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浅析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要点

张立云

张立云(平果铝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广西531400)

摘要:本文从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入手,对于高层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几种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施工技术;要点

一、高层建筑施工特点1、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高层建筑主体施工量大,建筑施工周期较长,一般为1-2年左右,这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一,从建筑本身来看,虽然占地面积小,但楼层高,总体面积大,因此相应的工程总量也大。其二,楼层高会增加施工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施工进度。例如,在高层建筑中采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则会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而越来越难。再如,建筑材料的垂直运输在高层建筑中也是很重要的工作,但也会带来很多的安全问题【1】。

2、施工条件具有复杂性高层建筑的施工条件比一般建筑物更加复杂,由于,高层建筑一般都建设在城市的中心位置,这些地方可以利用的施工用地面积相对来说比较小了。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合理的摆放施工设备和储备的材料设备。如果施工现场的过于狭小的话,我们就得选购一些商品化的产成品。并且,我们还需要采取基坑支护方式来保护高层建筑周围的基础设施。

3、管理复杂,地基要求高从管理的角度看,由于高层建筑需要的人力、物资都较大,施工现场一般也人员、建筑材料都流动性强,这会导致施工现场管理难度大,同时也会造成的一定的危险因素;此外,高层建筑对地基的要求也比较高,一方面,对建筑物的高度和结构进行测量和计算,要保证地基的深度能够承载建筑主体结构的高度所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要从广度上关注地基的情况,以免受到大气压强的不利影响。总之,要遵循建筑物高度不同结构不同,地基要求也不同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二、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要点1、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要点1.1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施工中,若混凝土浇筑环节操作不准确,就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直接影响,形成裂缝进而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由此可见混凝土浇筑技术的重要性。若在混凝土浇筑环节中选择泵送混凝土,不仅水灰比较大,而且会出现溢水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及时处理混凝土表面的水渍,否则就会导致混凝土性能差,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影响。混凝土浇筑流1.2混凝土保温混凝土养护对混凝土的标准化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可以防止混凝土内外因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为了预防混凝土因为内外温差较大而形成裂缝,在施工中通常会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处理。在保温过程中,对混凝土内外部温度差要进行严格控制,采取降温措施时,应该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在进行保湿养护是为了防止混凝土因为外表面脱水而出现干裂的现象而采取的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的措施。

2、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要点基坑工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基坑工程中的基坑支护体系设计、施工以及土方开挖都要求各技术人员严密协作。基坑支护体系是在地下工程施工时建立的临时结构,支撑结构包括内支撑和外锚,可以防止围护结构变形,对墙体的弯矩进行控制。内支撑的主要材料是混凝土和钢管等。基坑的形状各异,在实际建筑施工中,圆环式深基坑可以承受周围各个方向的作用力,具有稳定、提高空间利用率等优点【2】。深基坑支护一般会涉及土钉墙,土钉墙主要在软土地区进行,具有易操作、价格便宜的优点,如果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对施工环境及其他环境因素没有很高要求,可以使用土钉墙。深基坑支护技术对逆作法技术的应用也较为频繁,主要应用于多层结构地下室的房屋建筑中,此项技术能够在较大程度的缩减施工成本的同时实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标。此项技术不仅应用于多层结构地下室的房屋建筑,还应用于地铁、车站等具有地下结构的工程中。

3、钢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当代高层建筑一般都会采用钢结构,一方面因为其具有直观简单的结构特征;另一方面还因为其有结构稳固、抗震力度大的优势。因此,也要控制管理好钢筑结构的技术要点,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首先,既要保证钢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也要让施工技术人员充分了解钢筋设计方案和规划图纸,这是为具体施工结构的完成打下基础。

第二,要注重钢材的选购,一方面要严格保证钢材的质量,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统一规定的标准;另一方面,也要考虑钢材的性质变化;例如,建筑物发生火灾的时候要注意钢结构因为热传导而导致结构整体变形的情况。

第三,要注意钢结构搭建位置的准确性和牢固性,确保根据图纸设计进行精确的测量和焊接。以深圳地王大厦为例予以说明,采取的就是钢框架-RC核心筒的结构形式,使用了24500吨钢材,其建成时曾是亚洲第一高楼,也是全国第一个钢结构高层建筑。

4、高层建筑节能技术要点高层建筑外墙墙体施工中,砖承重墙施工的砌筑方式通常采用整砖平砌,在设置过程中,孔洞应该垂直于下部,并且长圆还应该顺着墙长方向进行标准化设置。在施工中,不能对空心砖进行砍凿,如果空心砖长度小于完整的砖,可以采用实心砖进行外砌。要明确实心砖的砌筑位置以及墙洞内部的预埋件和管道等位置,在砌筑时不能凿孔或用水泥砂浆进行填孔,应该采取留出和预埋措施,来避免外墙体的密实度达不到标准或有冷热桥情况出现。在进行空气砌块墙体施工环节时,施工人员应该按照高层房屋建设的标准和施工设计图等参考资料对砌块排列图进行合理的设计和编制,在编制过程中,对容易出现渗漏的位置要考虑周全,提出相关的施工工艺进行预防和解决。在高层建筑墙体节能施工中对墙体的保温系统施工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墙内和墙外。在墙内进行保温层施工比在墙外进行保温层施工要更加简便易操作,相反,在墙外进行保温层施工比在墙内进行保温层施工所发挥的保温效果更好。这是因为在外墙进行保温层施工时,能够极大的节约保温系统对墙体的占用面积,但粘接性较差,因此,一旦在操作过程中操作方式出现错误就会导致保温系统出现裂缝和脱落等不良现象,对保温系统发挥作用不利。

5、高层建筑防水技术要点高层建筑防水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落口及过水孔等部位。高层建筑防水技术主要对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寿命产生影响。在施工中,混凝土与水泥砂浆会出现一定的收缩现象,并且施工中使用的防水材料也有不同程度的涨缩,因此,在水落口、过水孔、地漏有关部位与其他材料相接的接口处会有裂缝现象出现,除此之外,在水落口、过水孔、地漏有关部位在雨天易积水,并且施工面小,加之防水步骤较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这些部位的施工质量保证是一项施工难题。

二是屋面檐沟与檐口等部位。屋面檐沟与檐口等部位在平常容易积水,并且在雨水冲刷作用下易变形,在干湿变化众多因素的干扰下,其防水效果较差,甚至有可能引发渗漏,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对沟沿以及沟中等部位最好加增强层。屋面天沟部位施工的空间有限,卷材防水施工的防水抗渗效果不够,现代防水技术主要是使用涂膜防水材料在天沟和檐口部位进行涂抹,再铺设增强胎体,接着再涂一层涂膜防水材料,厚度在2毫米左右【3】。

三是压顶防水层。压顶防水层是指建筑内最高处的完全裸露状态的部位。因此,此部位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结构的作用力以及墙体温差超过其本身的承受能力,易出现变形裂缝现象,从而对压顶的防水性能产生影响。压顶防水施工可以在压顶的上部分和房屋的下部分,在上部施工时,可选取卷材粘贴、涂料涂刷的方式增强防水性能,在下部进行施工时,需要选取聚合物水泥基涂料或聚合物水泥砂浆来增强防水性能。

结束语__总之,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想保证其施工质量,就必须合理控制施工技术,只有把握好施工技术要点,才能促进其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惟其如此,才能够保证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王永强.建筑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328+332.[2]李雪华.浅析当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9:148.[3]李洪录.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0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