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开展现状及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和田地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开展现状及建议

李田家吴静

新疆和田地区气象局新疆和田848000

摘要:本文就和田地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开展现状分析,探索今后人影工作发展新思路,以期在人影事业可持续发展上不断探索创新,为和田地区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人工影响天气;开展现状;发展建议;和田地区

引言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隅,属典型内陆干旱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属干旱荒漠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冷而不寒,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定,常有倒春寒发生,多风沙天气,秋季降温快;全年降水稀少,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20世纪90年以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田地区干旱频率更加频繁,加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引起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使得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严重。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不仅是农业抗旱和防雹减灾需要,也是水资源安全保障、生态建设和保护等需要,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仍具有重要作用。

1和田地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开展现状

1.1人工影响天气技术、装备发展情况

当前,和田地区人工影响天气技术逐渐由过去人工观云测天、采用“土火箭”、“37”高炮发射碘化银炮弹作业方式,发展成为借助现代化气象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等探测手段,通过新型车载移动火箭方式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新局面。和田地区政府部门开始加大资金投入,为当地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购置车载式移动火箭和地面火箭发射架,增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效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得到当地农民和政府部门一致好评,已成为政府科学防灾减灾重要手段。

1.2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开展情况

结合和田地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实际,现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式从过去单一农业抗旱,逐渐朝着生态环境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缓解水资源短缺等多功能、多目标作业方式转变;作业时段也朝着常年按需作业转移。当前,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引入现代化计算机设备,同时还配备有优秀兼职业务人员负责监测和预警指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人影作业中对气象卫星、自动站监测网、多普勒雷达等现代化成果综合运用,提升了作业前期分析、作业地点定位、作业时机掌握精确性水平,避免因人工目测误差、指挥与现场脱节方面的问题,增强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科学指挥和高效性作业。在外场作业指挥中,基本形成以卫星、雷达、高空、地面探测等云雨探测系统,可以对云雨形成与发展规律准确判断,制定科学有效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案,并提前向作业人员发布对应预警指令,同时还能对作业实时指挥,降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的盲目性水平,充分体现出人影作业时效性和科学性。

1.3技术培训情况

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过程中,应将安全责任摆在第一位,建立一支高素质、操作技能强作业人员队伍可有效确保作业安全。为增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结合国务院《人工影响天气管理规定》中的相关要求,和田地区每年都要组织人工影响从业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工作,提升人影作业人员自身操作技能和指挥能力,同时还增强作业人员对人工增雨、人工防雹安全管理意识,在确保人影作业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发展建议

2.1充分认识到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重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加剧,和田地区干旱、冰雹等极端灾害性事件出现频率呈逐年增加趋势,造成危害加重,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问题日益加剧,对当地人民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均造成不同程度影响。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对空中云水资源加大开发力度,有效缓解了干旱、冰雹灾害等对农业生产危害,确保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和田地区人影办公室应认识到人影作业重要性,加强各部门之间协作,共同推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顺利开展。

2.2健全相关制度,增强人影作业人员素质

定期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增强自身素质。重点强调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制度和应急预案不断完善,注重强调操作安全性水平,以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有效性、安全性和及时性水平,充分发挥人影作业社会和经济效益。

2.3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科普宣传

当前,人们对人工影响天气知识了解较少,在实际科普宣传中,需要宣传人员对人工影响天气内容、社会生产活动影响、人工影响天气效益、安全问题等熟练掌握,以便于为更多人答疑解惑。只有增强人们对人工影响天气认知水平,才能提升社会大众防灾减灾意识,将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人们日常生活等影响降到最低,营造出健康良好社会氛围。

2.4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地方人影编制

对和田地区政府部门来说,应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为防灾减灾工作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安全性和规范性水平。尽快落实地方人影编制,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中来,确保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顺利开展。可以在社会中公开招聘一些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推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长足发展。

2.5加强现代化人才和科技支撑建设

建设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支撑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一支素质和技能较为突出的人才队伍;新技术、新装备推陈出新,使得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预报、预测、催化和新技能效果得到增强,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可适当增强人影作业人员培训次数,在提升自身实践经验同时,还能对相关科学知识熟练掌握,为增强人影作业的科技化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3结论

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不仅是农业抗旱和防雹减灾需要,也是水资源安全保障、生态建设和保护等需要,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仍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需要制定长远的展计划,充分认识到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重要性、健全相关制度,增强人影作业人员素质、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科普宣传、加强现代化人才和科技支撑建设,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社会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朱彩霞.人工影响天气在酒泉市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其发展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6(4).

[2]陈伟,李晓东,米孝尉,等.浅析北票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6(4).

第一作者简介:李田家(1989-)男,汉族,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