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实践探讨杨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实践探讨杨斌

杨斌张燕

(国网天水供电公司计量室甘肃省天水市741020)

摘要:电力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用电量的增加,电力企业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抄表方式采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不仅工作效率较低,还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浪费。因此,电力企业应该不断的完善电力营销管理模式,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在电力营销管理中,能够显著的提高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工作效率,保证用户用电质量的稳定性,对于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以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实践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力营销管理;应用

现代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电力企业的进步,在电力行业中,各种信息系统的应用,给电力企业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电力企业的用户信息的采集,在传统的电力采集系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而造成管理模式繁琐、工作任务较重以及浪费比较严重等状况。

1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用户用电信息系统的采集,需要采集和分析配电变压器用户的数据和终端用户的数据,还要监控用户的用电情况,对阶梯推行定价,分析线损和负荷的管理状况,实现用电信息的自动抄表,工作人员还要检查用电的错峰和用电负荷,这样才能更好地节省用电成本。为了方便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要建立用户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用户用电系统主站电,传输信道,采集设备电力式的电能表,这样才能对我国电力用户用电的采集。现阶段,我国电网公司信息采集的覆盖率达到4.5%,还没有完全覆盖,建设全面用电信息系统采集,要全面覆盖所有电力用户和管口,采集时,管理人员要全面检测计量装置,监测用户的电量、电压和负荷,对信息进行实时性采集,管理人员准确和及时的为系统提供基本数据,做好企业经营管理,为各个环节提供一定的决策个支持作用,这样不仅为企业提供全面而又准确的信息,还可以实现智能双向互动服务

2电力企业传统的营销管理的缺陷

由于电力企业的发展经过了较长的时间,在科学技术尚未达到一定高度时,传统的用电营销管理模式中主要的抄表工作完全是依靠人工进行,即先将供电的范围分为数量不等的区域,在供电的分区域或是分所进行抄表,并将抄表的信息全部汇总,最后集中通知用户用电状态及缴费的情况。该类用电营销管理模式较为落后,事务繁重,各项事务分开进行,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进行该类信息的收集及维护管理,包括公变、负荷建设、低压集抄等方面,且由于是人工进行,工作量大、效率有限,工作出现失误的概率较高,且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及责任心等有较大的的区别,电表出现异常情况,或者用电自私改装等情况无法及时发现,对于偷电行为无法找出有效的证据等。各类电力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实时性等无法保障,也尚未形成针对用电量大的用户的电费管理及回收机制,该类用户的信息的变化难以掌握,电费回收有一定的难度,从而导致了较大的损失。

3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

3.1自动化抄表结算

现阶段,国家大部分地区的电力企业仍然采用人工抄表的方式,需要抄表人员亲自到用户住宅等地区进行抄表,严重降低了整体工作效率。此外,人工抄表后,将抄表单贴在电表上,用户一旦没有及时查看,就有可能造成表单丢失,也会对电力企业的电费回收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通过建立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对用户的各种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并且分时段进行分类,其中包括对用电、供电和售电等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收集,自动化的抄表结算,提高了用电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自动化抄表以后形成的表单可以通过短信的方式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中,不会造成信息丢失,并且能够保证通知的及时性,除了自动抄表外,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还能够对电量、电费进行计算。比如,某电力企业让信息采集系统和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心建立连接,并且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加快了企业的一体化管理进程,电费信息通过信息采集系统生成,用户利用平台缴费后,形成的费用信息会自动进入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心,从根本上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保证账目的准确真实,也加强了企业对电费的管理水平。

3.2自主电费预付

现在用户用电量逐渐增大,对于企业和用户的用电量比较大的地方单位,电力企业要求他们先进行预付电费,而不是通过定期缴费这样的方式来收缴电费。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督促用户或企业及时缴费,用户通过储电这样的方式来确保电力企业的正常发展。当用户或者企业的电卡余量不足时,电力监控系统就会立马通知用户或企业,以发短信等方式提醒用户及时缴费。这是传统电力营销不能做到的地方,通过信息反馈,及时通知用户缴费,而且收缴电费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用户要先缴费才能使用电力。

3.3线损管理

利用传统方式进行线损管理时,周期较长,且一般属于不同时段的线损,人工计算容易出现误差,对于线损分析的准确性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无法准确的了解到线损的真实情况。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先在同一时间将各类信息进行冻结,再实施自动化抄表工作,各类信息即是处于同一时间,避免了不同时段的误差,该情况即可满足准确计算线损数据的要求,且由于实现了自动化,工作效率极高,分析时间由传统模式的一个月分析时间减少到一天内完成,从而使得线损分析的数据具有良好的时效性。将实际的线损分析数据分析和理论进行横向比较,能够分析出线损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实施相应的控制方案,提高线损管理水平。

3.4有序用电

现阶段国家的供电工作存在较大的困难,在特殊日期和时间段,会出现用电量骤增的问题,给电力系统带来压力,加上部分电力系统对于基础用电用户的数据掌握情况较差,在实际应用中收集信息的难度较大,以及电力企业本身缺乏对基础数据信息的重视程度,监管力度较低,导致电力企业对市场上的电力需求无法进行准确的预测,继而造成相关用电制度无法指定,即使制定了相关制度也因为没有针对性,和实际情况不符等问题。因此加强对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能够保证电力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符合实际情况的用电制度,经过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分析,高效准确地判断预测市场上的电力需求,最大限度地减轻电力系统的运行压力,而基础用电用户的数据,还能够辅助电力企业开展相应的措施,进一步降低电力负荷和电量指标。比如某电力部门通过对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分析后发现,在晚上七点到十点这一时间段的用电量较大,因此在该时间段主动展开移峰错峰等方法代替传统的限电措施,尽可能地保证了电力用户的稳定用电,还减轻了电网的压力,降低限电对电力用户的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为了更好的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就应该不断的将电力营销向精细化、现代化、自动化方向发展。通过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在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能够实现用电信息采集和电力营销管理的良好结合,充分的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谭雄前.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的供电企业营销管理实践分析[J].通讯世界,2017(20)

[2]刘爱民.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

[3]王建新,董双慧,王现法.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