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住宅小区智能化的功能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谈住宅小区智能化的功能应用

李良贤

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随着人们对住宅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各式各样的住宅逐渐出现在建筑市场。智能大楼的浪潮渐趋平静之时,智能住宅小区又掀新潮,形成了住宅的新卖点。国内外都有根据这些标准建立的智能住宅和小区的示范工程。住户是推动智能化工程得以实用化和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住宅小区的“智能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智能住宅将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跟随科技进步,智能技术的升级,必定引领住宅智能化的不断拓展。

关键词:智能家居;智能小区;移动终端应用

前言

智能住宅和小区通过媒体多维宣传,为人们描述了诸多高大上的便捷生活。通过通信网络,人在家中坐着操作,购物、教育、娱乐、医疗、聊天交往等等一切生活的需要都能解决,且住宅环境舒适、节能。回归目前住宅市场,我们憧憬的、国外来宣传的,还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或能得到的;技术上能做到的,在社会上并不就可普遍推广的,当今的购房者中很多似乎并不对住宅的“智能”给予热情的响应,他们首先还是考虑价格和住宅是否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如:户型、环境、交通条件、面积等等。

这些现象都说明了新技术应用到家庭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但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普及,电商实体O2O的深入,物联网等技术的井喷式发展和普及,必然对住宅小区智能化的深入发展带来强大推动力。

1智能化住宅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条件。住宅是人们最根本的生存空间,是们逗留时间最多的地方,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住宅的功能范围亦在发展,但我国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住宅的功能仅仅是为了居住。

而今天,信息正成为人们生存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进入家庭使住宅、小区能够智能化。但现代人对住宅小区的功能要求是综合性的,并不仅限于信息技术方面,更何况人们对新技术的接收和应用会有一个过程,这不仅受认识限制,还受到经济上的以及社会环境条件的限制。我们在实践中感到,当从事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时,一定首先要了解现代人对住宅、小区的功能需求,才能更加适当地认清智能化系统的作用。

1.1居住性

生活空间分配合理,居住气氛浓厚,做到公私分离、动静分离、居寝分离。具体是起居厅、餐厅、厨房集合在一起,形成公共活动区。小区内有适宜的公共活动场所,在楼上有空中花园以增加邻里交往,增加居住气氛。

1.2舒适性

它包括平面空间尺度、视野、登高(高层楼的交通)、采光、通风、日照、噪音、内部装修、温湿度等等。

1.3可持续性

从小区而言,小区应与环境共生,保护资源,获得能源效益。对住宅而言,除对核心部定位外,其余空间作为卧室、餐厅等可以灵活再分隔。

1.4生态环卫性

包括了外环境和内环境。(1)使人居住在绿色环境中,天人合一,回归自然,小区绿色,住宅绿化。(2)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再处理、再应用,以不破坏自然生态。(3)住宅内环境质量:厨卫设备布置紧凑,管线隐蔽,废油、气、烟排除畅通,建材的有害物质的防护等等。

1.5节能、节地

实质上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性的一面,多层住宅(鼓励二类高层),合理的体量与围护结构,可再生能源(风力、太阳能等)和新型材料的应用等。

1.6安全性

必须是人与技术措施相结合。

(1)防盗要求:多层次防范,从边界防范、区内电视监控到住宅内的防盗。

(2)突发疾病的呼救。

(3)灾变(火灾、风灾、地震)的应急措施。

(4)可燃气体泄漏报警。

1.7方便性

(1)交通或小区所处位置,小区内部道路布局和区域标识。

(2)各种配套设施:小区内部商店、文娱场所等服务设施。周边环境的商店、医院、餐厅、学校等等服务场所。

(3)通信:电话、电视、通信互联等运营商的接入。

2智能化的综合需求

按常规模型配置,归纳为满足以下需求:

(1)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宜人的家庭生活空间;

(2)具有作为信息高速公路进入家庭,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

(3)提供丰富多彩、高品位的业余文化生活;

(4)提供包括儿童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家庭服务;

(5)提供家庭保健、远程看护服务等互联物业服务;

3系统规划设计及移动终端平台入口

我们在规划功能设计时,以客户为服务对象,举例而言,面向业主的界面,可以对服务的内容可分为两大模块:

(1)小管家模块(智能家居类,对内);(2)大管家模块(平台服务类,对外)。

通过手机APP集成开发成“家*生活”综合平台。

3.1小管家模块:涉及管理主体是客户本人,管理对象为客户住宅内智能家居设备,管理工具可以家庭智能家居管理主机或者手机APP。

功能范围可涉及:

(1)家庭安全防范:智能安防可以实时监控非法闯入、火灾、煤气泄露、紧急呼救的发生。一旦出现警情,系统会自动向中心发出报警信息,同时启动相关电器进入应急联动状态,从而实现主动防范。

(2)家电的智能控制和远程控制,如对灯光照明进行场景设置和远程控制、电器的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等。

(3)交互式智能控制: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实现智能家电的声控功能;通过各种主动式传感器(如温度、声音、动作等)实现智能家居的主动性动作响应。

(4)环境自动控制。如家庭中央空调系统。

(5)提供全方位家庭娱乐。如家庭影院系统和家庭中央背景音乐系统。

(6)现代化的厨卫环境。主要指整体厨房和整体卫浴。

(7)智能家电维护功能:智能家电可以通过客户主动升级,或直接从制造商的服务网站上自动下载、更新驱动程序和诊断程序,实现智能化的故障自诊断、新功能自动扩展。

3.2大管家模块:综合物业服务平台,涉及管理主体是物业管理人员,管理内容为综合物业服务。

(1)小区公共服务:涉及出入口控制、综合安防、公共设施维修、区域保洁及绿化养护等。

(2)家庭信息服务:涉及访客管理,物业保修等。

(3)家庭消费与支出服务:通过网络及平台,完成消费服务与家庭支出服务等,涉及电、水、气、物业管理费支出,家庭保洁服务等等。

(4)物业服务公示模块。针对智能化系统我们必须明确技术为人服务这一准则。唯有如此,技术才有市场。智能小区内千家万户,男女老少,各人的职业、文化爱好、习惯不同,各家的经济情况不同。

因此,小区智能化系统服务对象差别很大,比之智能大楼更为复杂。在这众口难调的情况下,我们必须综合住宅设计定位,对预期客户群作统计分析和归类,据此考虑智能化系统的具体功能实施,一般可分成如下三类:

(1)属于智能化系统的基本要求、技术条件成熟且性能价格比合适的,可列入普遍实施的项目。

(2)技术条件成熟,费用较贵,操作也较复杂,有相当部分客户不愿使用的,作为可选项目。

(3)技术条件复杂或不成熟者,或外界环境尚不完备者,或投资成本太高者,可预留基础接入端口,暂不实施。

根据以上三种情况,智能化系统实施必须首先满足住户基本和可选项目的要求,并考虑今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外界大环境的改善,对各子模块进行综合取舍,逐步将暂不实施的以及新子项予以实施。

4结语

智能化是专指信息技术应用,现代住宅小区具有更广泛意义上的智能,现代人对住宅小区有着除信息需求之外的更多、更综合性的物质的、生理的、心理的要求。

各个专业都在为住宅小区的舒适、安全、便捷作出贡献。一个令人不满意的住宅小区必定不是智能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必须以服务好住户为前提。

好的住宅小区应是在统筹下的相关各专业分工与协作的成果,是全体专业的智能的综合。光靠智能化系统,是达不到“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的实际效果的。因此,住宅小区智能化是一项以人为中心的软硬件系统集成。

参考文献:

[1]许锦标.楼宇智能化技术(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陈晨.智能建筑/居住小区信息网络系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刘叶冰.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与实施[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