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致病因素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致病因素浅析

聂慧曹丙涛

聂慧曹丙涛(新汶矿业集团公司禹村医院山东新泰271213)

【中图分类号】R71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8-0082-02

【摘要】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CandidiasiS,VVC)是一种高发的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其典型的临床症状为外阴阴道痊痒、红肿及豆渣样阴道分泌物。在十二个月中发作4次或4次以上有症状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称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ecurrentvulvovaginalCandidiasisRvvC)有文献报道大约3/4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发作,这些女性中大约有一半人会反复发作,接近5%的VVC患者会发展成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RVVC虽较VVC少见,但在育龄期妇女却不少见,因其经常发作,又久治不愈,对妇女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有很多研究显示RVVC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婚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人。

【关键词】阴道念珠菌病致病因素

引起RVVC反复发作的因素很多,目前对RVVC发生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妊娠、运用广谱抗生素、未控制的糖尿病、饮食、个人卫生、性行为、避孕工具等。比较确定的因素如妊娠、运用广谱抗生素、未控制的糖尿病等;尚有争议的因素包括饮食、穿衣习惯、个人卫生、避孕工具、性行为等。通过问卷调查对RVVC患者个人信息如年龄、文化程度以及抗生素使用、感冒频率、阴道冲洗、卫生习惯、既往孕产史迹使用抗生素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感冒频率(p=0.010OR=4.444995%CI=1.3636-14.489),抗生素使用频率(P=0.003OR=2.223795%CI=1.0468-4.7234)是RVVC的危险因素。内裤材质棉质(B=—1.02204p=0.006OR=0.35986195%CI0.171412-0.755491)没有其他阴道炎病史(B=一1.5666p=0.01OR=0.208795%CI=0.0631-0.6900)属于保护因素。现分析讨论如下:

1危险因素

1.1抗生素使用

一方面大量口服广谱抗生素可抑制细胞对糖的利用率,破坏正常菌群的平衡,造成酵母菌过度生长。在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女性,其阴道白念珠菌的增值率可增加10-30%。乳酸能干扰念珠菌粘附,抑制酵母菌的增生和出芽,抗生素大量运用还可使阴道乳酸杆菌浓度明显降低而导致菌群数目增加及菌落高频转换现象,自发形成毒性菌株,引发症状性阴道炎的复发。其他研究也证实了长期运用抗生素可引起RVVC。另一方面不正确的使用抗真菌药物也是RVVC的危险因素。很多妇女在没有到医院确诊的情况下仅依据主观症状就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果药量不足、方法不当或疗程不够可使念珠菌的菌丝依然存在,从而导致RVVC发生。本课题研究发现抗生素的使用频率是RVVC的危险因素。特别是使用抗生素频率在三个月内的患者更易发生RVVC。本调查中同时也对抗生素使用的时限、抗生素使用的方法、及发病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做了调查研究,以上因素对RVVC发生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

1.2感冒频率

本调查中发现感冒的频率是RVVC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考虑感冒频率影响RVVC的发生与感冒后使用抗生素及免疫因素两方面有关。很多妇女在患感冒后常自行购买抗生素且使用不规范,而滥用抗生素已被证明是RVVC的危险因素。同时患感冒频率高的患者,其自身的免疫情况也有变化。RVVC反复难治的原因有两种理论:一是频繁再感染;一是由于上次发作后未将致病菌完全消除而再燃。两者均与宿主免疫有关。有研究认为RVVC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阴道局部的免疫缺陷导致。steele等的研究进一步证明抗念珠菌免疫在阴道局部主要是由阴道内皮细胞介导的。考虑感冒频率高的患者发生以上的免疫变化从而导致RVVC发生。感冒影响RV\/C发生的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2保护因素

在本调查研究中发现内裤材质为棉质(B=-1.02204p=0.006OR=0.35986195%CI=0.171412-0.755491)和患者无其他阴道炎病史(B=-5666p=0.01OR=0.208795%CI=0.0631-0.6900)是RVVC的保护因素。阴部局部皮肤温度、湿度增加有利于念珠菌的繁殖,穿紧身化纤内衣可增加RVVC的发病率。棉质内裤有利于透气、除湿帮助预防RVVC的发生。细菌性阴道病是最常见的阴道炎症,已有研究证明细菌性阴道病是RVVC的高危因素。除外细菌性阴道病,其他的阴道炎还包括滴虫性阴道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及淋球菌感染等。这些感染都可能改变阴道的内环境而增加RVVC发生的机会。本课题发现未患其他阴道炎是RVVC发生的保护因素,这也从反面证明了合并其他阴道病可能增加RVVC的发病机会。

3其他因素分析

3.1阴道冲洗与RVVC

阴道冲洗是应用液体溶液人为进行阴道内清洁的过程。一些对阴道冲洗的研究认为冲洗可以引起盆腔炎、细菌性阴道病、宫颈炎等并发症。一些文献显示,阴道冲洗与VVC的发生有关,原因可能是经常使用阴道清洗液冲洗阴道,打破阴道酸碱平衡,冲掉了阴道内的正常菌群,造成优势乳酸杆菌的大量减少,破坏了阴道的生物屏障,从而给机会致病菌一念珠菌以生长繁殖的机会。另一些研究认为阴道冲洗是RVVC发生的高危因素。在本研究中夫证实阴道冲洗与RVVC的发生有统计学关系,考虑因近年来的健康教育,进行阴道冲洗的妇女人数减少在本次调查中进行阴道冲洗的患者人数占总人数的27%,人数较少。且进行冲洗患者的冲洗频率也很低,多在一月一次左右。

3.2性生活与RVVC

有研究认为性生活频率及性习惯与RVVC的发生有关。口交是RVVC的高危因素,男性性伴的口腔常被认为是RVVC再感染的来源。本调查中未发现性交频率及口交与RVVC发生有统计学关系。

3.3避孕方式与RVVC

口服避孕药与RVVC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认为口服避孕药对RVVC有影响的观点认为考虑避孕药从两个方面发生作用:一是其使雌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刺激念珠菌在阴道内持续存在。一是口服避孕药的致糖尿病作用可能介导了生殖系统的念珠菌感染。在一项回顾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比较了153例RVVC患者和念珠菌培养阴性的正常妇女发现:与阴性对照者相比有更多的RVVC患者在研究期间服用口服避孕药哪。sobel报道绝经期乳腺癌妇女长期口服他莫昔芬平均3.5年后会并发RVVC。相反观点则认为无论是持续应用口服避孕药还是口服避孕药的类型都不会影响阴道念珠菌的检出率。在本调查研究中统计结果认为口服避孕药与RVVC的发生间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在本研究中发现安全套的使用对RVVC的发生无影啊。

3.4其他因素

糖尿病、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缺陷、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等也被认为是RVVC的高危因素。在本调查中未得到足够相关病例行统计分析研究。在今后作进一步研究。

总之,影响RVVC发生的因素多样而复杂,积极找出影响其反复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加以避免和去除对于RVVC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本调查表明感冒频率和使用抗生素频率是RVVC的危险因素。提示在生活中妇女应避免滥用抗生素应同时提高自身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朝晖,廖秦平.妇科及计划生育门诊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流行病学调研.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2(4):223一224.

[2]姚冬梅,蒲德敏,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危险因素分析.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年第15卷第2期60一61.

[3]乐杰.妇产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9-260.

[4]杨慧霞.州洲明道念珠菌病诊治规范(草案).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6):430一431.

[5]白秀娟.83例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心理状况及婚姻质量调查。中国全科医学,2003,6(6):493一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