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学生爱上作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爱上作文

王肖俊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王肖俊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大难题,不少学生“谈文色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写作兴趣造成的。语文教师必须努力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行动,有收获,才能真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作、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大难题,不少学生“谈文色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写作兴趣造成的。学生若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非常注重练笔写作,“作文难”的问题就可以找到解决的突破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呢?

一、让日记走进学生的生活

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快乐地写作,写快乐的作文。也就是说,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快乐或悲伤,甚至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的体验,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写出感情丰富,有血有肉的优秀文章。写日记,不像其他文章有很多方面的限制,没有文体和内容的限制,可以畅所欲言,只是把一天中发生的事记录下来,并写出对此的感受就可以了。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快乐地作文,写出精彩的文章。在开始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以“流水账”的形式,不要考虑太多,只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说心里话就可以,想到什么写什么,看到什么写什么,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坚持一天一记。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每天记日记的好习惯,写作能力提高,同时养成了做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习惯,塑造了他们良好的性格。教师也可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近自然。法国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可以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到郊外看看清澈的河水,绿绿的草地,缤纷的花朵。这些,都是写作的素材,学生在感悟大自然美丽的同时,激发了写作兴趣,提高了写作积极性。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心得体会,鼓励他们自由说,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的感受经历,鼓励积极投稿,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这样,学生的能力得到施展,才华得到展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积极性提高,写作欲望自然强烈。

二、帮学生消除对写作的畏惧心理

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首先应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树立他们的写作自信心。信心是一个人战胜困难的动力,是成功的前提。教师要树立学生的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留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看到他们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一个好的句子,一个精彩的词语,都应给予鼓励和赞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自信心自然树立起来了。作为语文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多鼓励学生自由说,自由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让学生体会到作文并不可怕,只要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经历的事情,哪怕微不足道的小事,通过文字表达出真情实感,写出优秀的文章。此外,应让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不要用过多的限制去束缚他们的思想,让他们保持自由的状态,把内心话自然表达出来,帮助学生消除对写作的恐惧感,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写作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三、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应注重生活化。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多方面人才。作为新时期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跳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生活,把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连,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中培养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把生硬的传授知识和知识的讲解抛开,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体验观察生活中开始,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把自己观察到的事情用真情实感表现出来。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观察,小学生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教师和同学是最熟悉的人。可引导学生通过对周围熟悉人的了解,练习写人的文章。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更加真实,读起来耐人寻味,不再空洞无趣,没有感情。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同时提高了写作水平,写作积极性提高,写作热情高涨。

四、引导学生多阅读有益的书籍

作文教学中,教师感到难教,学生觉得索然无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作文素材,阅读量不多,脑子里没有东西,自然不知从何说起。作为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可精选一些优秀的文章,感染学生。新课程改革的提出,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良好的性格。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给学生讲大道理,学生很难接受。因此,教师应选择一些富有哲理的优秀文章,引导学生去阅读。优美的文字,真挚的感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通过阅读精美文章,学生塑造了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获得了更深刻的认识,给生活增添了乐趣,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拉近了与作文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提高,写作热情高涨,调动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提高作文质量,教学效率明显提高。教师也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摘抄优美词句,借鉴他人的优点,优秀的文章离不开华丽的语言。在阅读过程中,多积累好词好句,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正体会到文章的美,用心感受,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充实自己的词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养成阅读时摘抄优美语句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美感。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越来越优美,文章越来越优秀。学生在欣赏优美文章的同时,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学习热情高涨,在不断的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增强写作自信心,提高作文水平。

以上几种方法和途径,可以用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只有持之以恒,坚持背、坚持写、坚持练,不半途而废,才能使写作水平得以提高。我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会对作文由“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真正使学生能快乐作文,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