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黄名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黄名朗

黄名朗

湖南省宜章县第八中学黄名朗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变的具体、生动,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自我心理需要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一、例题生活化,体验、感受数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利用亲身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每一个人的直接经验。这直接经验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要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领域,是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教学活动中,我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让学生从多方面的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人教版讲解轴对称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对称现象无处不在,请同学们从生活中找出对称的例子?

学生甲:北京天安门城楼

学生乙:二扇门。

学生丙:蝴蝶。

学生丁:一双手。

……

无论学生如何发言问题,都应该给予肯定、表扬,不能强求学生使用统一答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自身的生活需要,设计问题,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学习,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从而学会解决数学问题。

二、导入生活化,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把握好新旧知识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我在教学“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时,先用投影器出示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BC=DC。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AB和AD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角平分线。然后抽去平分角的仪器,留下一个角平分线的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三、练习生活化,提高操作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例如,学习“用扇形图描述数据”后,我让同学们统计本班学生最喜欢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的人数,并绘制出扇形图,从中得出什么启发?这样便把课内外紧紧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鼓励学生留意生活中的数学,做好数学日记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写日记,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问题,让生活问题数学化。例如:本班一次测试后数学成绩,可以绘制出频数分布直方图;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圆等有几条对称轴”,……。数学日记使学生更广泛地接触到现实生活,更细致地观察了现实生活。数学日记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培养了他们运用数学的意识,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积极的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即数学来自生活实际,数学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