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护理体会

闫宏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人民医院1559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护理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方法对65例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进行止血治疗,密切观察患儿出血情况,并给予出血时的护理、治疗护理、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治愈率为96.7%,2例经治疗无效行外科手术治疗,随访1~2年痊愈出院者未出现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结论加强护理能提高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可防止再出血。

关键词:小儿;消化性溃疡;出血;护理措施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和十二指肠由于胃酸及消化酶对自身黏膜的消化而形成的溃疡。消化性溃疡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儿童各年龄均可发病,婴幼儿多为继发性溃疡,常有明确的原发疾病,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相近;儿童期溃疡多为原发性溃疡,以十二指肠多见,男孩较女孩发病率高。小儿消化性溃疡常见的合并症是出血,一般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我院近年来经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儿共65例,合并出血16例,现就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9例,女7例,年龄1~12岁。均经胃镜确诊。其中十二指肠溃疡8例、胃溃疡6例,复合性溃疡2例。发病前因发热口服安乃近、APC4例,静推地塞米松1例。临床表现主要有反复上腹痛或脐周痛13例;黑便9例、暗红色血便1例、呕咖啡色物3例,其他症状有乏力、纳差、嗳气、头晕、苍白等,血红蛋白4~9g/L,大便潜血阳性4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阳性7例,阳性率44%。

1.2临床表现

1.2.1原发性消化性溃疡

小儿年龄不同,临床表现也不相同。新生儿多为急性溃疡,无性别差异,出生后24~48小时发病最多,可能与此时胃酸分泌增多有关。多数患儿往往以呕血、便血、穿孔为最早发现的症状。婴幼儿常表现为食欲差,反复呕吐,烦躁不安,以呕血、便血就诊。学龄前和学龄儿童的疼痛部位多位于上腹部或脐周围,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见,与进食无明显关系,且多伴有恶心、反酸、食欲不振、贫血,但呕血、黑便发生率低。溃疡可以自愈或治愈,Hp阳性的溃疡病患儿,根除Hp后复发率很低。

1.2.2继发性消化性溃疡

继发性溃疡多于应激因素或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有关。小儿常见的应激因素有严重的全身性感染、休克、败血症、手术、外伤等。继发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是,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至出现出血、穿孔或休克才被发现,病死率较高。

1.3治疗和转归采用补液、止血、防治感染等综合治疗措施,Hp阳性者口服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1周。有活动性出血者于胃镜下喷洒去甲肾上腺素。16例均于48~72h内出血停止,1周内临床治愈出院。

2护理体会

2.1病情观察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记录24h出入量,观察患儿的面色、口唇及睑结膜色泽,严密观察大便及呕吐物颜色和量。如发现脉搏增快、呼吸急促或尿量少、面及口唇苍白加重等,提示仍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有效措施。

2.2留置胃管16例患儿均留置胃管。留置胃管的目的有:(1)观察出血情况。如引流液由暗红色或咖啡色转为清亮,提示出血停止;(2)清除胃内积血。如出血量大易积聚于胃内,不但影响溃疡的愈合,同时可刺激胃粘膜引起呕吐、腹痛,不利于病情恢复,故应定时清除。在抽取积液时应缓慢,不顺利时可轻轻转动胃管,切忌用力抽吸,以免损伤粘膜或加重出血;(3)胃内注药。活动性出血时通过胃管注入一些药物,常能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我们常选用粘膜保护剂如思密达、止血药如云南白药或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注入后应保留1~2h。留置胃管时应注意根据患儿年龄选择合适的型号,太小易致胃管堵塞,太大可造成操作困难及增加患儿的不适感。一旦胃液转为清亮、胃液潜血试验阴性24h以上即可拔除胃管。

2.3摄取合理营养出血期间应严格禁食,禁食可使胃肠道得到充分休息,利于粘膜的修复。出血停止24~48h以上可试进食,进食过早易致再出血。由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大约需要1周时间。开始进食时量宜小,否则可因胃负荷过大导致腹痛、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同时,进餐次数不宜过多,因进餐频繁可致胃酸分泌增多,不利于溃疡的修复。

食物温软、易于消化,减少对溃疡面的物理性刺激。少食多餐,4~5次/天,定时进食,充分嚼碎,避免刺激性饮食,减少胃液分泌。急性期应用豆浆、牛奶、米汤等。缓解期可食面条、馒头类等富于营养,保证热量。饥饱适宜,勿暴饮暴食。因饥饿时无食物中和胃酸,蛋白酶相对过多,暴饮暴食易损伤胃的自我保护机制。睡前不要进食,避免夜问刺激胃酸分泌过高而诱发溃疡。

2.4心理护理年长患儿常出现恐惧、焦虑等情绪,对留置胃管等治疗措施难以配合,因此需要给予心理安慰,耐心向其解释病情,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此外,家长的情绪对患儿的病情恢复十分重要,应尽可能消除其焦虑心理,取得合作。尤其应使家长对一些特殊治疗如禁食有正确的认识,本组有2例患儿因过早饮食导致再出血,其原因即与家长的认识不够有关。

2.5健康指导不良饮食习惯、长期精神压抑或精神紧张均可导致胃肠粘膜防御功能降低[1]而发生溃疡。此外,一些药物可诱发溃疡,如本组5例发病前曾用APC、安乃近、地塞米松等药物。大量的研究发现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儿童易感,其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2],本组Hp阳性率达44%。如上述因素不解除,消化性溃疡极易复发,因此,出院时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是必要的。主要内容有:(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生冷食物及辛辣食物,少吃零食以减轻胃肠负担;(2)保持稳定的情绪,减轻心理负担,强调老师及家长的作用;(3)慎用APC、安乃近等退烧药,慎用激素;(4)Hp感染主要通过粪-口或口-口传播,有明显的家庭群集性[2],因此应强调饮食卫生、在家庭内实行分餐制等,以减少感染机会;已感染Hp者应遵医嘱积极治疗。

参考文献:

[1]杜嗣廉,郑明新.小儿胃肠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1-52.

[2]许春娣,陈舜年,徐家裕.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儿科杂志,1999,(3):308-309.

作者信息: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人民医院闫宏15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