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公共设施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浅析城市公共设施设计

王彤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西青区300387)

摘要:公共设施设计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它融合了工业产品设计与环境设计,公共设施是工业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犹如城市的家具。公共设施设计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它完善了城市的使用功能,满足公共环境中人们生活的需要,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共设施设计成为提高服务功能与审美功能的具有特殊表现力的艺术创造行为。公共设施设计的概念提出是当代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因素下的时代必然,设计师以此创造和引领了人类新的生活方式,是人类围绕生命与生存展开的思考以及对生活问题的醒悟。

关键词:公共设施;城市;设计

公共设施的设计与制造满足了人们不断变化发展的需求,创造出了美好、舒适与健康的生存方式,成为创造空间美、生活方式美的富有生命力的物质载体。公共设施设计是公共艺术的一个方面,公共艺术是一种创作的思想方式,传达着艺术对公众的态度,以开放、交流、共享的方式表现着艺术的民主思想。公共设施与人们关系十分密切,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特征,公共设施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元素,其艺术性和功能性逐渐被人们重视,并且公共设施的发展也是提升公共环境品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公共设施设计是将人类不同的行为方式进行延伸,使得公共设施成为建筑外部环境和人之间的媒介。公共设施是伴随建筑及其人文环境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一门艺术形态,公共设施的设计与制造都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创造更美好、更舒适、更健康的生存环境。

人类的祖先在演化进程中,逐渐克服了自然因素对基本生存的限制,建造出了遮风避雨的房屋,成为了人类最早的家,随之产生了为满足生活基本需求的简易家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条件的进步,简易家具不在满足人们生活和审美需求,于是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各种类型和式样的家具,在造型和材料上都有了人类的审美追求,形成了既能满足生活需要又具有一定欣赏价值的家具。

家具与人的关系日益亲密,从而促使家具设计不断进步,生存需求和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家具走到室外。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发明促使现代家具不断推陈出新,人类不断增长的生存需求与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促使室内家具向外部环境延伸和拓展,家具从家庭室内、商业场所不断延伸至街道、花园、广场等室外环境中。城市的广场、公园、街道已经成为面向所有市民开放的连接室内的户外起居室,至此,作为户外家具的公共设施便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它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日益密切。

室外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以满足人类基本活动需求为宗旨,所有设计都是为人们生活方便而服务的,室内的家具设施在室外都能找到对应的设计。比如,室内沙发座椅与室外的公共座椅,室内照明与室外路灯和其他照明系统,室内饮水机与户外饮水装置等等。然而室外环境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所以在室外的公共设施上对使用区别于室内家具的材料、布局、设计思想上。公共设施使室外环境产生具体价值功能,通过形式、尺度在室外空间和人的身体形成一种过渡。

城市形象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是由城市中的建筑、街道、公园、景观、公共设施等形象来阐释的,特别是那些具有地标性质和公共开放的建筑和景观。但这种城市形象的构成是整体的、连续的、动态的、综合的体验,包含着复杂的认知和审美的过程。如今发展逐渐成熟的公共设施设计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公共设施系统,它渗透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各具功能的公共设施塑造了城市环境中不可或缺的环境内容,兼具着物质与精神的功能构建着城市的文化氛围,美化着城市的形象,为提高城市功效作出贡献。

公共空间为公共设施的设计布局提供了一个场所。公共设施就是在这个场所中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为人们提供多样的活动和生活方式。由于人们在公共空间中发生特定活动与特定行为,这种行为对公共设施功能及设施组合方式有特定的需求,对于公共设施的空间组织来说,使用者的动态活动与行为方式是空间研究的主题,所以观察人们在空间中的流线在这些活动的流线节点上,选择可以停留或者必须停留的地方布置相应的功能需求设施,使设施成为空间实用性的直接表达者。同时设施对空间的组织过程,也是对空间重新整理和创造的过程,不同形式的划分和分割就可以表明该区域不同的使用性质和交通流线。比如候车区通常用候车厅、站牌等组成,儿童娱乐区用沙地,秋千,滑梯等组成。亭廊、座椅组成休息区域,划分出了聊天与休闲的空间环境。在一些较为私密的空间,由于不希望有遮挡视线的分割,常常用绿化或镂空的墙体等围合而成,在心理上划分出相对独立,不受干扰的虚拟空间,以取得相对安静的小环境。如果座椅中间加了桌子,就会增加这个区的向心力初始们选择这个区域小心的聚在一起聊天谈心。

公共设施作为特殊的景观类型,通过空间的合理组织反映出各自不同的功能分区。另外,它综合反映出色彩、质感、尺度及其使用材料的变化,以及空间的特点意境,常给公众留下深刻感受。公共设施在连续的景观变化中,常常突出一些景观点的主题,产生跳动的韵律,把有限的空间内容处理的有声有色。空间中的韵律节奏,是由公共设施自身的形状、色彩、质感等要素的连续、重复的运用,按照一定的规律安排适当的间隔、停顿所表现出来的。

各种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都会接触公共设施,而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审美情趣,现代公共设施造型千变万化、种类繁多,满足了人们不同的使用与审美需求。虽然这种广泛需求并不能被有限的艺术形式所涵盖,但公共设施的选择在一定意义上是公共设施造型艺术对人们感染的结果,是人们审美趋向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