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光伏扶贫情况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安徽光伏扶贫情况浅析

黄伟

安徽能源技术学校安徽省230000

摘要:光伏扶贫是指在贫困地区统筹建设分布式光伏电源或规模化光伏电站,为贫困人口提供电能,以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本文首先介绍目前国内光伏扶贫形势,然后以安徽地区为例,结合当地情况总结扶贫成果,并提出相应问题。研究成果有助于促进当地政府部门因地制宜地制订光伏扶贫实施方案,并减少相关的风险。

关键词:光伏扶贫;扶贫成果

正文:

目前我国的扶贫形势不容乐观,根据世行的日支出小于1.25美元的贫困划分标准,我国还有2亿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集中在14个连片地区,有3000多个自然村(20户以上的)不通电。这14个集中连片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部地区,淮河以北省份,如青藏高原的荒漠地区、云南、四川等,特点是传统产业占的比例大,但是发展滞后,群众生活缺少产业支撑,根本原因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低。但是这些地区很大一部分光热资源较好,年均日照小时数在1200小时以上,这些地区发展光伏产业都很合适。

自2014年10月以来,光伏扶贫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6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2015年12月24日至25日召开的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刘永富出席会议并做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工作汇报.刘永富指出,围绕脱贫目标,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改革专项扶贫工作。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称:“光伏扶贫更是一种精准扶贫的方式”。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光伏扶贫工作将在全国遍地开花,为我们6000万同胞提供绿能、阳光、可收益的精准扶贫方案。开展首批光伏扶贫项目。重点在地方积极性高、配套政策具备、已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宁夏、安徽、山西、河北、甘肃、青海6省30个县开展首批光伏试点,选择有积极性的企业参加试点项目。

2013年,安徽省合肥市在全国率先实施光伏扶贫。在学习合肥模式后,安徽另一国家级贫困县金寨县2014年在全县进行了推行。试点目标是利用6年时间,开展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工程。一是实施分布式光伏扶贫,支持片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贫困县”)已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增加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收入。二是片区县和贫困县因地制宜开展光伏农业扶贫,利用贫困地区荒山荒坡、农业大棚或设施农业等建设光伏电站,促进贫困人口直接增加收入。从局地示范到在较大范围内试点,这意味着此项发轫于安徽的扶贫项目具有普遍推广的价值,全面推广的可行性得到认同,光伏扶贫可以让更多贫困户享受到光伏发电带来的光明和温暖。2015-2020年,安徽省31个扶贫重点县将建设光伏电站96万千瓦,受益贫困户家庭年均增售3000元左右。根据新出台的《关于实施光伏扶贫的指导意见》,全省31个重点县选择30万个贫困户,每户建设1个3kw的户用光伏电站,共计90万千瓦。

光伏扶贫是一种精准扶贫的方式,投入少、回报稳定、可持续。从安徽各地的实践看,光伏扶贫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户用光伏发电扶贫。利用贫困户屋顶或院落空地建设3-5KW的发电系统,产权和收益均归贫困户所有。

2、村级光伏电站扶贫。以村集体为建设主体,利用村集体的土地建设100-300KW的小型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收益由村集体、贫困户按比例分配,其中贫困户的收益占比在60%以上。

3、光伏大棚扶贫。利用农业大棚等现代农业设施现有支架建设的光伏电站,产权归投资企业和贫困户共有。

4、光伏地面电站扶贫。利用荒山荒坡建设10MW以上的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产权归投资企业所有,之后企业捐赠一部分股权,由当地政府将这部分股权收益分配给贫困户。

光伏扶贫中最大的问题是初始建设投入都较大,好的扶贫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贫困户的初始投入,后期贫困户可以利用光伏电站收益获得稳定收入。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条件,许多扶贫模式大同小异,这里归纳了几种较为成功的扶贫模式和相关案例:

1、泗县光伏扶贫项目

项目资金以扶贫资金和地方投资公司投资的方式开展。目前已涵盖2100多户贫困户,总装机容量达到6.36MW,年发电量约为700多万度。整个项目由政府出资70%,当地投资公司垫付30%后期农户以发电收益分期偿还给投资公司。该项目年收益可达700多万元,为每户每年带来3000多元的光伏收益。

2、利辛县光伏电站扶贫项目

项目计算后可知帮助一户贫困户建设3kw光伏电站需要22500元,其中省里每户补助8000元,市县财政各配套2000元,由光伏电站承建公司捐助一部分,余款由贫困户通过金融机构推出的“阳光贷”等产品配套支持,还款由光伏扶贫创业平台公司统贷统还。在该模式的支持下,利辛县到2017年底建成户均3kw的光伏电站约1.5W座和村均60kw的村级光伏电站90座,实现脱贫4.5万的人成绩,收回成本后预计每户发电年收入3000多元。

3.金寨县光伏扶贫项目

项目资金以扶贫资金、企业赞助和农户出资的方式开展。目前已涵盖2008户贫困户,每户3kw。整个项目由县政府出资8000元,信义光能出资8000元,无力自筹的贫困户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无息贷款,借贷款从光伏发电收益中逐年偿还,为每户每年带来3000多元的光伏收益。

目前安徽省光伏扶贫取得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电网接入有一定困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能力不足,一般农村电网的基础比较差,贫困地区用电负荷相对较低,变压器容量都在200~300kW左右,光伏电源特有的波动性,变压器容量不能满足光伏扶贫的总容量要求。

2.工程质量保障存在隐患。农村地区相关人才缺乏,施工安装缺乏规范性和专业化标准,后期维护人员专业性知识缺乏,导致光伏电站建成以后出现组件或线路故障,影响发电量,造成收益损失。

3.项目建设资金存在缺口。虽然政策层面提出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较大额度的配套建设资金支持,能否按时落地并不确定。对于银行和用户来说,贷款虽有地方政府贴息,但依然存在偿还风险和长期收益稳定性问题。电站建成后,如发电补贴不能按时发放,也将直接影响扶贫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雨.光伏发电在我国农村及偏远地区的推广与利用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2012.

[2]魏晓波.分布式发电在扶贫工作中的大有可为[J].《北方经济》,2016,(3):39-41.

[3]刘汉元.光伏扶贫可堪重任[J].《中国扶贫》,2016,(6):20-23.

[4]赵晨旭安徽省发展光伏下乡和光伏扶贫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6,(7):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