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重症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79例

/ 2

中药治疗重症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79例

刘宪鸣

刘宪鸣(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福建泉州362000)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更年期功血),是更年期妇女常见病之一,患者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上至绝经前后妇女,在临床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不规则,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妇科检查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本病由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功能失调所致,属中医学“崩漏”范畴。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补脾益肾、固冲摄血,自煎治疗重症更年期功血79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所选择病例均符合《妇科疾病诊断标准》的要求,即≥40岁至绝经前后,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经期延长致贫血(血红蛋白低于90g/L),B超、妇科检查排除肿瘤,内膜活检呈不同程度的内膜生长过长。

1.2中医辨证经血非时而下,或量多如注,或量少淋漓不净,色淡质稀,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腰膝痠软,纳呆便溏,少便清长,舌淡苔薄润,脉沉细无力。属脾肾两虚型,符合1988年国家管理局制订脾肾两虚型崩漏诊断标准。

1.3一般资料99例病例均来自我院中医妇科门诊,依据患者意愿分成加味举元煎组(治疗组)79例,安宫黄体酮组(对照组)20例。发病年龄:治疗组41~55岁,平均47.9岁,对照组42~53岁,平均47.3岁。病程:8个月~4年。出血时间:治疗组15~20天16例;21~30天27例;31~40天24例;40天以上12例。对照组13~20天4例;21~30天9例;31~40天5例;40天以上2例。血红蛋白:治疗组低于60g/L7例;61~70g/L34例;71~80g/L30例;81~87g/L8例,平均(70.49±7.4)g/L。对照组66~70g/L10例;71~80g/L6例;81~88g/L4例,平均(73.25±6.84)g/L。两组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及观察方法

2.1治疗方法所选99例病例在中医辨证上均属于脾肾两虚,冲任固摄无权不能制约经血而致崩漏。治疗组以补脾益肾,固冲摄血为主。方用自拟加味举元煎:党参、黄芪、山茱萸各30g,白术、续断、仙鹤草、荆芥炭、海螵蛸各10g,炒白芍、补骨脂各15g,升麻、炙甘草各6g,水500ml煎取200ml,每日1剂,每日服2次。加减用药:肢冷畏寒者加炮姜,炒艾叶以温阳摄血;漏下日久夹於块者加三七,蒲黄炭以化瘀止血。出血控制后即给予具有补肾健中固冲任作用的补肾固冲汤(见《中医学新篇》)加减以善后。药用党参、白术、砂仁、大枣、当归、熟地黄、枸杞、阿胶、鹿角霜、杜仲、菟丝子、巴戟天、续断以常规用量,每周期服药20天。对照组采用孕激素内膜脱落法:安宫黄体酮片4mg/d,每日3次,共5天,停药后撤退性出血量多者用丙酸睾丸酮25mg/d,共用药3天。若停药10余天才有撤退性出血者,则在周期21~26天给予安宫黄体酮10mg/d。两组病例血红蛋白低于70g/g者用力勃隆3片,每日3次,共30天。

2.2观察指标两组病例均于治疗前后各进行血红蛋白指标检查,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并停药3个周期后进行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的经期、经量、症状体征、血红蛋白等比较。

3治疗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止血疗效判定。

3.2两组治疗期间阴道止血天数比较两组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3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数值比较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3.4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两组临床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4讨论

更年之期,“七七”之年,肾气自然衰退,天癸将竭,需要脾胃源源不断地散精,籍后天以资先天。“冲脉隶于阳明”,半百之年,“太冲脉衰少”,脾气亏虚则肾气势必不固,冲任更加失约遂成此疾。在治疗上由于其卵巢机能衰退,已无法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故应以止血为主,预防复发,使之顺利进入绝经期。举元煎出自于《景岳全书》,是治劳累过度气虚不能摄血,而致出血日久,量多质稀,面色苍白,少气无力之证。具有健脾益气,摄血固冲的作用。笔者在举元煎的基础上加入补肾温肾止血的山茱萸、续断、补骨脂,据现代药理分析,补骨脂具有明显的缩短出血时间,对子宫有明显收缩作用;仙鹤草能增加血小板数量,提高血小板黏附性、聚集性;散瘀止血的荆芥炭,据药理分析荆芥炭可使出血时间缩短77.7%,及养血敛阴的炒白芍。使得全方具有补脾益肾、固冲摄血之功。其止血作用较举元煎更为迅速有效。对于更年期功血,止血只是治其标,更重要的是预防复发,故笔者在出血得到控制后,即采用具有补肾健中固冲的补肾固冲汤以善后复旧固其本。其方中以党参、白术、砂仁、大枣补脾统血,当归、熟地黄、枸杞子、阿胶、鹿角霜养血益精补冲任,杜仲、菟丝子、巴戟天、续断补肾调固冲任。故能获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来佩琍.妇科疾病诊断标准.科学出版社,2001:320.

[2]郑筱萸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