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锤击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质量控制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简述锤击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质量控制要点

李凤云

温州浙南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浙江温州325000

摘要: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是一种新型预制桩,具有承载力高、生产周期短、节约材料等优点。其施工进度快,可节约工期,降低造价,广泛用于于非抗震及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8度地区的低承台桩基工程。桩基属于隐蔽工程,在施工中因为地质原因会遇到各种困难,为加强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本文阐述了某山边工程施工锤击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控制要点,以期为桩基施工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配桩;锤击;质量控制;防挤土

一、工程桩基设计简介

某城中村改造工程,拟建27幢4层住宅,桩基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2319根,设计桩长6-19m,桩端持力层为含粘性土碎石,要求进入持力层1.0m以上;当桩无法打穿很厚的含粘性土角砾进入含粘性土碎石层时,桩端进入角砾层5.5m以上,空心方桩选用PS—AB400(250)参照图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08SG360,由于本工程持力层起伏较大,16m以上的桩长配桩方式原则上分两段接桩(第二节桩不小于12m),具体根据各区域试打桩可行性调整。

二、控制要点分析

锤击桩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1、测量放线定桩位

2、设备选型、桩锤选择,桩基行走路线施工组织安排

3、原材料控制:方桩材料进场质量验收控制及堆放

4、试桩:确定桩长及、终锤控制条件、明确工程配桩

5、方桩施工过程控制:桩基就位,对中、垂直度、施打、焊接、送至设计标高终锤

6、桩位偏差、小应变检测、桩位验收

本工程桩基为预应力空心方桩,地处大罗山脚下天河街道郑岙村,其特点是地质起伏较大,拟建27幢楼每幢楼桩长都不一样,控制难点就是持力层界定及终锤判定,工程施工配桩难度加大。

三、工程配桩

根据设计要求每幢楼先打一根设计试桩,以根据设计试桩的有效桩长进行配桩,打桩以桩长和最后三阵锤击贯入度双控。

现场采取措施:每幢楼一根设计试桩,以试桩情况来确定配桩。

试桩控制,各楼栋下桩以端承摩擦来考虑:①桩长以设计根据地质报告划分不同区域;②终锤要求:最后三阵锤击贯入度不大于2-3cm/阵,,。

根据以上试桩及静载检测情况,设计要求以终锤贯入度和桩长进行双控来配桩。

三、防挤土措施

1、合理安排打桩的顺序:

(1)根据桩的密集程序,打桩顺序可采取从中间向两边对称施打;或从中间向四周施打;或从一侧向另一侧施打。

(2)根据基础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进行施打。

(3)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进行施打。

(4)根据桩位与原有建筑物的距离,宜先近后远进行施打

2、必要时开挖防挤沟槽,减少土体挤压造成桩位位移及土体上涌等现象,防止土体挤压桩身,

四、锤击沉桩施工流程的主要环节的实施方法

1、测量放线定桩位

测量放线必须严格把关,反复校核。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和控制点进行校对,在图纸上标明。然后利用全站仪进行精确测量放线,复核基准水准点和控制点,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定出控制网,并将复核结果和自己设立的控制网报监理审核,以监理最终审核通过结果作为施工放线测量的依据。

经过监理认可的控制点和水准点要用水泥砂浆固定或在其四周用砖堆砌以严加保护,防止发生偏位和变形。

根据复核控制网计算出每条桩桩中坐标并利用全站仪放出桩位。对将要施工的桩位用石灰粉按桩径大小划一个方形,桩位放线后的打桩过程中,考虑到土体的挤压移位,在打桩前需对桩位进行复核。

2、设备进场要检测合格,型号及桩锤规格要与本工程桩基匹配,满足桩基承载力及砼强度设计要求。设备数量要满足现场施工进度要求,场地内设备行走路线满足施工组织要求,场地地基强度要满足设备行走及施工要求,保证桩基施工安全及桩垂直度要求。

3、预制方桩进场验收与堆放

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计划负责人根据当天桩机的施工情况统计出第二天可能施工的工作量及配桩要求以确定当天晚上的进料量。管桩每天进一批,现场施工计划负责人及施工管理人员要准确确定每天的进料量并报告监理工程师。

预制方桩从桩厂运输过来进场后,材料员、质检员根据规范在求严格检查桩身的外观尺寸和外观质量,同时要收集与每批方桩数量相对应的合格证、产品检验报告及出厂证明等资料。如发现断桩、裂缝的桩等不合格桩严禁使用,并做退场处理。方桩进场时,要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方可用于本工程。

方桩卸至现场堆放,地点选择要根据打桩的情况和有利于堆放的原则进行堆放。堆放现场地要求平整,根据地面的坚实情况,可用枕木作支点,进行两点或三点支垫。方桩最高堆放层数三层,根据用桩计划,先用的桩应放上面,避免翻动桩堆。

4、方桩施工控制

在正式打桩之前,要认真检查打桩设备各部份的性能,以保证正常运作。另外,打桩前应在桩身一面标上每米标记,以便打桩时记录。第一节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时用两台全站仪校正复核桩的垂直度,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

施工过程中,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应重合,当桩身倾斜率超过0.8%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

接桩时,上下节桩错位偏差不超过2mm。配桩时要参考地质资料和附近已施工施工方桩的长度,并保证送桩深度不超过桩顶设计标高。

5、方桩的焊接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桩长16m以上的桩配桩两节,采用气保焊焊接接桩,确保焊接质量(见右图)。

方桩接桩前,用钢丝刷清理干净桩端的泥土杂物。

上下两节桩应对齐,上下两节桩偏差必须小于2mm,并应保证上下两节桩的垂直度。焊接时要由两人同时对称施焊,焊缝应连续、饱满,不得有施工缺陷,如咬边、夹渣、焊瘤等。烧焊至少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焊渣应用小锤敲掉。烧焊完成后,应冷却8分钟以上。

接桩完成后现场质检员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打桩施工。

6、方桩的收锤

当方桩施打至设计要求的持力层或达到设计要求的贯入度值时,最后以三阵贯入度不大于3cm/阵则可收锤。贯入度值的测量以桩头完好无损、柴油锤跳动正常为前提。贯入度的测量采用收锤纸进行收锤测验绘出方桩收锤时的回弹曲线,以测出最后贯入度值及回弹值,以便真实记录和反映收锤情况,有助于保证和提高打桩质量。

7、质量检查

工程桩基施工完毕后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的标准对基桩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

7、土方开挖后进行桩位偏差复核,偏差结果超出规范范围的,按设计要求进行技术处理。

8、桩基工程验收要求

方桩基础工程桩成桩质量包括桩身质量、垂直度、桩顶标高,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

2)截桩后的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10mm;

3)桩顶平面位置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参考文献:

[1]《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08SG360

[2]《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基础技术规程》(DBJ32/TJ109—2010)

[3]本工程《监理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