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例自杀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2

162例自杀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何俊华

何俊华(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610072)

【摘要】通过对162例自杀患者的心理分析,发现自杀患者源于工作,生活,学习压力,情感,婚姻,家庭出现危机,经济纠纷,疾病困扰,使他们不同程度地出现心理障碍和精神创伤,产生轻生的念头。在为病人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通过认真细心的观察和态度诚恳的沟通,心理上的抚慰,精神上的支持,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发现95%的患者都是一时糊涂,想通过一死了之来解决问题。最后通过与医护人员及家属的沟通绝大多数人意识到生命存可贵,有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自杀患者;心理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252-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0月-2010年7月我科收治自杀病人162例,年龄12-70岁,未成年人10例,18-40岁136例,41-65岁12例,65岁以上有4例。其中女性95例,男性67例,百草枯中毒的有71例,有机磷中毒26例,毒鼠强中毒20例,安眠药中毒10例,煤气中毒9例,酒精中毒5例,抗精神病药中毒4例,杀虫剂4例,例冰毒3例,高锰酸钾1例,氯美扎酮1例,曲马多1例,摇头丸1例,502胶水中毒1例,香焦水中毒1例,洁厕剂1例,洗发水1例,碘酒中毒1例,威猛先生祛油剂1例。

1.2方法:通过对162例自杀病人观察和沟通得出以下结果:

1.2.1服药地点:在家里服药110例,在外边服药并告知家人35例,毫无征兆偷偷服药17例。

1.2.2服药原因:因工作,生活压力大服药111例,因学习压力大服药10例(均为未成年人),因情感纠纷18例,家庭矛盾盾17例,因疾病折磨4例,因孤独1例,因经济纠纷1例。

2配合治疗与否及转归

2.1配合治疗与否:129例均配合洗胃与治疗;12例不配合洗胃,配合治疗;10例配合洗胃,不配合治疗,6例洗胃与治疗均不配合;5例昏迷。

2.2转归:全愈例134例,好转2例(均为毒鼠强引起神经系统损伤),死亡26例(均为百草枯中毒)。

3心理分析

心理分析(又称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是在中国文化心理学基础上对于西方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的整合与发展,其中包含着心之本义,理心之妙用以及心灵的智慧。其实,它是一门很深的心理学,这种心理分析可以在心理治疗、心理教育和心性发展三种水平上发挥其作用。心理分析的作用主要有:(1)满足当事人的知情愿望,不然当事人会不舍得放弃一段旧情、旧的习惯、旧的行为方式、旧的思考方式、旧的体验方式、旧的交往方式,等等,虽然知道不好,可是就是不愿意放弃。详尽的心理分析会做到这一点。(2)找到根本症结所在。许多心理问题的症结一般都很隐蔽,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看出来的。当事人的防御方式也会极力地隐瞒这些。所以,深层的心理分析才能做到这一点。(3)发现问题的解决途径。精神学说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并以无意识的行式支配人。我科收治的这162例自杀患者也因自己的心理欲望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使患者的行为变得异常。经过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3.1家长教育方式不当: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全家人宠爱,唯我独尊,成长的道路都让父母铺垫好了,没走过坎坷的道路,一旦遇到一点挫折,就不能承受。

3.2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压力大:在当今社会,为了适应应试教育的需求,老师和家长强迫孩子学习,必须考前几名,孩子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生活的乐趣,随之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3.3生活、工作压力大:当今社会竞争强烈,很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不如意,又要养家糊口,随之也就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3.4感情、婚姻因素:一些年青女性适应潮流,想不劳而获,就去投奔大款,而到大款的年龄,都是有家室了,这时就会产生情感纠纷,要么以死来威胁对方,或者得不到爱情而轻生。多见于年青女性。

3.5家庭矛盾因素:因经济问题,或家务事引起吵架,使一方情绪失控,一气之下而服毒自杀。

3.6爱与归宿的认知因素:留守儿童因想父母而服毒吓唬父母;老人因孤独想子女来关心他,而服毒吓唬子女,这些都是对爱认知的错误。经过正确引导,他们都很后悔,都表示以后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3.7自卑自贱心理因素:自卑心理是个体在外界的消极暗示下,由于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产生强烈的反差而引起的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它的外在表现就是看轻自己,对个人的能力与品质做出不符合实际的偏低评价,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即使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部分职校生由于长期处在被别人瞧不起的地位,常常听到的是指责和不满,常常看到的是歧视的眼光,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等消极思想。

3.8疾病折磨:因长期受慢性疾病的折磨,因晚期癌症的疼痛,身心痛苦,加上经济困难,想彻底解脱,一般隐蔽服毒,服毒量大,一般发现已经生命垂危。

4护理

不仅要积极治疗,还要进行精心的护理。

4.1清除毒物:立即催吐,洗胃和导泻。

4.2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

4.3让病人感觉舒适

4.3.1头发污染及时清洗,衣物污染及时更换。

4.3.2保持病室安静和床单位整洁:做到三轻:走路轻,说话轻,动作轻。

4.3.3保护患者的隐私:尽量用帘子或屏风遮挡患者。

4.4心理护理

4.4.1随时到床旁去关心病人的病情,尽量满足患者的正确需要。

4.4.2对待病人态度和蔼可亲,我们应该从心理上多开导,多理解,多同情患者。多听患者倾诉,并对患者正确的观点加以肯定,以利于取得患者的信任。对其讲生命的可贵和人活着就应该有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为人子女或为人父母,都应该多为对方着想,不能躲避问题,逃避责任而舍弃生命,鼓励患者要自尊,自爱,自强。

4.4.3同时也要给家属做好心理护理,让家属要有信心,多与患者沟通,一起.与患者共同战胜困难。

5讨论

自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是生物、遗传、心理、社会、文化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如果能够早发现,很多患者是能够避免自杀发生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自杀患者中,青中年居多。所以预防自杀对生命认知教育非常重要。当人处于儿童期时,就应该接受对生命认知的教育,要学会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和挫折;父母角色要扮演好,多陪伴孩子,多沟通,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避免其童年留下创伤性经历。总之,心理护理尤其重要,可以很好的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和防止患者再次自杀。

参考文献

[1]何冬香,郑爱华,张明英.临床护理.北京:中外健康文摘,2010:1672-0585,02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