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非接触眼压测量可靠性的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1

提高非接触眼压测量可靠性的护理干预

张海燕

(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云南昆明650032)

摘要:探讨眼科患者在非接触眼压测量中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测量可靠性的护理干预对策。应用非接触眼压计对247例患者进行眼压测量。在检查过程中针对心理、环境、操作方法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统计分析表明,能一次性完成眼压测量的患者数达210例,占总样本数85%,需要反复检查完成者37例,占总样本的15%,所有病例检查结果均达到非接触眼压测量的可靠性。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提高了非接触眼压测量的可靠性。

关键词:非接触眼压测量;护理干预;眼内压;可靠性

0引言

眼压是指眼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的侧压力,正常眼内压范围在10~20mmHg。临床上常见的眼内压升高的情况多见于青光眼、外伤和玻璃体切割术后的患者,眼内压升高的临床表现可见患者出现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眼球结膜水肿,角膜上皮脱落等表现[1-2]。眼压降低常见的情况多见于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眼球穿通伤等,故眼压测量是临床上十分重要的一项检查。临床上常用非接触眼压计进行测量,因使用非接触眼压计时,不接触眼球表面,可避免接触角膜所致的交叉感染,亦可用于对眼表麻剂过敏的患者[3]。与接触性眼压计比较,其缺点是不够准确。作者通过对大量临床数据的观测,分析了非接触式眼压测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干预措施。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47例,其中男性154例,女性93例,年龄20-80岁,文化程度参差不齐。

1.2测量方法测量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说明在测量过程中会有气流冲击眼部的感觉,机器吹出的气体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嘱咐患者不要紧张,不要过于频繁的眨眼,头部不要移动。经向患者介绍后,给患者测量眼压,测量3次取平均值。3次测量中均值≤2mmHg,且不带括号为最佳读数。若对于3次测量差值≥2mmHg或结果带括号的需再次测量。

1.3测量结果通过大量的测量,分析并总结了影响非接触眼压测量可靠性的各种因素,并采取了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2.影响因素的护理干预

2.1心理干预

恐惧、焦虑、情绪紧张、对操作方法不熟悉等原因都会影响眼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4]。测量结果通常会偏高。因此,检查前应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向患者说明测量的基本过程,如气流的冲击及眼部的感觉,并说明气流冲击的安全性,要求患者坐姿舒适,身体尽量放松,紧盯机器的注视灯,减少眨眼次数,头部和眼球尽量保持不动,保持呼吸的平稳性。

2.2环境干预

室内温度在18-22℃,相对湿度在50%-60%,测量室内环境应保持安静、无噪声,避免手机和说话声响,调节机器的高度,使患者坐姿舒适。

2.3操作方法的干预

操作者应对机器操作熟练,态度和蔼,和患者交流的语言应通俗易懂,对频繁眨眼或睁眼困难的可协助患者提起上眼睑,但应避免压迫眼球,造成眼压测量值的偏高。对于眼角膜过于干燥使之测量光点不规则的患者,嘱咐其做2~3次眨眼的动作,使角膜的测量光点规则后再进行测量,对于过度紧张的患者在2次吹气的间隙可以闭眼休息,待其紧张情绪缓解后再进行测量。

对自动模式测量不出数据的情况,可改为手动测量。如患者眼压过高,可以将眼压测量的压力值由30mmHg改为60mmHg的模式再进行测量。眼压计的头部要经常用酒精清洁消毒,如果患者的泪液过多,可先嘱咐患者用棉签清除过多的泪液。此外,非接触眼压计需要定期进行校准,以保证机器测量的准确性。

3.总结

非接触眼压测量是临床上用于测量眼压的一项重要工具。因操作简便,同时可避免接触式眼压计所带来的感染风险及患者表面麻醉药过敏的风险,故其广泛运用于临床。然而,非接触眼压测量准确性受患者心理、生理检查环境、操作者操作方法等因素影响,造成检查结果偏离实际值。因此,检查前需要跟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指导患者操作,给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检查环境,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同时,加强操作者的培训,提高对机器操作的熟练程度,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非接触眼压测量的可靠性,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正确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隋婧譞,刘艳华,刘颖,等.护理干预对非接触式眼压测量仪测量结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6):244-244.

[2]李放军,禹元香,熊白云.心理干预对老年患者眼压测量值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0,21(22):152-153.

[3]吴素虹,明月,陈绮华,等.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06):459-460.

[4]刘丽,周跃华.影响近视患者眼压测量值的多因素分析[J].眼科新进展,2006,26(02):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