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李志远

云南南方地勘工程总公司671000

摘要:在实际的工程勘察工作中,我们相关的从业者通常会对水文地质的研究问题重视程度不够。本文结合实际的工程地质勘查经验,同时结合水文地质条件与工程地质条件的特点展开分析,对期间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工程危害与水文地质问题展开分类,希望本文的发表能够为同行业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警示作用,从而减少工程地质勘查领域中常见的一些意外事故,为减少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作为工程设计工作的基础,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能够为保证工程所在环境的地质安全提供保障。实际的地址勘察工作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工程地质勘查;另一方面则是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特别是伴随着我国工业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于推进,很多的工程项目为了能够加快施工进度而忽略了对地质勘察的前期准备,从而引发了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杜绝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在开展工程施工之初,首先要对场地的地质进行充分勘察与分析,以此来查明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情况,通过对相应问题的解决来最大程度上避免安全事件的产生,真正的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以此来最大程度保护国家财产安全与人民生命安全。

一、我国水文地质问题现状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关系非常紧密,而这不仅相辅相成、而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过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很多工程项目施工环节中,都忽略了对水文地质的勘察与分析,最终导致了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

水文地质主要指各种地下水的运动和变化自然现象,而水文地质状况对工程后续运营与施工过程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可以说水文地质状况能够决定工程设计的可操性与可行性。如果水文地质没有得到严禁的考察与勘察,那么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安全运行于工程的正常施工。特别是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对于水文地质条件的忽略竟会直接导致了施工规划的正确建立。特别是在工程建设领域倘若对工程水文地质状况没有进行深入的勘测与详尽的认识,还将会导致水文地质或者地下岩层结构所导致的各项安全隐患及工程危害。

综上所言我们只有在实践的工程勘察工作中对水文地质展开充分的勘测与调研,而且还应对场地的工程水文地质状态进行细致研究,对其中可能产生的一些水文地质问题以及相关的工程安全事故做好充分的防范工作,以此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与项目的顺利竣工。

二、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常见问题分析

在实际的工程地质勘察中一些常见的问题,是由于地下水位变化而导致的水文地质产生了问题。而按照相应的地下水位变化形态的差异,我们可以将这种水文地质不良所产生的危害分为三方面: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工程危害、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工程危害以及地下水频繁波动导致的岩土工程危害问题。

(一)地下水位上升导致的岩土工程问题分析

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常我们分为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又包括洪水、降雨等极端性天气因素,而认为因素包括非法施工、井点灌水等因素。其最终所导致的危害通常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下水位的上升直接导致了土质的沼泽化与湿润化水平的上升,而这种异常的地下水体将会直接破坏原本稳定的地质条件,对建筑物的底端产生较为严重的腐蚀性侵袭;

其次,地下水位的上升还能够造成边坡及河谷附近的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

最后,特别是在一些一线城市的地下工程建设中,往往会采用一些箱型设计,这种模式的建设往往在遇到一些极端降雨天气的时候,他由于排水体积超负荷、桩基抗暴力不足而发生整体上浮,不仅会威胁周围的建筑物安全,同时对于一些管线、电缆等也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地下水位的下降导致的工程危害问题分析

与地下水位上升一样,地下水位的下降问题也成为了土建工程中常见的危害问题。随着城市规模建设的扩张,很多工业用水以及生活用水已经转为了地下抽取方式来取得,久而久之这种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将会直接导致地面的沦陷于地下水资源的枯竭,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整改将会出现水文地质的恶性循环现象,这会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域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三)地下水资源的频繁变化危害分析

自然环境下的地下水压变化通常都不是很大,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对相应的工程建设与应用带来什么威胁,但如果其中加入了一些人为活动那么这种异常的水位变化将会对天然的水平衡环境产生巨大威胁,长此以往将会造成流沙、管涌、土体液化等灾害发生,一旦这些灾害形成将会对工程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三、对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问题的处理

首先要通过规范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来削弱水文地质危害问题的发生频率。作为一项复杂而又繁琐的专业性工作,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必须要将现阶段国家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细化落实,将这些规章制度作为一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依据来执行。另外,也只有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对当地的水文地质勘察有了详尽了解,才能够保障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与日后应用,最大程度上减少水文地质问题对建筑物等的影响。

其次,通过对地下水状态的监管、调查来杜绝隐患存在。通过上面的总结我么发现,现阶段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大多都是由于地下水的不稳定造成的。这种情况下我们便要通过制定相应、相近的调查标准来对地下水的类型、水位、上升及下降幅度、腐蚀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与考量,以此来修改基坑施工方案、选择对应的建筑物材料。

最后,通过重视岩土的水理性质展开深入研究

在进行岩土地质方面的有效评价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其全面性以及具体性展开深入调研,由于岩土中的地下水存在方式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通过和利用用岩土的水理性质来将不良影响降低到最小。我们知道地下水在粘土环境下存在着结合水,而其在粘土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了收缩性与膨胀性,特别是在受到一些外来强力的冲击情况下,更是能够保证其范围的稳定性。如果我们能够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施工设计之前进行完善的备案及应对,那么我们的工程建设才能够保证顺利开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无论是建设施工单位还是工程勘察技术从业者,都应当对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上来,通过对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有效性,来保证整个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不受影响,并最大程度上降低生产安全隐患。在面对水温地质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时,必须要打好提前亮与足够的重视,将一切的隐患与危害都消灭在摇篮中。同时还应当通过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综合水平来强化技术研究手段,来对现阶段暂时无法避免的水温地质灾害进行攻坚克难,以此来提升国家建设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崔佳星,刘子欢.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若干问题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5)-(36).

[2]王楠.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若干问题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7)-(11).

[3]李玉康.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若干问题的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6):00025-00025.

[4]杨斌.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若干问题的探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6):00253-00253.

[5]刘敏.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研究[J].山西建筑,2015(15):80-82.

[6]程伟,李梦雅.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地位及内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