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在本科实习生中的临床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PBL教学在本科实习生中的临床实践

唐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胃肠外科430058

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在本科实习生临床实践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进行整体护理的本科生18名,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名。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应用PBL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在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整体护理的本科生施行PBL教学,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及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使他们更好的实行整体护理。

关键词:PBL教学法;临床本科生;整体护理;能力培养

PBL教学法是基于问题式学习,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通过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结构不良的、开放的),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1]。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更注重培养临床本科生在整体护理实习过程中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快乐中自主的学习。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科对进行整体护理中的本科生实施了PBL教学法,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3年8月~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进行整体护理的本科生1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9名)和实验组(9名)。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学习成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整体护理时间为5周。

1.2方法

1.2.1PBL实施方法①基本过程组织一个小组,本小组成员为10人,组员包括主席1名、记录员1名、其他组员7名均由实验组成员担当,另外包括小组老师1名;第1周让护生熟悉本科室常见疾病及相关知识,提供案例《便血的李老师》中的第一幕(共三幕)并分发资料,资料内容信息量很少,鼓励学生脑力激荡、批判性思维,确定要探索问题的重点;护生分头探索,他们通过图书馆、网络、教科书、临床观察和探索等查阅资料;第2周进行PBL汇报:学生通过PPT、口头报告、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报告各自的学习结果、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并将没有达成一致看法的列为下次讨论的议题之一;填写PBL教学效果相应的评价表;通过第一幕的PBL教学,护生掌握了便血患者的评估内容及方法,熟悉了便血相关体检及辅助检查内容;护生发散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增强,也体现了团队协作精神;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学生对疾病的诊断过早下结论缺乏全面思考的过程,小组老师对此提出了寄语。发放第二幕资料并依此解决每一幕的问题。第5周时在带教老师的监督和指导下,护生按照指定的护理计划和措施自主护理各自分管的患者。②课程时间每周一次,此教学法共施行3次,每次45分钟。③角色与分工主席—维持次序,主持会议,调动气氛,统筹安排;记录员—记录发言者的发言要点、问题并及时归纳、总结;学员—查阅文献,提出自己的看法,积极准备资料并参与讨论;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只是引导者、激励者与促进者而非主导者[2]。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法,实行整体护理。

1.2.2评价方法于第五周课程结束后采用对教学效果的各项评价表对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自我及小组评价、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对于评价内容选取了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改变。

1.2.3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两组教学法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结果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教学法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结果比较

注:t=3.33,P=0.004

即应用PBL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法实习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学生在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评价高于对照组。

实验组学生护理的患者对其评价很高并送来感谢信多封以及多次的口头表扬。

3讨论

3.1PBL教学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PBL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式;它是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选取的案例积聚了胃肠外科专科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促使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此产生很多问题,学生自主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资料,并通过PPT、角色扮演等形式报告各自的学习结果;每次教学的主席和记录员可由不同的小组成员担任,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参与度,组织、归纳、整合以及口头表达等能力增强;小组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在PBL教学过程中学生很积极、踊跃的提问、发言。

3.2PBL教学提高了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PBL教学法帮助学生在掌握书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在学习、实践、再学习的过程中,对临床问题设疑、质疑、解疑,也就是脑力激荡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发展并提高评判性的思维方式和能力[3]。

3.3PBL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PBL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善于捕捉、整合、判断各种信息价值等能力;各种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体性,通过运用多门相关学科内容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直至得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4PBL教学提高了整体护理的质量通过PBL教学,提高了操作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论点更全面深入的掌握;同时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护生能更全面的为其分管的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生的评价很高,他们以写感谢信、口头表扬等不同形式对护生进行了肯定。

参考文献:

[1]李艳,沈园园,郁小路,等.PBL教学法在留学生《护理科研》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1A):80-81.

[2]陈庆章,古辉,王子仁,等.PBL理论探讨及教师的角色认识[J].实用护理杂志,2011(9):103-107.

[3]何英霞,顾沛,陈利群.PBL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影响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4B):10041005.

作者简介:唐晶,女,本科,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