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微鲁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微鲁英

鲁英

杭州市城市土地发展有限公司310000

摘要:BIM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可以体现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不仅可以实现工程全过程的优化处理,为工程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最准确的依据,同时在BIM技术的帮助下建筑信息模式也可以实现模拟建设以及提升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微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前言: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基于现代化信息手段的一种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阶段。BIM的应用减少了传统管理所带来的问题,提升各个环节的施工效率,促进了建筑行业的经济发展。从当前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或是仅停留在基本软件的应用,难以真正发挥BIM技术的价值。在各行各业科技化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行业也需提高信息化发展水平,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1BIM的特点和价值

1.1特点

1.1.1模拟性

建筑工程项目在设计之前需要进行模拟实验,模拟建筑工程的外形、性能、施工要点等,因此BIM的首要特点就是模拟性。除了模拟常规建筑模型外,BIM还能模拟建筑的光照、突发情况的疏散通道等。通过模拟建筑进行工程造价,能够较好地控制造价成本,帮助建筑单位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1.1.2协调性

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多个部门的参与,各个部门之间需要发挥协调作用,妥善配合。完整的建筑工程在设计阶段就需要众多职能部门的参与,发现复杂问题要召开特定会议解决,并从管理的领导层和技术层进行问题研究,部门间互相商议,商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BIM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能够合理安排建筑布局,优化各个部门间的职能,妥善布置其他建筑构件,充分发挥其协调性。

1.1.3  可视性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所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传统的施工设计图纸较为平面化,建筑工人在施工时仅依照设计图的想象进行施工,不但无法保证施工符合设计,还会影响施工进度,延长工期。BIM应用在建筑工程中能够实现三维立体设计,将设计方案呈实物展示。通过三维设计的可视性,将建筑的内部结构完全展示,使施工工人更加直观的了解设计方案,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1.1.4  延续性

BIM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全过程,其带有三维数据库,详细记录工程管理各阶段的信息,便于管理者的及时管理跟进。BIM的延续性保证建筑工程的信息贯穿于整个建筑周期,跟随建筑的推进而延续,避免信息错误影响后续的施工进行。

1.2BIM技术的价值

BIM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程度,从而实现建筑工作产出效率的提升。通过使用BIM技术以模拟施工工期,进而起到节约建造成本、提高质量风险与安全风险应对能力的目的。BIM特有的三维渲染技术可以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详细的宣传与展示,给人们的直觉产生强烈的冲击,进而提升三维渲染效果的精准度。在最短的时间内计算出最精确的工程作业量,实现了施工预算精确度的有效提升,对于工程管理效率的提高起到很好地帮助作用。通过多算对比实现管控方面的强化,主要是将合同、计算、建材消耗等因素进行多算对比,实现项目成本风险的管控。

2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

2.1优化管理模式

科技进步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应用BIM能够优化建筑管理,使其管理符合现在发展的需要。将BIM应用在施工管理中能够优化施工模式,将建筑的实际施工与建筑模型相联系,例如工程的施工资源、场地布置、材料供应等,通过技术的应用协同各项信息,实现管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利用BIM的可视性特点让各个部门的施工人员更加协调的合作;借助快速发展的网络平台,将建筑工程管理建立在网络平台上,采用网络工程整体审核和批阅等方式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率。

2.2提升工程经济效益

将BIM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不仅能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还能够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建筑时间,提高施工的建筑效率,减少建筑成本。促进建筑施工设备的智能化发展,利用BIM整合和协调各个专业的资源和材料,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节约工程的管理成本,确保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减少浪费,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

3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  设计阶段

建筑的设计是建筑施工的重要前提,设计公司需要接收建筑施工单位的意图、需求、外观和制剂性能等,利用BIM进行设计。传统的施工设计仅展示二维图纸,使得很多设计细节无法充分展示。在BIM设计中,需充分发挥各个单位的管理职能,选择合适的设计软件来设计建筑图纸,注意设计细节,仔细检查各个系统管件,避免设计错误。在设计过程中解决实际施工时可能遇到的问题,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设计师需要与建筑方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确保设计图纸符合建筑需要。将BIM应用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能够让设计师更方便地获得设计指标,提高设计效率。

3.2  施工阶段

在施工的前期阶段包含了大量与建筑设备以及构件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比较繁杂,很不容易整理。BIM技术比较显著的特征就是具备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可以实现对各类信息高效的整理与存储,施工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对建筑设备以及具体的属性进行查阅,从而选择出最适用的零件,这也可以有效地规避零件选取错误等问题的发生。还可以利用BIM技术构建4D施工模型,极大提升了施工人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空间使用率。利用BIM技术所构建的4D模型可以有效地纳入在施工过程中所有的人员信息、设备使用情况以及施工进度等因素,施工管理者可以很清楚地做到一览全局。并且对于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地规避与解决,进而保障了施工过程中人员的人身安全。通过使用BIM技术可以对建筑材料以及施工设备的摆放进行科学规划与评估,做到施工资源与空间的合理安排,从而避免事故冲突的发生;最后,BIM技术还可以借助SOPS平台将潜在的安全隐患加以提取,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并且进行实时追求,直到安全隐患被消除。

3.3  验收阶段

验收是建筑工程竣工前的关键环节,只有严谨的工程验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传统的工程验收方式工作量较大,无法检验工程内部,存在较多的验收漏洞,并且在审核过程中易出现不透明情况,无法保证工程的验收质量。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提供完整的工程建筑治疗,从理论和实际施工两个方面进行共同验收,强调重点部位的多加审核,确保审核的公开化和透明化。BIM应用在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能确保工程顺利竣工,保障其建筑质量。

3.4运维阶段

通过使用BIM技术可以构建出科学先进的数据模型,从而实现对于施工场地中的建筑材料以及相关设备直观、全方位的监控,并且对于参数化信息的运行状态作出精准地判断。在相关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实现有效地分析与管理。施工管理人员可以对BIM技术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将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处理,并且及时做好预防与维护工作。这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建筑工程质量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其利用率,最大程度上避免各类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这对建筑企业的美誉度提升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4结束语

从现阶段BIM技术的使用状况而言,其在建筑合同以及相关的成本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起到了极为关键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建筑工程各个项目环节管理中起到的应用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建筑工程中使用BIM技术提升管理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黄洁贞.基于BIM技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079-00079.

[2]郭自灿.基于BIM技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4).

[3]江祖昌,周秋露.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10):203-204.

[4]李东锋,陈臻颖.BIM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研究[J].安徽建筑,201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