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音乐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1

浅谈农村小学音乐教育

潘士江

潘士江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朝阳小学138000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主要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小学大部分都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这样就造成了上音乐课被动的局面。有些学校,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都没有上过一节音乐课,对于那些孩子们来说,音乐课只是贴在墙上的课程表里两个字而已。还有的音乐教师用手机播放歌声,让同学们自己去跟着唱。整个音乐课办成了唱歌课,严重偏离了以唱歌、器乐、欣赏、音乐常识和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小学音乐教学。在音乐文化宝库中,音乐体裁与形式是多样化的,课程标准中的音乐课程内容有少年儿童歌曲、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类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还有大合唱、组歌、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歌剧、舞剧,及其他体裁的歌曲和乐曲。音乐的形式有独唱、独奏、齐唱、合唱、齐奏、合奏等。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就等于唱歌课,而且其形式也比较单一,教师在黑板上抄歌词,学生在本上抄歌词,然后,教师领唱,学生齐唱,要么独唱,要么齐唱,至于独奏、合奏之类,基本上是奢望。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保证,大部分农村小学都配置专用的教室,一些专用的设备,如风琴、电子琴、手风琴、音像器材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等都没有或者少得可怜,音乐读物、杂志和音像资料都几乎为零。在新课实施过程中,农村小学是不重视音乐课程的,认为音乐课只是调剂或陪衬,可有可无。所以在这方面投资,可谓“一毛不拨”,只有学校要搞文艺演出或比赛之类的活动时,才会体现出音乐课及老师的重要性。为完成任务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主课的代价,利用他们的主课时间去排练节目。在物欲横流、追求利益的今天,一大部分家长为了挣钱外出打工,而且常年在外,孩子都成了“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或是亲戚很少关心他们的学习,对音乐的关心程度几乎为零,而且音乐从来不当作学习好坏的标准。学生课外艺术活动,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校一是迫于提高“主科”的学习成绩,二是没有经费承担此活动,所以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都没有举办任何艺术活动。大部分的学生都很喜欢音乐,但一般只喜欢流行歌曲、选秀歌曲,很少有学生喜欢民族音乐或者古典音乐,有的学生也不喜欢上音乐课。这其中存在着诸多的原因:有来自社会影响的原因,有学生自身学习态度的原因,也有教材、教法方面的原因。这些都是阻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原因。

二、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改进措施

近年来,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势在必行,用音乐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净化思想品质是行之有效的。各级领导要提高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认识,统一思想,多关心支持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制定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考核目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按照音乐教学标准开设音乐课,积极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为学校音乐教育提供有利条件。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各级政府、学校要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保证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要加大音乐器材的投入,条件较好的学校可配备高档乐器和教具,条件差的学校也要配备必要的乐器和教具,促使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学校应配置音乐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如钢琴、风琴、电子琴、音像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等。学校图书馆及教研组应购买音乐书籍、杂志、音像资料等供教师备课、进修和研究使用;学校阅览室也应配置音乐读物、杂志和音像资料,供学生收集、查阅资料使用。针对农村音乐教师紧缺,教学设施简陋的诸多问题,我们要稳定音乐教师队伍,加强师训工作,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对有音乐爱好的能基本胜任音乐课的教师要定期进行培训,积极发挥业务能力较强教师的作用。采用多渠道培养方式,壮大音乐教师队伍,加强音乐教师的双基训练和学历培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强交流与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我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和城乡之间存在差别,各学校和教师应结合本地、本民族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营造良好的校内外音乐环境,丰富具有区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把握教学领域内容标准的弹性尺度。

我们必须用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在让学生学好理论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社会实践,把课堂教学与课外艺术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开阔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才能,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此外,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而家长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将会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一个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发展素质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是最基础最根本的,音乐从人一出生就伴随在家庭生活中,在父母的影响下渗透到方方面面。所以,促进孩子对音乐积极发展的因素,除了教师外家长也特别重要。21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它需要的是一个全能人才。而音乐,作为人类实现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的极大重视,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会一一解决,音乐教育的道路也会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