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患骨科护理实践经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老年病患骨科护理实践经验

闫学晶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矿业精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154600

【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在老年病患骨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与实验组各取患者7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目标式护理。结果:对照组显效率57.33%、总有效率89.33%低于观察组72.00%、98.67%,无效率10.67%高于观察组1.33%,观察组康复锻炼时间(2.5±1.0)d、住院时间(17.2±5.1)d、最后1次复查距手术时间(4.0±0.7)月低于对照组(4.8±1.2)d、()d、(4.3±0.5)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老年病患,以舒适、安全、自我管理为主要目标,给予目标式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增进治疗效果,改善长远预后。

【关键词】老年人;骨科;临床护理;护理干预

老年是骨折、骨病高危人群,因组织器官功能退化,治疗难度大、易并发、康复时间长,同时又因多合并有各种合并症,治疗与护理还需兼顾合并症,护理内容愈加繁琐,发生护理差错的风险较高。因此尽可能提高患者及其家属自我管理能力非常必要,有助于减轻护士工作量,落实基础护理,进而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我院尝试围绕健康教育,给予骨科老年患者护理干预,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老年住院患者150例,其中男83例,女67例;年龄60~89岁,平均(65.2±2.3)岁。四肢手术内固定47例、关节置换术103例。纳入标准:①均为骨折患者,均需手术治疗;②均有家属陪护,家属认知能力与依从性良好;③非危重症,择期手术,手术均获成功;④患者未合并恶性肿瘤、脑卒中等致死性疾病,如骨科疾病为主症。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与术式类型、家属陪护情况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择期期间疾病控制护理(创伤换药、体位护理、床边检查护理等),围手术期护理(如术前访视、麻醉护理等),治疗护理(引流、更换敷料、用药等)。康复训练指导(创伤肌群锻炼、日常活动康复训练、支架辅助训练等),并发症预防护理(协助变换体位,伤口护理),常规健康宣教(石膏自我管理,禁忌与注意事项),饮食管理(注重高营养、高蛋白、易消化饮食,有条件者可给予食疗),生活护理(更换衣裤、穿山用品,引尿,皮肤护理等)。

1.2.2观察组

患者主要需求为舒适的感受、保障治疗安全、尽可能的掌握自我护理方法。

实现方法:①舒适护理,在基础护理已基本成熟的当下,满足患者舒适需求,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意外事件发生风险,保障治疗效果,患者舒适感受一定程度上也代表治疗与护理效果,舒适来源于躯体、心理无不适,受疾病影响较少[1],主要方法为环境控制、丰富生活护理内容、注重心理支持、加强家属与患者联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部分患者家属可能产生嫌弃心理,与患者关系并不和睦,应通过心理暗示、对比法,使家属产生愧疚感,激发其责任感,从力所能及小事做起,逐渐承担生活护理责任;做好晨间、晚间探访活动,使患者感受被尊重、被关心的感受,做好空气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必要的通风;②保障治疗安全:在给予用药、侵入性护理操作、理疗、辅助性康复训练时,均伴有一定风险,应加强监护,注重获取患者主诉,鉴别正常反应与不良反应,及时中止、处置风险活动,同时注重指导家属监护技能,针对伴有合并症患者应特别关注,以避免疾病进展、恶化;③提升患者及家属自我护理能力,应具有效率,尽量节约护理人力资源,注重理论指导实践,循序渐进,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提升患者对治疗的认知,如部分患者对石膏固定家庭护理认知不够,在搬动患者时如何操作,擦浴时应注意事项,如何发现石膏松动、断裂等,应手把手临床指导,不同患者与家属理解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护士应做好心中有数,制定情绪的宣教计划。

1.3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参照《实用骨科学》:①显效:疗效达到预期,如定期复查时X线提示骨折线如期吻合、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如骨折内固定失败;②有效:疗效达到预期,但未达到显效标准,或有可影响康复并发,如肢体肿胀、延期愈合;③无效:疗程延长、疗效未达到预期,或存在严重并发症,如骨折内固定失败[2]。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软件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无效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骨科护理技术性强,技术层面已几近成熟,在护理技术无突破性进展前,缺乏改进空间,而要全面提高护理质量,需花费大量的护理人力资源,综合获益不佳。本次研究,通过目标式护理管理,提升患者及家属自我护理能力,结合舒适护理、风险管理理念,保障院内、院外护理效果,降低并发、意外事件发生风险,进而保障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3]。结果显示,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最后1次复查距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证实早期护理有助于降低功能障碍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本次研究中通过目标式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创造有利于早期康复的身心条件,观察组康复锻炼开展时间早于对照组,也证实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沈克秀.老年患者骨折后并发急性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2):2721-2722.

[2]胥少汀,葛少汀,许印坎,等.《使用骨科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3]刘爱花.骨折手术患者心理状态与需求调查[J].基层医学论坛,2011,(9):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