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价值评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价值评定

刘海燕

冷水江市中医医院湖南娄底4175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到2018年10月间住院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7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70例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对肾脏进行探查,脉冲多普勒测量最大峰值流速、最小峰值流速,计算阻力指数RI。结果:对照组皮质厚度(7.5±0.4)mm、段间动脉PSV(44.2±6.3)高于观察组皮质厚度(3.5±0.5)mm、段间动脉PSV(31.1±5.0),对照组段间动脉RI(0.63±0.10)低于段间动脉RI(0.86±0.0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具有简便、灵活、无创的特点,能够全面反映肾脏病肾功能的情况,为临床诊断肾功能不全提供新的途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临床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价值

慢性肾功能不全属于慢性肾病的晚期阶段,发病原因相对复杂,临床诊断依据多为肾脏穿刺活检、血尿肾功能检查、临床症状等为标准[1]。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肾病患者以方便、快捷、无创等特点作为患者常规检查之一[2]。通过多普勒超声技术能够清晰显示肾脏内的血流灌注和血流速度等情况。本次探讨分析我院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的临床效果,现进行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3月到2018年10月间住院的7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为观察组,经临床检查结果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在23-66岁之间,平均年龄42.9岁,病程5个月到10年不等,平均病程5.6年,原发疾病情况:慢性肾小球肾炎30例、糖尿病肾病20例、慢性肾盂肾炎12例、肾结石5例、高血压肾病3例。另选择同期来院检查的健康体检人群7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龄在24-65岁之间,平均年龄43.6岁。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在性别、年龄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组间可比性。

1.2检查方法

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设定为3.5-5HZ,以二维图像观察肾脏形态、大小、回声、实质厚度等[3],彩色多普勒主要观察肾脏的血流分布、连续性等信号,频谱多普勒主要观察肾动脉、叶间动脉、段动脉、弓形动脉频谱情况。

1.3观察指标

脉冲多普勒测量最大峰值流速、最小峰值流速[4],计算阻力指数RI,各参数测三次取平均值。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得到的相关测量数据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进行处理分析,组间进行t检验,当P<0.05说明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彩色多普勒测量皮质厚度、段间动脉PSV、段间动脉RI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间表1。

3讨论

肾功能传统检测多采用血清检查方式,治疗过程需要进行多次采血对肾功能变化进行监测,对患者带来反复穿刺的痛苦。超声作为无创检查能够有效反应肾脏形态及血流状态的观察,从而减少患者损伤带来的创伤,可有效评估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疾病进程[5]。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已经成为重要的影响学检查手段,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通过超声检查能够明确了解肾脏的形态结构、肾周围及邻近脏器的情况,从而细致了解肾脏所发生的变化。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如发生双肾形态变化则多为中晚期患者,并且存在较为明显的二位超声声像图改变。另外通过二位超声检查能够确定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对于检查部分慢性肾功能不全有一定帮助,能够减少穿刺活检对患者身体的损害,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检测起到重要作用。慢性肾功能不全在疾病发展到中晚期后双肾形态有明显改变,故超声检查表现会落后于病理改变。

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肾血管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肾脏功能评价上,肾脏血流改变明显优于超声二维图像的改变,另外皮质厚度、肾脏大小、实质回声变化等均能做到准确探查,通过血流动力学、肾脏血流灌注情况均能反应肾功能状态及肾功能改变情况[6]。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脏血流信号、血管显示率均为评价肾脏血流灌注的主要评价指标。本次研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脏血流灌注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并且以弓形动脉表现更为显著,说明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探查到肾脏血流灌注明显减低,特别是肾皮质血流灌注率降低。

多普勒超声可对多种血流参数进行测量从而反映肾脏的血流阻力和血流灌流情况,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能够反应肾血管充盈速度及血流供应强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能够反应舒张期肾脏的血流关注量,平均流速收到血管床阻力、血流关注压等双重影响,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与肾间质及血管弹性。

本次选择我院2016年3月到2018年10月间住院治疗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7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70例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对肾脏进行探查,脉冲多普勒测量最大峰值流速、最小峰值流速,计算阻力指数RI。结果显示,对照组皮质厚度(7.5±0.4)mm、段间动脉PSV(44.2±6.3)高于观察组皮质厚度(3.5±0.5)mm、段间动脉PSV(31.1±5.0),对照组段间动脉RI(0.63±0.10)低于段间动脉RI(0.86±0.0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内各级动脉受累,均呈现低速高阻的状态,导致肾血流灌注不足情况,可作为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指标。说明超声二位图像能够通过观察肾脏大小、肾实质回声、皮质厚度等变化评价肾晚期慢性功能不全,也能确定部分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原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能够通过分析肾脏内的血流分布、肾血管显示情况、血流动力学等参数及频谱形态等,能够全面反映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脏内部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及评估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多普勒超声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具有简便、灵活、无创的特点,能够全面反映肾脏病肾功能的情况,为临床诊断肾功能不全提供新的途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启波,邹佳霖,马端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486-487.

[2]周步琴,李登蔼,多普勒超声技术在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07,9(8):83.

[3]张蔚,郝玉兰,李雪晶,等,超声技术在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8,2(7):49-50.

[4]候春燕,肾脏超声对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意义[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5,23(2):173-174.

[5]李林,方平,金修才,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多囊肾患者肾脏血流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4,20(6):441-443.

[6]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