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加强教育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加强教育管理

陈书宏

陈书宏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安石镇中心小学535327

农村大约50%的“留守儿童”及隔代教育管理的出现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难度,这需要学校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学校要求教师根据“留守儿童”档案,随时跟踪调查,关注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困难的“留守儿童”要实实在在地进行帮扶。

我将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是不容易发觉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性格孤僻内向。2.有自卑心理情绪。3.产生反抗或逆反心理。4.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这些孩子因心理与教育出现问题,已构成社会治安不稳定的因素。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可见,对他们的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1.受缺乏父母之爱的影响。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避风港,家庭的温暖是孩子们成长的必要条件,父母是孩子的靠山,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往往感情脆弱、性格懦弱、性情孤僻、行动粗暴、缺乏同情心。如果这些学生不能洁身自爱,很容易变成一个心理不健康、思想不端正、缺乏集体感的“后进生”。

2.受祖辈溺爱的影响。与缺乏父爱母爱正好相反,“留守儿童”又过多地受祖辈的溺爱,走上了另一个极端。由于父母不在家,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这些老一辈的人,无论教育思想还是教育方法都无法跟上形势的要求。同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往往都溺爱或袒护这些留守儿童,使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缺乏约束的小皇帝心理。

3.受不成熟“自我认定”的影响。“自我认定”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判断与评价,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正确引导,往往会产生不成熟的“自我认定”。例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便认为自己脑子笨;有些学生一开口说话就面红耳赤、结结巴巴,便认为自己表达能力差等等。

4、受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大中专毕业生找工作难的现象,部分学生和家长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留守儿童”看到父母挣了钱回来很风光,而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却在家待业,便产生了不如早点结束学业外出打工的想法,表现在学习中就是“人在教室心在外”、“三日打鱼两日晒网”,对学习产生了厌恶心理。

5、受过分依赖学校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有“反正子女交给你学校教育,你们给我教好就行了”的思想作祟,他们只看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却不知道家庭教育同样重要。在农村有些地方赌博风、迷信风盛行,有些大人不知其害,甚至让子女参与其中,严重地污染了子女的心灵。

6、受社会偏见的影响。由于“留守家庭子女”的特殊性,他们往往会遇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认为他们缺乏家教,从而受到一些孩子的恶意歧视、教师的冷落等,这些社会偏见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平等对待,不给留守儿童贴“坏标签”。对留守儿童,我们不能给他们贴上“差生”的标签,只看到他们的短处而见不到长处,这样就挫伤了他们进取的积极性。对待这些学生要从“短”中发现他们的“长”处,并给这些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他们在认可、赞扬和尊重中树立起自信。这样不给学生贴否定性“标签”,而是利用肯定性标签作正向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发展特长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建立起自信,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倾注真情,为农村留守儿童撑起爱的蓝天。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是儿童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是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的催化剂。留守儿童由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平时受的批评较多,往往有自卑心理,如果还经常用批评的方式去教育这些学生,结果会事与愿违,甚至出现顶嘴或出走、退学的现象。我们要改变学生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就应该用爱心去教育转化他们,忌用“死不悔改”、“不可救药”等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言语,对他们更应该倾注真情,让爱心像清泉一样浇灌留守儿童干涸的心田,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方蓝天。

3.搭建平台,解开留守儿童的心结。由于留守儿童大多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又无法得到家长的关注和引导,而现在的监护人往往都只关心生活,不关心心理的需求,因此容易发生心理障碍。为及时了解、排除这些心理障碍,教师在班级开设了“悄悄话信箱”,建起了“心灵驿站”,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与学生“结对子”,帮助解开心灵的疙瘩;还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关爱留守学生的主题班队会,为提高心理素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4.家校联系,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虽然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但我们可以与他们的监护人取得联系,学校也相应地建立起“家校互访制度”和“家校联系卡”,不定期举办“家校对话会”。我们还可以与留守儿童的父母通过电话等通讯联系,把平时孩子在校的表现告知他们,提醒他们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工作再忙,也应该抽空和孩子打打电话、聊聊天,定期回家看看孩子,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由此可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让我们共同关注留守儿童,让我们像知时节的春雨,用真诚的爱去滋润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田;用热情的火去点亮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灯,去收获更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