识。引导献血者加强相关的锻炼和休息。第二,血液凝集量不足导致血液报废[4]。为有效避免由于血液凝集量不足造成血液报废,在对献血者进行血液采集的过程中,血站工作人员应当向献血者讲解相关的献血知识。让献血者在献血的过程中,避免由于紧张而导致血液凝集梁不足的现象出现。特别是对于初次献血者,血液采集人员还应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加强语言沟通,使献血者放松心情,缓解紧张情绪。同时,采集血液的工作人员应加强自身的血液采集工作,避免由于操作不当而引发血液凝集量不足。第三,血浆颜色出现异常导致血液报废[5]。血浆颜色出现异常的原因具有多种。一方面是由于献血者服用了一些会导致血液颜色变化的食物或者是药物,一方面由于血液储存时间过长导致血液混合不均匀而导致的。因此,在采集血液的过程中,加强献血知识的普及,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的体检,加强采集血液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同时,对于已经采集到的血液应当加强管理,控制血液保持的各项条件。

本研究活动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血站采集的4000袋血,并将其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正常报废和非正常报废血液各个环节中是否出现问题,并对所研究报废学样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抽取的4000袋血液报废样本中,合格报废袋数有3800袋,占研究对象的95%;不合格报废的袋数为1200袋,占研究地想的5%。其中不合格报废血液样本中,由于抗-HCV、血脂、抗-HIV等原因造成血液报废的数量有800袋,由于采集数量不足、血脂不足等原因导致血液样本报废的数量有400袋。可见,造成成分制备中血液报废的原因具有多样性。

综上所述,在血液收集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收集措施,加强对手机血液的管理,控制血液保管的各项条件,提高血液成分制备的水平,可以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血液资源。

参考文献

[1]孔福珠,胡翠薇,吴金仙,等.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原因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1,13(1):72-73.

[2]王胜军,胡升苹.梅州市2010~2012年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1):1-2.

[3]周静宇.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实施探讨[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3,26(8):572-573.

[4]冯倩,宋洪修.成分血制备环节中容易发生破损的关键点控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146,150.

[5]张红霞,韩梅,明喆,等.成分制备过程中溶血的原因分析及控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4):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