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和谐幸福的体育生态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打造和谐幸福的体育生态课堂

张旭红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生态教学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的教学课堂,它是教育者和求知者永恒的追求目标,也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体育课堂生态教学是在顺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课程理念和授课形式。对新时期高中体育课堂生态教学实施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如下:创设自由、平等、互动的生态空间,营造生态化的体育学习环境;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建生态的体育教学过程;尊重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突出评价过程中的生态特征。

关键词:体育课堂;生态教学;课堂教学

体育与健康课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教学过程。从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来看,“旧式”教学,让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致,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主动性。多数学生喜爱体育,却不愿意上体育课的现象也说明了在我国现行的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存在一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培养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爱好、习惯成为体育教学中的重点。因此,如何打造有效的体育课堂生态教学是教师的重要使命。

一、培养生命意识,焕发课堂魅力

体育课堂是人生命意识的精神世界的核心与基础,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这是一种直观的有利条件,有待我们体育教师去开拓创新。要把培养良好运动习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作为首要任务。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一个世界,我们要在课堂上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重复的尊重每个孩子,不同的孩子设计不同的训练方案,让他们的生命得到激发,从而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生命观。使孩子们有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去。

例如:在课堂上遇到火灾时,有序的撤退等等场景,模拟抗洪救灾的场面,利用教具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水灾时自救和互救的技能。并寻求各健康知识与生命教育的结合点,结合体育保健课,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救护措施和正确的运动方式。把生命教育渗透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最终将“知识课堂”推向“生命课堂”,焕发体育课堂独有的生命活力。

二、行以求知,体验学习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行与知的结合,他认为,“行动遇着困难便不能不思想,思想贯通便取得了真知识,运用真知识以行动,便走上了创造之路。”

我们的体育教学向来是重视学生体育锻炼的,但是对于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却做得不够;在大部分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让学生练”,而不是“教学生如何练”。课堂中要给学生体验的机会,不能操之过急。

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经验、体育经验的作用,因为学习体验过程本身就是行知结合的过程。所以,我们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必须坚持将行与知相结合,即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灵活多样、富于变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创新。体育课堂教学应积极采用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三、在“情境”的教学中感受体育教育的幸福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生态环境,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创设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情境。例如,“小蚂蚁搬家”,一听这名字,就可以想象得出,是一群小蚂蚁在忙忙碌碌地搬运东西。那么,这节课必定是围绕着“搬运”来组织教学的,但设计的情景不能与实际产生较大差距。如有的老师喜欢给教学情境起一个很花哨的名字:小小宇航员、哈利波特的魔棒、火星撞地球,这和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建构差距较大,显得有些牵强附会。又比如说,一位老师上投掷课时设计了“炸坦克”,上课时用旧塑料瓶装些黄豆当手榴弹去投掷,在学生正前方20米处用一只旧自行车胎当坦克。那为什么不是5米、10米呢?因为这样的难度太低,学生投掷的动作和要求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了。所以,情景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产生想象,获得应得的效果。

四、在合作中感受成长

就小学阶段而言,“合作学习”的重点要放在“愿合作”与“能合作”上,即:学生有合作的意愿,不抵制合作,认识到“合作”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知道如何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下与人相处,怎样妥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怎样帮助、协调同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速度与质量等。从体育教师的角度而言,需要树立“教师是学生合作伙伴”的观念,学生最反感的是“训斥”型和“粗暴”型的体育教师,他们高高在上,致使教学中合作的效果大大削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伙伴身份参与教学,“忘记”自己“教师”的角色,这将使学生产生向心力,从而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例如:在排球垫球的教学中,大部分女生较难掌握垫球的技术,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有意忽视“问题学生”的所在,并通过对掌握动作较好的学生进行较为细致的指导,然后按不同的水平分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自由结伴练习,学生在合作练习中各自交流垫球的方法和技巧,出现了“水平低的学生学的积极,水平高的学生教的认真”的课堂氛围,练习的密度与效果也明显增强,在同伴的帮助下那些没有掌握垫球技术的学生慢慢学会了垫球。此时,同伴之间的友情倍增,每位学生的长处发挥的淋漓尽致,个个脸上露出了成功的笑容。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提供多种多样的合作机会。另外,合作意识的强化还表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使用“合作语言”,如“请你当助手”“请你协助”“请你保护”“请你想想办法”等。

生态课堂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具有生态功能的系统。在课堂中,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传递和发展过程可以认为是一种信息流动过程。生态课堂是点亮生命的课堂,它是一种以学生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课堂。它追求民主、平等、宽松、愉悦、安全、自然、真实、灵动、开放、鲜活、和谐。生态课堂的建构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堂的诉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当前,对人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对人性回顾的呼唤,上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这就更需要我们树立起服务学生的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促使学生逐步从“乐学”到“能学”,最后达到“会学”的美好境界,让“体育生态之花”绽放在体育课堂上!

参考文献:

[1]马玉芬.新课改下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2011,(11).

[2]高春良.新形势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J].考试周刊,20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