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浅谈施工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周建兵

四川省第四建筑有限公司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非常关键,不仅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质量,也会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国家政府部门和有关建设单位要重视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监督管理。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并深入探讨了施工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设;混凝土施工

1.引言

混凝土材料在现代工程项目中非常普遍,已成为建筑工程中不容错过的重要建筑材料。在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当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环境,不仅要构建科学的结构施工方案,还要购买符合质量标准的混凝土,并采用正确的方法使用混凝土进行施工。在控制模板施工,浇筑和养护的混凝土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参考建筑工程的建设要求消除建筑项目系统各处存在的施工应用隐患,保障施工安全。

2.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砼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多种。一方面,由于有些施工企业选用的原材料质量不好,造成砼质量较差的情况较多。如今市场上可以选择的原材料种类、品牌非常多,质量也参差不齐施工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可能存在审查不严的情况。从而影响砼的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些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不合理的。不适当的施工技术有时适用于建筑。这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影响很大。技术不恰当,会造成砼的强度降低,甚至减弱结构域的整体性。另外,由于一些建筑工人的运作标准化不足,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也有所下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3.建设项目混凝土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3.1技术准备工作

在建设工程中,必须在混凝土施工前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对建筑设计图纸进行全面审查。工程项目管理团队可以邀请监理机构、业主,施工方以及设计团队共同组成专项小组,对设计图纸的安全性与可实施性进行综合的考量,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解决方案。进行审查时,应对工程设计变更处进行重点核查,最大限度的避免因设计变更而对后期施工产生的不利影响。确保施工团队已经对施工流程及内容已经全面掌握,对于后浇带及施工缝等特殊区域也可以妥善处理,保障工程质量。

3.2混凝土材料准备

在化学性质方面,混凝土是通过混合多种材料而不是单一化合物形成的增强性能和粘合性的混合物,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水泥是一种混凝土胶结材料,其强度与混凝土的质量直接相关。选择水泥时,需要专业人员对水泥矿物进行专业化学分析,并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对所得数据进行分类。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有助于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并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另外,由于市场上混合物的化学性质复杂多样,腐蚀性物质腐蚀水泥的问题可以很好地解决,因此需要一起使用水泥和混合物。配制混凝土的原材料确定后,还得严格挑选外加剂。外加剂不仅可以确保各材料混合的高密度性能,还可延长后期投入、控制混凝土硬化的时间,增强使用耐久度。

4.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4.1控制混凝土生产

当施工单位准备施工用混凝土材料时,应首先控制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特别是水泥的质量。选择具有适当强度等级的波特兰水泥,并使用该项目中同一制造商生产的建筑材料。在控制材料的出血问题时,可以减少坍落度与水灰比的比例,并可根据道路和桥梁工程的需要调整水灰比。对于选定的骨料制造商,选定的砾石应具有相对高的强度,并且泥浆含量必须低于1,以从砾石材料中去除杂质。在选择细骨料时,应优选中粗砂,细度模数必须大于2.5。在制备工程混凝土时,根据施工应用的需要,选择高效减水剂,准确掌握混合料的具体用量。预先确定水泥是否会与诸如减水剂的混合物形成不良反应,并且使用高活性混合物。

4.2控制浇筑质量

根据施工项目施工计划进行浇筑施工活动时,应规定浇筑工艺要求,提高混凝土综合治理水平。调整预设进料时间,在混凝土形成初始设定状态前进行进料工作,并用汽车测量混凝土的混凝土坍落度。结合建筑工程系统的结构特点,采用分层浇注施工工艺精细控制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在振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现在应选择振动工具,此阶段不应出现振动过大或不足的情况,采用两种振动施工方法可减少气泡数量。

4.3控制混凝土施工的顺序和工艺

对于具有不同特点的建设项目,施工企业应制定不同的具体施工方案。施工企业应当采用合适的工艺和施工次序。以混凝土浇筑为例。在浇筑前,施工企业应当制定好浇筑方案。所有浇筑工作应当在砼状态良好的时间内完成。在浇筑工作开始之前,施工公司应首先检查浇筑条件。如果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恶劣的天气状况,就会影响工程进展。浇筑时,施工人员应始终注意浇筑混凝土的状态。当发现混凝土被隔离时,施工人员应立即重新搅拌。为了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施工人员还应控制侵入模具的温度。因为浇筑时的温度应力也会对砼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一方面,施工人员可以采取减少水化热的措施。此时,施工中应使用水化热量小的水泥。购买时应避免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因为在进行水化反应时,这种水泥会产生比其他水泥更大的水化热。另外,向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混合物对减少水合热也是有效的。

4.4养护与后续处理

维护工作对于保持混凝土性能很重要,建筑工程不同部分的混凝土养护方法也不同。一些混凝土的特征在于水力特性。新浇筑的混凝土材料将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使用蓄水或浇水维护程序时,应在混凝土发热时使用喷雾保护方法。以此来消除材料表面的色差。拆除模板时,必须提前检测温度,并根据施工区域的天气变化调整维护时间,以控制材料表面的温差。在进行脱模施工任务时,表面会形成气泡或砂型孔,应及时消除质量缺陷问题。混凝土的强度也会影响脱模的施工性能。冷水保存方法不能任意使用。

5.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策略

5.1保证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

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是一种复合材料,包括砂,石,水泥,水等。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应严格控制施工单位。首先,在购买材料时,要确保材料的类型和质量符合施工需求。此外还应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验证。其次,根据材料的性质进行存储,以避免因存储问题导致的性能问题。最后,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对系统进行检查,以提高施工质量。

5.2关注技术管理工作

由于建设项目的混凝土施工工作涉及许多施工技术,主要是振动,浇筑和维护技术。浇筑前,施工人员应了解钢筋的具体分布,确保钢筋比例合理。在浇注过程中,浇注温度应控制在约25度。此外,确保浇注技术的完整性,确保均匀的振动和合理的振动深度。浇注完成后,它也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固化。

5.3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

对施工人员进行充分培训,一直是施工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良好地开展培训、学习活动,对于施工人员了解砼施工流程、加强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施工人员能够对施工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更加了解。从而避免施工操作不规范的现象,减少施工错误。对于施工时使用的设备,施工企业应当对施工人员进行指导,使他们的操作更加规范。施工企业还应当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考察。一方面,要保证他们了解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要保证他们掌握良好的施工技术,在搅拌混凝土时,施工人员应当规范操作

6.结束语

建筑施工不仅需要精湛的施工技术支持,还需要使用符合工程质量标准的优质混凝土材料。混凝土这一施工材料贯穿建筑工程项目的始终,施工工作无论哪个环节技术出现问题,工程系统施工质量都很难得到保障,建筑区域甚至可能形成严重裂缝等缺陷,施工者必须不断累积混凝土应用经验,高效完成混凝土使用任务,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董世威.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防治措施分析[C]决策论坛——地方公共决策镜鉴学术研讨会.2016.

[2]赵争全.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13).

[3]周飞.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山西建筑,2019,45(03):208-209.

[4]崔国华,崔康康,吴海淼,张艳伟,刘健.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端口打磨机器人的压紧力可靠性分析[J].工程设计学报,2018,25(06):647-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