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加强企业基础管理的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试论加强企业基础管理的途径

邱柳1曹灵艳2李康成1

(1.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萍乡供电分公司江西萍乡337000;2.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上栗县供电分公司江西上栗337000)

摘要:基础管理工作就是每个企业最基层的管理工作,也是企业管理中最前沿的管理,最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基于此,本文概述了企业基础管理,阐述了加强企业基础管理的意义,对加强企业基础管理的途径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企业基础管理;意义;途径

1企业基础管理的概述

企业基础管理包括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最基础的制度、流程、数据、标准、信息、记录等方面的管理。基础管理工作可以将企业所秉承的管理理念转化为管理行为,为企业的基本运转提供平台。在欧美国家,衡量一家企业管理水准的高低,不仅仅是它的高层设计和战略设计,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基础管理。

2加强企业基础管理的意义

加强企业基础管理的意义主要表现为:(1)基础管理是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的基础。现代企业生产中分工比较细致,有了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才有组织手段、控制工具和有效秩序,产品质量才有保证障,才能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基础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依据。如计量、定额,它们在我们制定计划、组织完成任务时能够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据。一旦没有管理基础工作中所提供真实的资料,那么企业管理在实施其职能就缺乏有效性。(3)基础管理为薪资分配提供依据。现代大多企业都是采用按劳分配方式计薪,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除了标准、定额之外,还必须要具有原始的记录,为最后核算提供考核与计算的原始依据。(4)基础管理是企业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保证。很多企业里都颁发了规章制度,都是安排时间由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人员组织实施,同时还将企业的规章制度以及生产标准,用法规形式定下来,由管理基础工作人员监督实施,对于改善企业环境条件具有重要作用。

3加强企业基础管理的途径

3.1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体系是加强基础管理的前提,既是行业管理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1)制定计划,提出方案。企业除了有自己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外,还要据此制定管理制度年度工作计划,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将当年需要制定的管理制度,按制度名称、起草部门、具体负责人、主要解决的问题、起草和颁布的时间进度等项列表,经批准下发执行。具体每项制度的提出既可是企业领导,也可是业务部门。(2)调查研究,搜集资料。管理制度由企业负责实际工作的业务部门起草后,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和分析研究工作。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过程,就是对拟规范事项及其管理规律的深化认识过程,只有分析清楚问题,研究出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制定出好的规章制度。(3)编写草案。编写草案是企业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在认真分析研究收集到的各种情况和资料的基础上,拟定管理制度的编写提纲。起草具体条文,要按确定的内容,用准确简明的文字加以表述,注意各章节条文之间内容的协调性、表述的一致性。(4)征求意见。针对各部门的各项日常工作,制定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制度,在各项制度的建立上,积极采纳各个部门和单位的不同合理建议,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及主人翁责任意识,共同讨论制定。起草部门要认真收集、分析所提的意见,并对草案进行反复修改,对不宜采纳的意见要进行反馈或协商。

3.2引入PDCA循环法进行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提高基础管理的质量。PDCA循环法,即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计划环节通常包括找出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主要原因和制定对策;执行环节是按照已制定好的对策严格进行实施;检查环节是检查执行环节所取得的效果;处理环节是制定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并提出遗留问题以及下一步的打算。然后,继续回到计划环节,循环往复,从而不断地改进生产质量。将PDCA循环法应用到公司基础管理工作中去,贯穿全过程,不断提高基础管理的质量,使基础管理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

.3落实管理职责。落实管理职责是加强基础管理的核心,一个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否能行之有效,关键在于执行。责任制是规定企业内部对各个部门、岗位的工作范围、应负责任及相应权力的制度,其落实目的在于对企业员工进行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每个部门和岗位的任务和要求,把企业中千头万绪的工作同成千上万的人对应地联系起来,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企业管理制度即使制定得非常完善,如果不能执行也是一纸空文。企业管理者一定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遵守和执行企业的管理制度,为员工做出表率。同时要明确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部门,及时发现执行中的问题,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3.4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保证企业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作。人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企业的管理体系构筑好了,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管理职责明确了,还需要员工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水平,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管理体系的正常运作。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抓好思想教育是根本。企业的经营者要通过教育和引导,从为什么要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入手,从如何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展开,使员工逐步认识企业的管理目标、要求和方法,使他们懂得如何使自己既适应市场运作的要求,又符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要求,真正从传统的管理理念中解放出来。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抓好职工文化技术培训是基础。要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职工培训规划,引导员工科学设计职业发展生涯和发展方向。通过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来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3.5建立现代考核体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绩效考核不是孤立的,它与企业的管理基础、组织结构、人员素质和企业文化存在密切的联系。绩效考核是对工作任务的考核,要实行绩效考核,首先应该明确各岗位的职责职能定位,再结合企业实际,设计出基于岗位类别的绩效考核方案。在考核内容设置上,要分清轻重缓急,把企业的主要工作和重点工作作为考核的中心内容。对重点工作的考核,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工作部署,按照职责分工,实施分类管理。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激励机制。绩效考核的目的是改进绩效、推进工作、提高效率,只有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企业绩效才能得到改进。在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上,不仅仅要对绩效差的员工进行惩罚,更要对考绩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探索出晋级、加薪、培训等多种正面的多元化激励措施,以正面激励为主、负面激励为辅,合理运用考核结果,使绩效考核与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这样才能取得员工对绩效考核管理的最大支持,发挥出绩效考核的强大作用。

4结束语

企业基础管理涉及的多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最常见、最烦琐、最枯燥的工作,比如,日常事务、制度清理、档案管理、原始数据收集和统计、归纳总结等,不容易出成绩。因此要提升公司基础管理的水平,需要转变观念,提高对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企业倡导加强基础管理,使更多相关人员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陈春雨,梁春梅.试论企业基础管理的含义[J].科技资讯2009(12)

[2]林少田.关于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思考[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09(2)

[3]孙立军.关于建立企业基础管理创新机制的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16(07)

[4]李敏.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