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与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与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对比

徐伟吴福林陈暑波杭猛过雪丹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雷替曲塞对比卡培他滨联合伊立替康治疗使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后出现耐药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4年3月—2015年4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是晚期直肠癌使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后出现耐药的患者,随机分成于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耐药后采用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的对照组(30例),与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产生耐药性后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化疗的观察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随访观察患者生活质量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为5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的为35%,差异显著(P<0.05)。随访调查后观察。结论:晚期结肠癌使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产生耐药后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化疗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可耐受,值得推广[1]。

【关键词】晚期结直肠癌;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8-0054-02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甚至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常见的结直肠癌的主要采用手术的方式,实现肿瘤的切除,并配合化疗。为了明确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治疗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后出现耐药的患者的疗效,本次研究从2014年3月—2015年4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直结肠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是晚期结直肠癌后使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后出现耐药的患者,随机分成于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耐药后采用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的对照组(30例),与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产生耐药型后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辅助化疗的观察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4年3月—2015年4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直结肠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是晚期结直肠癌使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后出现耐药的患者,随机分成于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耐药后采用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好的对照组(30例),与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产生耐药后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辅助化疗的观察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的年龄处于43~75岁,平均年龄的(61.5±2.3)岁。对照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处于45~72岁,平均年龄为(60.5±3.2)岁。

1.1.1纳入标准(1)使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后出现耐药的结肠癌患者(2)ECOG评分0~1分(3)患者知情,并配合研究。

1.1.2排除标准(1)患者不能配合的研究;(2)患者具有严重的内科疾病或急性感染;(3)患者血象、肝肾功能等均有异常。

1.2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实施伊立替康+卡培他滨化疗,观察组采用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化疗。

(1)给药方法: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辅助化疗,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180mg/㎡,同时给予卡培他滨1000mg/㎡进行服用,且一日两次,连续服用14天,三周重复,并保障患者的正确的服药时间服药,保障用药质量。观察组:采用康联合雷替曲塞化疗,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180mg/㎡,保障滴注时间,滴注完成后,雷替曲塞2.5mg/㎡,滴注15min以上,其中3周为一个周期。

(2)治疗中的注意事项:每次化疗之前需要对患者的血、尿等常规检测,并对患者生命指标进行监测,并清晰记录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3]。

(3)患者辅助化疗时和化疗结束后,需要定期的对肿瘤进行复查,通常情况下,复查时间定为3个月。复查肿瘤时,主要采用的盆腔B超或是CT等复查方式,如果患者化疗后出现咳嗽、腹痛或是消瘦等现象,需要及时的通知医生,并进行复查。

1.3观察指标

根据治疗后的总有效的进行评价,采取SF-36生存质量表对患者的相关生活指标对患者术后的进行评价,采用随访调查的形式,对患者的健康感觉、睡眠质量和生活满足等指标进分析,其中评分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成的正比。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与生活质量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为5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的为35%,差异显著(P<0.05)。随访调查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感觉(105.2±2.1)、睡眠质量(9.8±2.2)和生活满足感(25.2±3.2)等生活质量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健康感觉(85.2±3.1)、睡眠质量(5.6±2.1)、生活满足感(15.3±1.2)(P<0.05),详见下表。

2.3远期疗效

随访截止到2016年7月,30例患者中有10例死亡,20例仍存活。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6个月(95%CI:4.963~7.037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不小于11.5个月。

3.结论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癌症,近年来,人们受到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以及生活方式和生活无规律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结直肠癌会给患者的带来严重的痛苦,不但给患者造成大量的经济负担,还会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针对结直肠癌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案是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对肿瘤进行切除,并配合化疗,实现对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为54%,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的为35%,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采用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具有一定得疗效,而且还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患者具有较好的接受性,患者具有较好的依从性,从而使得治疗效果和治疗治疗可以得到提升,效果切实有效,改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5]。

【参考文献】

[1]王清波,李晟,冯继锋,等.贝伐珠单抗与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及多线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6):121-124.

[2]潘旋,郭仁宏,孙宁,等.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5(18):12-14.

[3]周建红,李桂生,李高峰,等.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在晚期结直肠癌二线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5):555-557.

[4]鲁小敏,刘晓岗.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治疗晚期结直肠癌30例临床观察[J].交通医学,2015(1):56-58.

[5]王俊斌,吴穷,邹维艳,等.雷替曲塞或氟尿嘧啶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2014,41(12):1335-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