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提升医院感染执行力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优质护理服务提升医院感染执行力的作用

刘小春

刘小春(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广西柳州545005)

心胸外科的发展使得手术的复杂程度和手术范围的广泛程度越高,因而对患者机体的损伤和免疫力的抑制也相应增加。近年来我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时也暴露出执行方面的问题[1]。2010年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通过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在提升临床护士医院感染防控执行力,医院感染预防中的起到推动作用。

1资料

回顾2009年~2011年度科室护理人员及病床使用情况:护理人员配置18人,病房设病床47张,平均病床使用率1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2010年逐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通过对比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我科快速手消毒液、干手纸、护士及护工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双份血培养送检率、职业暴露发生率,观察临床护士医院感染防控执行力的效果。

2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措施

2.1建立健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及各项管理制度。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医院感染管理科的领导下,科室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为小组负责人,护士长、监控医生、监控护士负责具体的工作,结合科室的特点细化科室各项管理制度。

2.2整体病房的环境设置:完善洗手、干手设施,每间病房放置快速手消毒液,将正确洗手示意图粘贴在洗手池区域。

2.3采用新型一次性密闭的吸氧装置,取代常规用氧气湿化瓶内加入蒸馏水进行湿化的非无菌开放操作,通过氧管的一体包装,一次性使用,有效防止吸氧造成的院内耐药细菌的传播,避免交叉感染,减轻护理工作量。

2.4多重耐药菌隔离病人列入医护交班内容制度: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隔离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加强了对MRSA、VRE、PDRAB、PDRPA、产ESBLS菌等耐药菌的报告、监测及接触隔离,查出以上阳性病例后,在晨会上交班,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粘贴隔离标识。隔离措施包括手卫生、必要的防护用品,专用诊疗物品及医疗废物处理等,护士长对后续措施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追踪。

2.5分层级实施医护人员、护工、保洁员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知识、清洁、消毒、隔离知识、消毒液配制使用、清洁区、污染区、医用垃圾、生活垃圾的处理,正确洗手方法等,指导锐器伤正确处理方法。医疗废物分类管理,收集的容器和储存场所符合要求、分类明确。

3结果(表一)

4讨论

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护理工作与医院感染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护士在医院感染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施行了病房环境优化,责任包干到护,交接班流程再造,规范各项护理操作指引,每月定期培训,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议,加强医务人员感染控制及职业防护意识,尤其手卫生的依从性。手是医院感染传播的主要媒介。有文献报道,含消毒剂的无水洗手液使用方便、快速,节约工作时间,能提高工作效率,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可提高医护人员对洗手的依从性[2]。我科在工作区域水池边均明确标有洗手流程图及洗手干手设备,各病房、治疗车、诊疗区域安放快速手消毒液,结果显示,手卫生的依从性逐年提高。

氧疗是治疗或辅助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方法。氧气湿化液带菌造成院内感染已被临床所证实,从而引起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及护理专家的重视[3]。我们采用YYX型一次性吸氧管,是一种新型一次性密闭的吸氧装置,它含e一聚赖氨酸溶液的密闭湿化袋取代常规的蒸馏水湿化瓶,以特殊的微孔分流设计取代普通的湿化瓶内芯,以解决常规氧气湿化瓶内加入蒸馏水进行湿化,存在有潜在的污染的可能,而且护理人员需经常添加湿化液,并要每日更换湿化瓶进行清洗消毒增加了护理工作量等不足的问题。

目前我院护工、清洁工已社会化管理,护士、护工协同完成普通二级护理患者的晨间护理也是最易忽视院内感染的工作环节。清洁工担负着科室的清洁、消毒工作,而清洁又是医院感染工作首要环节,清洁工作的质量,对医院感染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科室护理管理同时涵盖了病区、卫生保洁等各个环节,其指挥运转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医院感染管理系统的质量水平。因此分层级实施医护人员、护工、保洁员的培训是重要的举措。针对护工、保洁员工作特点和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低,劳务派遣公司管理人员业务知识不熟悉的情况,在做好医护人员培训的前提下,科室建立了护工、清洁工的工作指引,护士长、感控护士实施岗前培训来提高对清洁感染概念的认知。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建立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措施并不断落实持续整改,对提升临床护士医院感染防控执行力有积极推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丽辉,史瑞芬,6家医院临床护士医院感染防控执行力调查分析,护理学报[J],2011,7(18):10.

[2]王宏柏.院内洗手新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6):719.

[3]叶虹,YYX型一次性吸氧管作为氧气湿化及吸氧的临床研究,护士进修杂志[J],2010,11(25):2104.