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外墙工程施工技术分析与新工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建筑主体外墙工程施工技术分析与新工艺

苏春秀

广东新晟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外墙是建筑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外墙施工技术不仅影响到建筑美观度,而且影响到建筑结构质量,所以,作者针对建筑主体外墙工程施工技术分析与新工艺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建筑主体;外墙工程;施工技术;新工艺

一、建筑主体外墙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1.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该项技术主要包括模板工程施工、钢筋工程施工。

(1)钢筋工程施工。该项工程也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进行钢筋工程搭建时,首先,注意钢筋的数量要按照工程计划及实际情况进行准备,要保证钢筋的数量能够完成钢筋主体的搭建,保证钢筋主体结构的稳定性;然后,钢筋的购买也要选择正规的建筑材料公司,所购的钢筋质量要符合相关的工程材料质量要求;另外,在用钢筋进行捆绑搭建时,要考虑到随后的施工环节,保证施工当中钢筋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最后,由于钢筋工程最终是要将钢筋浇筑到水泥也就是墙体当中的,所以要在浇筑之前对于钢筋结构进行整体性的检查工作,检查工作要按照相关的钢筋工程标准进行,着重检查钢筋结构的搭建是否有结构上的问题,以及其他预埋件是否预埋无误。

(2)模板工程施工。该项施工顾名思义就是为建筑主体外墙的施工搭建模板,在开展模板工程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前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反复核对查验,要确保进行施工的图纸是准确无误的;检查图纸准确无误以后,要对施工主体进行放线测量等工作,相关人员要严格按照放线测量的标准要求进行;对于建筑外墙的模板搭建,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对于模板的质量及强度必须符合线管的工程建设要求;对于模板材料的购买,要到正规的建筑材料公司进行选购,并且根据工程预算选择价格与质量最合适的模板材料;模板的运输与保存也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建设的材料运输标准及实际情况进行,将模板及时运输到工地的指定存放处;模板在运输到指定地点以后,要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对模板进行尺寸及其他相关的调整,以便能够合理地应用到模板搭建工程当中;模板的搭建要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因为模板要对后续的混凝土浇筑承担一定的承重效能,如果模板自上而下搭建,很容易造成模板的承重效果差,而出现模板结构变形甚至是垮塌的现象。

2.砖混结构的施工技术

(1)施工准确。施工前必须检查砖块的品种、强度是否符合建筑施工要求,并做好进场测试。清水墙的砖块应该保持色泽均匀,边角整齐,水泥的品种和型号符合建筑施工要求,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施工前,还要及时清理施工现场,以免影响到施工进度。

(2)防线测量。施工前用经纬仪、钢尺、卷尺、塔尺等进行测量,确保建筑工程地基标线符合施工要求。其中以竖向垂直线控制建筑轴线,建筑工程层间垂直测量误差不能超过3mm。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导地面不均匀沉降,施工前在建筑物的四个角设置沉降观测点,每加高一层,观测一次沉降结果,并做好观测记录。

(3)土方开挖。土方工程从上至下分层分段进行,采用机械大开挖,人工辅助开挖的方式。开挖的时候,尽量避开地下管线位置,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机械开挖到设计标高30厘米的位置进行人工清底。

(4)砌筑施工。砖块砌筑时,按照“三一”砌砖法,竖缝采用刮浆法。砖块砌筑前,必须根据墙身高度制定竖杆,并在砌筑位置弹出墙边线,按照边线逐层砌筑,一道墙可以先砌筑两边的砖块,然后砌筑中间部分。砌筑的时候,必须确保水平灰缝砂浆的饱满度大于80%,竖向缝隙不能出现假缝、透明缝等情况。

(5)灰土工程。土料和石灰进入到施工现场以后,必须分别过筛,熟石灰用6~10mm的筛子过筛,生石灰直接使用,土料要用16~20mm的筛子过筛。灰土一般按照2∶8或者3∶7的比例进行配比,再均匀搅拌灰土,直到搅拌的灰土颜色一致,然后将基土表面的木屑、树枝、纸屑等杂物清理干净。将灰土分层铺摊,每一层的铺摊厚度控制在200~300mm,灰土铺摊以后,还需要用木耙找平,确保灰土与标准木桩对应。灰土最上层铺摊结束以后,用拉线或者靠尺检查标高和灰土平整线,超过标准线的地方用铁楸产平,低洼处要及时填充灰土。雨天施工需要采取一定的防雨措施和排水措施,防止雨水浸泡灰土层,从而影响到灰土的粘结作用。

二、建筑主体外墙工程的新工艺

1.外墙保温节能施工工艺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保温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工程实践证明,使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墙体保温的效果,提高材料利用率,能够满足不同建筑施工的要求。在施工中,保温材料会有许多封闭孔,并且密度比较小,能够保证良好的保温效果,但是想要有效的提升建筑工艺水平,必须要严格的按照建筑施工工艺的流程进行施工。建筑外墙的外保温技术主要是指要形成墙体外侧的保温层,主要是在墙体外侧使用一定的保温材料形成外部保温层,例如,EPS板、Xps挤塑板以及聚苯颗粒保温料浆。EPS板指的是聚苯乙烯的泡沫塑料板,作为保温材料,是现今使用比较多的一种外墙保温施工方法;Xps挤塑板的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树脂或其共聚物,因其具有低线性、高热阻、膨胀比低等特点,而达到隔热的效果,且能够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不老化、不产生有害物质,其化学性能极其稳定,常作为建筑外墙的保温材料。此外,在建筑工程主体外墙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内夹心的施工技术,将保温材料夹至墙体内侧,从而达到保温的目的。

2.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新工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空间面积越来越少,为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得以生存发展,高层建筑应运而生,现在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所占据的比例在不断扩大,换句话说,建筑主体需要承受的重力将比之前更重。建筑主体的外墙会承受一部分力,传统的外墙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无法非常好地满足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具体需求的。对于此,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将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新工艺应用到建筑主体外墙工程中去,不断提升建筑主体的承重能力,进而可以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能够有所保障。在这个工艺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进水化时,严格控制混度,并且还要严格控制好内外的温差,同时还能将内外温差长时间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这样的方式,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新工艺温度将会得到有效控制,为工艺的顺利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3.防水层与隔气层的新工艺

传统的建筑施工当中,如果需要建筑的墙体有较好的防水性与隔气性,施工单位通常会采用在建筑外墙体上涂抹沥青的方式,对建筑进行防水与隔气的处理。还有一些施工单位采用其他方式,但是建筑外墙体的防水与隔气施工技术并没有形成一个固定模式,已有的防水隔气方式也存在有较多问题,比如沥青层在炎热的夏季会散发出刺鼻的气味。这些墙体防护工作虽然短时间内效果明显,但是后续势必会给建筑带来较多的问题。在新工艺上,对于建筑外墙的防水工作有了新的规范和标准,主要采用将水泥砂浆平铺在墙体上进行找平的方式,在水泥砂浆完全凝固以后再在其上进行一定的防水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建筑外墙体的防水性有一个很好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主体外墙工程,对于其整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将恰当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应用在墙体工程中。但是,为了能够保证外墙工程的施工,能够与时俱进,践行绿色、环保、节能的理念,还应该将新型的工艺应用在其中,包括保温节能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技术、钢筋连接技术等,以此来提高建筑的质量。结合本文的分析发现,文中所提及的施工技术、新工艺,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李达斐.建筑主体外墙工程施工技术与新工艺的探讨[J].城市建筑,2018(22)

[2]周利.解析建筑主体施工中新工艺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9)

[3]秦文刚.建筑主体外墙工程施工技术及新工艺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