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厂设备管理维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析水厂设备管理维护

胡洭铭

东莞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523000

摘要:为确保水厂安全运行,做好设备管理是关键。根据我公司对水厂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从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完善设备档案、抓好精细化管理、加强职工培训学习方面简要阐述了设备管理工作。设备管理是对企业主要生产设备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全过程实行的综合管理。科学的设备维修管理可以充分发挥设备的性能和潜力,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损耗和故障,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以下就以水厂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几个方面分析。水厂设备种类繁多,其中有泵类设备、阀类设备、电器设备、加氯设备、工艺池、起重设备、安全设备、化验设备和管理设备等。泵类设备中主要有离心泵机组,真空泵机组,加矾泵;电器设备中主要有各类高低压配电柜,动力配电箱,变压器;阀类设备中现有各类口径电动阀门;加氯设备中有加氯机,真空调节器;水射器;工艺池主要有反应池,沉淀池,滤池,清水库。

关键词:水厂;设备管理;维护

引言

设备是水厂生产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水厂生产具有流程式、不间断的特点,对设备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建水厂大量采用以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紫外消毒为代表的深度处理技术,且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技术含量明显增加,设备管理的难度日趋复杂,设备管理工作在水厂建设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设备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只有在设备管理组织机构、维修管理模式、人员队伍建设、引入新的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坚持强化管理和创新力度,才能与现代化水厂先进的设备条件相匹配,才能适应现代化水厂对设备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一、做好水厂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加强设备管理

1.1推行切实有效的设备点检管理

水厂水平提高后,运行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就是巡视点检。在设备点检管理方面,我水厂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在点检标准制订方面,设备技术人员创造了以“看、闻、摸、听、测”为内容的模块化文件编写形式,针对某台设备都要明确看什么、闻什么、摸什么、听什么、测什么以及相关标准,理顺了点检标准编写思路,提高了文件编写效率和质量;二是在文字版点检标准基础上,结合目视化管理思想,制订了图例式点检作业指导书,并张贴在现场指示牌上,点检点位置、点检内容和相关标准等一目了然、通俗易懂,对点检工作的指导性更强;三是贯彻由运行班组、设备管理人员和专业厂商参与的“三位一体”的点检制度,同时厂级领导不定期抽查监督,做到了全员参与;四是引入电子巡更系统,实现智能量化点检,充分发挥科技手段对点检工作的记录和监督作用,及时发现漏检人员和漏检项目,保证了点检工作的常态化。

1.2采用目视化管理工具改善设备管理

目视化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而又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活动的一种科学方法,它以公开化、透明化为基本原则,尽可能地将管理者的要求和意图让大家看得见,形成一目了然的效果。在设备现场管理实践中,我们广泛采用了这种目视化管理方法,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借鉴目视化管理思想,摒弃了文本式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规程,制订了图例式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规程(俗称“傻瓜书”),优点是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有许多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操作,可以用一张或几张图片加上简单的说明来形象、客观的表现出来,可迅速提高运行人员操作技能,落实日常维护保养任务,实现了设备操作和保养的规范化管理;二是仪表目视化管理。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生产参数在线仪表被广泛使用,仪表数量众多、运行参数各异,通过目视化管理方法将仪表参数低值、正常值、高值用不同颜色标识,做到了一看便知正常与否,帮助运行人员迅速判断故障;三是实现了工具的形迹管理。如氯瓶间更换氯瓶工具使用频繁,摆放杂乱无章,通过使用婴儿垫做工具的行迹管理(影子图),不仅提高了工具的取用效率,还很容易发现工具是否缺失,提高了更换氯瓶的安全性;四是管道标识的目视化。水厂管道和阀门众多,氯气、氧气、臭氧、压缩空气、工艺水、在线仪表采样水、设备服务水、冷却水等管路相互交错。由于没有标识,在设备操作切换和检修时,即使对现场管道来龙去脉较为熟悉的人,也往往需要在操作前仔细查看,不仅浪费了时间,也存在操作的风险。通过管道标识工作,将管道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标明介质名称和流向,做到了一目了然。

二、设备维修管理

⒈设备维修的内容

⑴日常保养: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紧固、防腐和安全检查。

⑵小修:通常只需修复、更换部分磨损较快和使用期限等于或小于修理间隔期的零件,调整设备的局部机构,以保证设备能正常运转到下一次计划修理时间。

⑶中修: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修理或更换主要零部件与基准件,或修理使用期限等于或小于修理间隔期的零件,同时检查整个机械系统,紧固所有机件,消除扩大的间隙,校正设备的基准,以保证机器设备能恢复和达到应有的标准和技术要求。

⑷大修:通过更换、修复其主要零部件,以消除有形磨损,恢复设备原有精度、性能和生产效率而进行的全面修理。

⒉设备维修模式

⑴事后维修:一是对设备实行故障发生后的维修;二是对事先无法预知的突发故障的修理。事后维修是最原始的维修模式,但它的维修费用最低,在一些设备中采用是比较经济有效的,所以事后维修还占有很大比重,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会消失。

⑵预防维修:是指对重点设备,以及一般设备中的重点部位进行的预防性维修活动。预防维修是根据设备修理历史记录,估计零件使用期限和定期检查、直观检查有关零件的情况来确定设备是否修理的一种维修方法。预防维修是城东水厂现阶段重点设备中、大修的主要模式。

⑶预知维修:在掌握现场设备运行状况情况下尽量延长设备各部件在规定周期内的使用寿命,提高在用时间,降低维修成本,做好寿命周期费用最佳。现在国内外先进的企业已逐步的由预防维修向预知维修发展,在目前受技术和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水厂还未实行预知维修,不过随着先进管理技术的引进和设备投入的增加,预知维修模式将必然纳入水厂的设备管理中。三种维修模式不存在熟优熟劣的问题,只是依据设备维修因素及维修费用加以考虑。因为任何一种维修模式都有其适应性,这就要满足现实,客观实际的做到维修定位。

⒊维修设备定位

⑴设备定位:根据企业生产的性质和对设备在生产中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类,定位分为三种设备:①重点设备;②重要设备;③一般设备。划分设备的条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①对生产的影响;②对产品质量的影响;③对维修费用的影响;④对安全及环境的影响;⑤是否有备用设备等。

重点设备:离心泵机组(含配套电机)、高低压配电柜、变压器、真空调节器、工艺池。

重要设备:安全设备、起重设备

一般设备:除重点设备和重要设备以外的其它设备重点设备和重要设备实行预防维修,一般设备实行事后维修,这样既可以提高设备维修的经济性,又有助于解决使用与维修之间的矛盾,增强设备的维修实用性。设备类型的定位是做到知己,是维修模式选择的前提与基础。

三、优化设备管理机构

设备管理的组织机构极为重要,一切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的运用都必须通过组织机构才能得以实现,它影响与决定水厂设备管理的运作效率与效果。传统的水厂大多采用工段制运行管理模式,即:以工段为界限划分设备管理的责任范围,工段是设备管理的主体,生产则由厂级调度负责。随着自动化设备的大量使用,许多现场操作可在上位机SCADA系统中实现,加药量、加氯量等重要参数实现了流量配比或PID闭环调整,重要设备也实现了自动启停或上位机远程控制,生产所需要的运行人员不断减少。在此背景下,横班制运行模式应运而生,成为大势所趋。工段制主要强调的是以工段为界限的设备责任制,横班制主要强调的是以发挥中控职能为主的生产责任制。现代化水厂在由工段制向横班制转换过程中,设备职能弱化、生产职能上升,迫切需要优化和调整组织机构,整合人力、专业、技术等优势资源,建立强有力的厂级设备部门和设备管理队伍,尽快解决运行模式转变带来的设备管理弱化问题,并强化自控、在线仪表、电气等非传统维修优势项目的集中统一管理。同时,做好运行人员分流、增加维修人员比重,以适应现代化水厂对设备管理的新要求。可喜的是,一些水厂已建立起较为先进的设备管理机构,不仅成立了设备室或维修班等专职部门,还根据现代化水厂设备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特点,对维修部门进行了细化,成立了自控仪表班、机修班、电气班等专业部门,实现维修人员的优化配置,迈出了设备专业化管理的第一步。

四、结语

提高水厂设备管理维护水平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系统性思维。同时,设备管理终究是一门以技术管理为基础的科学,需要不断更新设备管理观念,加大技术管理力度,增强设备维修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彭文.加强施工企业管理的若干思考[J].煤炭企业管理,2002(3):53-54.

[2]李惠英[1].德国自动化水厂设备管理制度简介[J].城镇供水,2010(3):92-94.

[3]周毅民[1].谈职工培训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山西建筑,2015,41(18):237-238.被引量:1.

[4]张洪仁[1].水电工程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J].四川水力发电,2006,25(A02):131-133.被引量:4.

[5]张晓娟[1].加强设备管理确保安全供水[J].城镇供水,2010(5):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